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幼多维智能学习空间专家论证会召开 测评项目同时启动

李静2019-07-09 19:23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静 未来的学校和教学实践场景应该什么样子?

7月9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宣布“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重大创新成果——“中幼多维智能学习空间”。这是首个通过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论证的创新成果。同时,该会议还宣布实施“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重大创新成果测评和论证项目。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表示,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重点聚焦0-18岁儿童发展。未来学校创新实践的关键,是需要构建学校新的核心平台。

这一核心平台应当具备五个特征:首先,用新一代技术促进学习方式创新。评价新学习方式要看是否有利于促进学习者的自主性,是否强化了学习过程的互动性,是否实现了学习者发展的创新性;第二要创建新的学习场景。这个学习场景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元素、更加多样的课程样式,才能为儿童的发展、学习的发展、教育质量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第三要不断拓展学习时空。新的技术能够创造更加多维的空间,5G、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的整合应用都是要拓展儿童教育的时空维度,推动学校的深刻结构变革;第四要为新的融合课程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多维智能学习空间通过将多种学习目标、学习情景、学习方式与德、智、体、美、劳等儿童发展需要融合在一起的课程体系,这一融合方式使课程从内容到形式大大地丰富起来;第五是要具有高度的连通性。

互联网和5G的发展为连接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创造了条件,“多维智能学习空间”也试图通过建立一个一个共享资源、共同开发课程、共建教育大数据平台体系,推动学校与学校、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连接。

陈锋强调,新的核心平台将推动构建一个新的学习场、新的能力场、新的环境场,带动整个学校空间结构、功能结构、课程结构的深刻变革。

2017年10月10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正式发布“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以下简称“计划”)。

目前,在研究板块上,立项未来学校实验研究课题147个,课题单位覆盖全国27个省份 ;编辑《未来学校实验研究课题优秀成果集》8套。

“计划”建立专家库,涵盖未来学校建设各个环节,逾600余人。此外,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高校以及中国儿童中心、国家妇幼保健中心等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与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宁波教育学院联合共建儿童研究院;推动与美国、芬兰、澳大利亚等国知名高校和中芬联合学习创新研究院等政府间国际组织或机构建立研究合作关系。

在实验板块上,形成“6+X”业务体系,包括编制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布局规划和未来学校创建行动计划;实施创新性校长培训计划,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规划建设面向未来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平台和网络;新建和改建一批绿色、智慧和面向未来的新型学校;共同建设校外教育机构治理模范区;共同建设未来学校研究平台,支持参与未来学校课题研究。“X”涵盖创新设计和建设类,学校发展、教育与管理类,新技术、新装备、新后勤类。

为加快构建中国未来学校标准体系,这次会议同时宣布启动“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重大创新成果测评和论证项目。

未来学校研究院院长郑德林表示,项目实施将通过公正、权威、专业的测评和论证,遴选出符合儿童发展和成长规律、具有创新引领作用的高质量研究成果、课程和课程体系、产品、技术、解决方案和规划设计成果,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和地区推进未来学校建设提供可复制、易落地、有成效的服务和产品。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科创新闻部记者
长期关注教育、财经领域。新闻线索请联系lijing@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