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汽车引入富力战略性参股 地产商能否助力其走出困境?

干群芳2019-07-10 19:36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干群芳 郭有信 在地产商跨界造车的名单上,又多了一个。7月6日,富力集团宣布参股华泰汽车,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据悉,双方将携手整合全球资源,发展电动化、智能网联及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同时将轻量化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应用于整车开发制造的全流程。

据介绍,富力集团和华泰汽车将在以下三个层面达成全面合作,包括生产制造、技术研发和品牌管理。从合作来看,双方将在华泰汽车原有完整的生产资质和产业基础之上,引进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和制造装备工艺,打造全新产业技术和制造平台。这意味着富力可能会抛弃目前华泰现有的生产平台和产品。

在合作公告中,双方还重点提及了对海外市场的布局。公告显示,其将在未来布局东南亚等海外汽车市场,积极推进汽车组装和销售业务。这意味着,在与华泰的合作进展顺利之后,其将在某个时间段开启海外市场计划,而从公告内容来看,其会采取CKD组装模式,这也是中国车企出口在海外最基本的模式之一。

在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打造上,公告已经显示双方将放弃华泰目前拥有的产品和技术,开发新的制造平台和技术,按照公告,富力将寻找与全球行业巨头的“全方位合作”,全力发展电动化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技术,并将其全面应用于全系列产品中。这可能是与目前新造车企业一样,采取同世界零部件巨头,以“交钥匙工程”的形式进行合作,以帮助其在技术上实现快速升级。

另外,不排除富力集团将会仿照恒大,在全球范围内收购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以迅速提升自己的集成技术能力。

作为参照的是同为地产商的恒大的买买买造车模式。今年初,恒大又以9.3亿美元收购继承了NEVS 51%股权,在与贾跃亭闹掰之后重新开始造车。恒大又以10.6亿收购卡耐新能源58%股权,以5亿元收购轮毂电机企业泰特机电70%股份,花费1.5亿欧元参股世界超跑公司科尼赛克。此外,去年9月底,恒大以145亿元入股全球最大汽车经销商广汇集团。

作为富力集团入股放的华泰,在汽车行业中属于边缘性企业。华泰汽车成立于2000年,通过购买德国、意大利的发动机知识产权,并进行自我吸收,形成了一套独有的造车技术。同时,华泰还拥有天津、山东荣成等汽车生产基地。华泰汽车早在2009年就开始大力投入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工作,从2016年开始,华泰汽车便开始布局新能源。

目前华泰汽车的新能源营销事业部设在天津,主要新能源车型也由天津工厂完成。现在,华泰汽车已经推出了iEV230和XEV260等8款车型。在2016年,华泰成立华泰新能源集团,本计划建立一个集合产品研发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的汽车集团,其最终将以上市为目的。

为此,华泰招募了包括前奇瑞汽车副总经理郑兆瑞等高管的加入。但是不到半年,由于华泰汽车收购上市公司曙光股份大局已定,因为重新梳理集团的上市计划,在组织机构调整中,华泰新能源集团被降级为“新能源营销事业部”。

围绕新能源汽车,华泰曾做过多次调整。比如此前的2018年3月,华泰曾联合国资委公司株洲高科,投资40亿组建株洲华泰新能源车身制造。几乎和收购曙光股权的行动同时进行,一度成为华泰市场猜疑重组入曙光股份的重要棋子。但华泰单独申请新能源资质没有成功。

不过,与曙光的合作将让华泰将拥有皮卡、客车、特种专用车等商用车生产资质和新能源商用车生产资质,也将成为拥有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和新能源商用车生产资质的民营汽车企业。根据2018年华泰汽车的规划,未来5年华泰汽车还将有超过10款新能源车陆续投放市场,涵盖新能源SUV、纯电动MPV等等。

此次华泰汽车引入富力集团,其公司内部人士表示,这也是华泰求变的展示。目前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去补贴的关键时期,这个时间段也被视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最后的窗口期,而此前在高补贴时期并没有在市场取得好成绩的华泰,希望和强有力的资金捆绑,实现企业的逆势发展。

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华泰汽车销量一直在几万辆左右徘徊,其中2013年销量仅为2.88万辆,均未完成全年销量目标。2018年,华泰官方公布其销量为12.07万辆,但保险数据显示,该年总销量远低于此。连年销量不足,使得华泰汽车在生存上面临困难,而其发展所需大量资金和技术。那富力能否给华泰带来改变命运的东西呢?

目前,地产企业和汽车企业的合作结果究竟会如何,目前都还时间较短,还没有成功的案例。

目前,在房地产行业中,已经有多家企业进入造车大军中。其中,宝能汽车在2017年收购观致汽车,而恒大则买下了国能汽车,除此之外,华夏幸福之前曾入股了新造车企业合众汽车,但在去年已经退出。富力和恒大一样,尽管收购了造车企业,但并不对这些企业现有的产品感兴趣,国能汽车在近期下线了一款产品,但恒大方面却一再表示,这不是真正的“恒大造”。

而随着地产商们在汽车制造商布局,这些企业的竞争未来则将从房地产市场延展至汽车市场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汽车产品报道部记者
关注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报道车企动态、行业事件、政策变动,记录新能源、智能网联新技术浪潮下的产业变革。提供新闻线索可联系ganqunfang@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