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二季度经济学人问卷调查:“稳住”最重要,货币护预期、财政保投资

李晓丹2019-07-10 22:00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晓丹 实习记者 张宇 唐元起 稳住!要稳住经济,面临的挑战很多:启动消费,如何扩大居民收入?如何在去杠杆和稳增长之间取得平衡?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如何配合?

稳增长是二季度中国经济的关键词。稳住既是对今年一季度经济和股市来之不易的修复的巩固,同时也是对经济结构调整和下行压力的长期准备。

经济学人调查由《经济观察报》发起,每季度进行一次。受访者包括投行、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的权威经济学家。本期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78份。

“稳住”最重要

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2%的经济学家认为2019年二季度GDP增速为6.3%,27%认为是6.2%;69%认为经济尚未触底。在对经济触底时间的判断上,35%认为是今年三季度,20%认为是四季度,15%认为是2020年上半年,12%认为是2020年下半年,同时有18%的经济学家认为经济触底在更远的时间。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表示,经济触底要在2020年以后,目前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改革开放等结构性政策应着眼于2020年,不能寄希望短期内解决经济存在的问题。

重阳投资总裁王庆也表示,经济政策要在长期改革和短期稳增长之间取得平衡,重视长期改革目标的同时也要兼顾短期稳增长。

2018年7月31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六稳”,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当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进一步推进六稳,提振市场信心。

2019年一季度GDP增速达到6.4%,与2018年四季度持平,这也被看作是稳增长相关政策发挥作用,经济开始企稳。但是,二季度前两个月的宏观数据则出现反复,4月底PMI回落、制造业负增长、民间投资持续走低;受水果和猪肉价格快速上涨影响,5月CPI创下15个新高,企业中长期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进一步下滑至21%,反映了企业中长期融资需求的疲弱。

稳增长与稳预期,对于当前的宏观经济来说,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二季度CPI同比增速2.2%(占比45%),最大的影响因素是猪肉价格(54%),下半年猪肉价格继续上涨(58%);二季度PPI同比增速0.3%(占比31%)。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以下,各有22%经济学家选择的增速是5.8%、5.9%,投资最集中的领域是大型基础设施(占比61%),房地产(34%);进出口增速0-5%(45%);消费同比维持8%以上的增速(68%),影响消费的最大因素是收入(61%)。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周灵灵表示,2019年上半年出现了消费意愿和储蓄意愿同时上涨的现象,这表明主动消费意愿未能兑现为消费支出的现实增长,反而被动转化为储蓄行为;不过中国消费升级趋势并未在总量上被外部风险阻断,正处在结构上新老交替阶段。

“应该严控房价,降低居民杠杆。”周灵灵说。

本次调查显示,78%的经济学家认为房价过高已经对消费产生了抑制作用,16%认为“不好说”。

京东数科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中美贸易摩擦不仅增加了经济增长的外部压力,也会给部分地区带来就业风险。

华宝基金副总经理李慧勇也表示,应该关注就业情况,以及结构性减税能否拉动消费增长。

地方债务与金融风险

2010年国发19号文公布,开始规范城投公司融资;2014年国发43号文要求剥离城投公司的政府性融资职能,2017年六部委联合印发50号文进一步规范城投融资,以划清城投债务和地方政府债务。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的严格监管与地方政府债务快速增长、债务之下金融风险累积密切相关。

地方债务仍然是债务风险监控的重点。本次调查显示,地方债务是经济学家最担心的,占比56%;民营企业22%,国有企业16%,居民负债6%。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资深经济学家周景彤就认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尤为关注地方政府债务。中诚信国际研究院宏观金融研究部总经理、首席分析师袁海霞也表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除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上行,信用风险特别是民企信用风险也要密切关注。

减低债务风险,就要去杠杆,这也是避免金融风险的最直接路径。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2019年一季度中国杠杆率报告》显示,包括居民、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实体经济杠杆率由2018年末的243.70%上升至248.83%,增长了5.1个百分点;从结构上来看,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反弹最大,从153.6%升至156.9%,仅一个季度就上升了3.3个百分点;居民部门和地方政府杠杆率的增幅也很明显,前者上升了1.1个百分点。

本次的问卷调查显示,与上一季度相比,40%的经济学家认为债务风险增加,14%认为债务风险减小,另有46%表示“不好说”。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优化金融结构就是要克服期限错配、权益错配、服务对象错配这三个扭曲;权益错配与当前的债务过高、杠杆过高是相对应的。

去杠杆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也是当前稳定预期不能忽视的问题。

近日A股再次失守3000点,中国市场学会金融学术委员、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表示,科创板开板对现有A股资金有影响;6月底上交所表态注册制严格问询,也使得有瑕疵的公司的半年报数据会大打折扣;此外,流动性目前确实大幅扩张的基础。

本次调查显示,2019年下半年股市会在3000-3500点(占比68%),2500-3000点(20%),3500-400点(6%)。但是,39%的经济学家认为下半年股市波动会加大。

“此前数轮的量化宽松给资本市场留下了不小的风险,不确定性增加。”付立春说。

房价则可能在保持相对平稳的同时,出现小幅回落。本次调查显示,56%的经济学家认为2019年一线城市房价会出现10%以内的降幅,三四线城市则会有5-10%的下降。

对于普遍关心的房地产税,50%的经济学家认为两年内不会征收,17%认为会征收,33%则表示不确定。

逆周期调控加码

经济下行压力不减,“逆周期调控”频繁提及。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及“逆周期调控”,2019年4月2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指出,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

“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当前的流动性如何?本次问卷调查显示,53%的经济学家认为较为宽松,28%认为当前正合适,15%认为偏紧。此外,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政策要重点考量的是稳增长(占比37%),防风险(25%),调结构(20%),抑泡沫(8%),去杠杆(8%)。

“最近关于去杠杆的讨论很多,到底还要不要去杠杆?我觉得杠杆还是要去的。”李扬说。

参加本次问卷的经济学家在“当前应该去杠杆还是稳杠杆”这个问题上,给出了明确态度:53%认为应该结构性去杠杆,37%认为要稳杠杆,6%表示应该加大去杠杆力度,4%表示“不好说”。

“在保持经济动能的前提下,还是要坚持结构性去杠杆。”沈建光说。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近期密集的宏观会议传递的信号是,未来宏观政策基调不变,逆周期调控应该让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货币政策空间并不大。

祝宝良建议,货币政策要与9.5%左右的名义经济增速匹配,下半年开始社融规模、信贷规模、M2要适度宽松;要做好预期管理,以免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监管政策被市场过分解读。财政政策方面,则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强化财政的民生功能。

“股市需要信心,股市稳健发展有助于通过权益价值的上升来降杠杆、通过财富效应来促消费、通过托宾Q效应来促进投资,也有助于汇率稳定。”祝宝良说。

祝宝良还强调,在增值税减税效果没够发挥出来之前,要通过“稳基建投资”来稳增长。

对于当前减税的重点,本次问卷调查显示,企业税负占比46%,整体宏观税负占比41%,个税13%。与此相对应,激发民企活力则要更多依靠扩大改革开放(占比42%),融资保障(20%),产权激励(23%)。

当前的结构性改革,则需要多面出击:国企改革(占比42%),金融改革(31%),土地改革(14%),化解过剩产能(9%),价格改革(4%)。

2019年的宏观经济还面临外部风险的挑战。在外部因素中,经济学家认为最影响最突出的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68%),地缘政治(15%),资金流出(15%)。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表示,中国的优势体现在消费市场巨大,产业配套比较完整,易于形成商业模式和使用技术,由商业模式创新拉动技术创新;最大的短板是基础研究滞后。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熵一资本首席经济学家何帆表示,当前制造业投资下滑过快,应该对制造业进一步减税降费,增加对技术改造的投入。

名单图片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宏观经济研究院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