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站在教育巨大的鸿沟上

言咏2019-07-01 16:06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言咏/文 高考成绩公布后,在全国教育高地的北京,一场学区争霸的口水战升起。海淀区今年高考文理两科高分段均领跑全市。虽未公布各分数段分数,但传统教育强区西城相比落寞在意料之中。西城家长捍卫称“西城整体水平遥遥领先”,海淀家长则表示,“这是传统的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以成绩为基础进行选拔和升学,对抗均衡为大方向,弱化考试成绩的教改的胜利”。6月26日,争论余温犹在,城市中产阶级家长们又投入另一场战斗:抢刷剑桥通用英语考试报名资格,以至系统瘫痪。据称报上名并成功支付的难度堪比春运刷火车票。

和高考、剑桥英语考试一起引起关注的,是《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这本新书的发行。作者从经济学视角审视育儿行为,得出结论:高不平等和高教育回报率的国家和时代,更容易催生“鸡娃”行为。同时他注意到“寒门难出贵子,亦难出虎妈”的现象,这终将伤害到社会流动性。今年高考的分数从侧面佐证了作者的观察,在高分段中,越来越多的超级中学占领鳌头,而这些超级中学中农村学生占比很低。2017年北京文科状元熊轩昂也说过一句引爆网络的话:高考是阶层性的考试,农村地区越来越难考出来。”

我们正站在巨大的教育鸿沟上。一方面是教育资源不均衡导致的鸿沟,不仅在城乡之间,在同一座城市不同区域之间,也是沟壑巨大。这仿佛形成了一条长长的“鄙视链”,链条上处于不同阶层的群体,在思想、意识、行为上迥然不同,像是不同世界的人。当一个从农村来北京做家政的妈妈因为孩子上学问题不得不回老家时,她羡慕雇主的孩子生而拥有在这个城市上学的权利,但她不知道更不理解,这个城市里的妈妈们,在为学区房集体焦虑;当城市的中产阶级家长疯狂刷剑桥英语考试报名,北京报不上名辗转报其他城市考点,权当旅游一趟时,农村的家长根本没听说过这个考试,更无法想象为一个考试“旅游”一趟的生活方式;当西城、海淀的家长互怼时,围观看客自我调侃“海淀拼娃、西城拼爹,其他地区拼多多”,玩笑背后是北京教育版图的写照——其他地区根本没有参与竞争的资本。

另一方面是观念的巨大鸿沟。这次海淀和西城互怼就是典型映射。长期以来,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博弈中,舆论从未达成共识;甚至于在单个的个体身上,也未达成统一。虽然海淀家长某种程度上被标签化了,但不可否定的现实是,这个群体因为身处区内不均衡的教育强区,而成为“奥数”、“点招”的捍卫者。具体到个人,矛盾之处则在于,内心不认同唯分数论,但在目前评价和选拔体系的倒逼下,在“剧场效应”的推动下,不得不汇入洪流,以免落后。

处于教育生态链顶端的北京,无论资源还是思想的鸿沟都如此巨大,何况更为复杂、差异化更大的全国范围。当我们站在教育巨大的鸿沟上时,应当如何面对?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鸿沟仅仅是经济水平发展的问题,还是兼有体制壁垒的问题?我们能否跨越?思想观念的鸿沟中,我们是否陷入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

这些问题的答案将是开放性的。但无论如何,我们应当不停止地追问教育的本质,从功利的角度说,至少是教改的本质。不管步伐多么艰难缓慢,政策的方向是鼓励综合素质优异的孩子。或者说,综合素质不佳的孩子随着教改的深入将越来越难以在考试中脱颖而出。钱学森之问跨越时代仍然有它深邃的意义,任正非的公开演讲刚刚激发了一拨对教育的思考,这些追问和思考不应该被冲淡。

另外,无论我们处于教育版图的哪个位置,都要认识到,促进社会流动的重要性,它能让社会运转得更加健康、和谐,最终惠及我们每一个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公平的议题与每一个人相关,包括已经占据优势的群体。近日刷屏的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的毕业致辞或许可以作为一个注脚,他说,“要像弱者那样感受世界”。是的,当我们后退一步,从更宽阔的角度观察,才能更清晰地看到鸿沟的存在,看到因它而产生的不同。这有助于我们避免成为一个精致利己主义者,并潜移默化到孩子,也有助于更多人关注教育公平的议题,达成共识。促进社会流动、促进教育公平是国家的责任,但又不仅仅是国家的责任。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评论版主编
武汉大学法文系毕业。08年入职机动记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