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降低资本金比例还是授权?还是其他问题一起解决?

杜涛2019-06-30 22:00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杜涛 降低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发改委已经开始推动。

2019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创新项目融资方式,适当降低基础设施等项目资本金比例。

发改委官方网站显示,6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方面对完善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改进项目资本金管理、更好发挥项目资本金作用的意见建议。有关金融机构、地方平台公司、投资咨询机构、律师事务所及委属研究单位参加座谈会。

投资项目资本金,是指在投资项目总投资中,由投资者认缴的出资额,对投资项目来说是非债务性资金,项目法人不承担这部分资金的任何利息和债务;投资者可按其出资的比例依法享有所有者权益,也可转让其出资,但不得以任何方式抽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经过多次调整,2015年调整过一次,是最近的一次调整。

据经济观察网了解,6月6日参加会议的有国开行、建行、发改委宏观研究院投资所、清华大学PPP中心、首创、北控、以及地方的投资公司等。

6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赴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开展专题调研,听取对完善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的意见建议。投资司有关同志表示,实操层面的问题和建议是制订政策的第一手资料,下一步将认真吸取相关意见建议,作为研究完善项目资本金管理制度的重要参考。

一位参加6月6日座谈会的人士就告诉记者,大家对于降低自己本金比例的看法趋向一致,但是更要关注的是怎么降?现在来看,有两种选择,一是直接降低资本金;二是维护现有的项目资本金制度,采取授权方式,给予一个项目资本金降低的可选比例,让金融机构自己选。

更让政策部门关注的是到底什么钱可以用来做资本金?

23号文固定不允许债务资金来做资本金,但是上述参与座谈会人士认为,其实可以将资本金来源要多一些,不要层层穿透管理,对于资本金要求是自由资金,也可以是夹层投资,可以优先于股本金,但是劣后于项目公司的债权。

2018年6月,财政部下发了《关于规范金融企业对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融资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23号文),要求国有金融企业不得提供债务性资金作为地方建设项目、政府投资基金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资本金。

一家建筑央企的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原来的项目在23号文出台之前都落实了,之后对新项目推动不多了,主要是政策不稳定,另外对资本金解决是有难度,难度非常大。

大岳咨询董事总经理姜卫东告诉记者。降低资本金比例,降低社会资本投资的压力,特别是投资中出资的压力,现在资本金面临的难题主要是自有资金的难题,融资反而是后面的问题,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增加了金融机构对项目风控的要求,资本金越多,金融机构风险越低,资本金越低,金融机构对风控把握越严格。

姜卫东一直专注于轨道交通的投资项目,他告诉记者,现在整个行业也是面临资本金到位的问题,因为要进行穿透管理,不能用债务资金做资本金。

另一位参加了6月6日座会的专家告诉记者,资本金的比例应该会调整,但是调低的意义不大,因为不是关键问题。但是银行觉得有作用,银行的风控根据标准来调整。现在最重要的是没有找到地方债和发展的平衡, 项目需要钱,怎么规范的借钱,怎么能规范还钱,才是最大的矛盾?怎么不去触碰地方债管理的红线?

“降低资本金比例,只能让杠杆更加灵活一些,去杠杆到稳杠杆的抓手。”上述专家对记者表示。

山西万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连国栋告诉记者,从3月份两会总理提出要降低资本金比例以来, 6月两办专项债文件,也提出支持专项债可以用作重大项目的资本金。从以上一系列文件来看,相关政策可加大资本金的杆杠作用,释放更多的空间,加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投资力度,对于基础设施行业来讲会是利好。但值得关注的是,在防范金融风险大背景下,通过项目资本金比例的调整,杆杠撬动的作用有多大,也需要进一步关注,一是金融机构是否会跟进支持,项目资本金比例降低,意味着安全垫在减小,更需要地方对项目进行精挑细选,选择适合的项目;二是财政部进一步要求防控财政、金融风险,那么降低项目资本金后增加的融资是否也增加了政府的负债,也需要进一步权衡。因此尚需地方政府进一步综合平衡,综合筹划,多策并举,才能将良策落地,发挥应有的效益。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财税与环保新闻部主任
长期关注宏观经济,财政、货币政策领域。主要关注财税、金融、审计、环保、PPP、大工业等相关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