金融科技助机构竞争力提升 今年或有望迎来监管规则完善

万敏2019-06-13 16:37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万敏 6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上的开幕致辞中提出:今天,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等信息科技,中国的金融机构技术能力不断发生革命性的变革,产品的开发速度日益接近国际先进同行,但是真正要做好金融服务、建成世界金融中心,最要紧的始终在于把客户的利益和关切放在第一位。

对于国内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银行来说,借助信息科技做金融服务,在当下也有着不同的路径。拥有金融的先天优势,一些大型银行已率先深入自我改革,将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平台技术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在经营模式、产品设计、运营营销等多个环节不断创新,拓展新的金融服务渠道和场景。

“未来全球金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国金融业对数字技术掌握的水平,包括搜集、掌握、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原因在于数字技术可以大幅度提升金融效率。”CF40特邀成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张承惠在2019年4月的一次公开发言中指出。

张承惠认为,从国际上看,尽管我国国有四大行位于全球前四,但如果中资金融机构出海,是打不过别人的。从上市银行年报披露的海外业务情况来看,中资银行海外收入和海外利润占全部收入和利润的比重均不超过10%,而从国际标准看,跨国银行集团在海外市场的业务收入和利润占比都在50%以上,说明中资银行在国际上竞争力弱。

郭树清在6月13日的发言中也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银行渗透率、保险深度密度和资本市场影响力仍处于很低水平。金融机构种类不丰富,布局不合理,特色不鲜明,“过度竞争”与“服务空白”同时存在。在新的金融科技形势下,行业形态、盈利模式和企业结构都不可能简单重复其他国家的发展路径,需要同时在数量和质量上提高金融机构的水平。

对于监管而言,意识到新的金融科技对提高金融行业竞争力的下一步,是如何通过有效的监管来推动金融科技合理有序的发展。

今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FinTech)委员会2019年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传递了两个金融科技监管方面的重要信号, 一是研究出台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明确金融科技发展目标、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加强统筹布局与行业指导。二是逐步建立金融科技监管规则体系,完善创新管理机制,营造有利于金融科技发展的良性政策环境。

5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会见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亚当·珀森一行时,也提出了金融科技必须遵循统一的监管规则和风险防控标准。郭树清指出,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金融科技近年来在中国发展非常迅速,在服务小微企业、普惠金融、提高服务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密切关注其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尤其是营运模式变化、消费者保护以及网络系统安全等。

张承惠在上述发言中则建言,未来数字技术、金融科技的竞争战场主要是在规则、标准和治理方面。金融科技有其特性,不能用传统监管思维去管控,政府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然后“放手”让市场充分竞争。 “有所为”是指基础数据的开放和统一标准,包括行为规则、技术标准、市场秩序的维护和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有所不为”是指有些事情不应该做,不应该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做。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金融市场研究院 关注包括但不限于金融、互联网、财富管理、理财相关领域。探索金融新闻新的写作方式。 新闻线索可联系邮箱:wanmin@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