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中国本土企业已占充电市场90%份额 大众汽车仍组建“充电联盟”试图分羹

周菊2019-07-20 17:32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周菊 实习记者 周子涵 虽然目前在中国仅有帕萨特和途观两款插电式混动车型,但大众打算先建上几十个亿的充电桩再说。日前,大众汽车(中国)、一汽集团、星星充电和江淮汽车按3:3:3:1出资组建的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开迈斯)在常州宣布成立,常州为星星充电的总部所在地。启信宝的信息显示,开迈斯注册资本8.12亿元,经营范围主要是充电桩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销售与运营,法人及董事长为大众汽车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苏伟铭。据悉,此项目的总投资为40亿元。

据悉,开迈斯项目最早为大众汽车与星星充电单独接触,后来大众在中国另两个合作伙伴一汽和江淮也加入。对于为何另一个合作伙伴——上汽为何没有加入,苏伟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合资公司)讨论初期,我们也找过上汽,但上汽已经投资了安悦。未来如果上汽有意愿加入合资公司,则不排除受让部分股权给上汽方面”。

开迈斯是以国内充电基础设施运营领域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的身份而受到关注,与北汽和特来电、宝马与中国普天之间偏资源整合的合作方式不同,开迈斯形成的是一种类似委托生产并安装的合作关系。据介绍,开迈斯将兼顾私人充电和公共充电两大版块,针对私人市场开发智能充电墙盒产品,针对公共充电领域布局15分钟续航400公里的快充桩,星星充电提供技术以及线下服务等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开迈斯的充电服务不仅为大众、一汽和江淮汽车的新能源汽车提供充电服务,未来也将向其他品牌开放。

大众布局充电桩建设及运营被认为是在为提升新能源汽车在华销量做准备。根据规划,大众将在两年内新增30款新能源车,其中50%将在中国生产并销售。

不过目前来看,大众品牌的新能源进程并不顺利。截止到现在,在本次参与合作的一汽及江淮旗下,还没有任何一款大众新能源车上市。江淮大众的首款产品思皓E20X,则因测试技术参数上与预期标准有差距,推迟一年仍未上市。上半年,大众发布的高尔夫和朗逸两款纯电动车亮相后,因电池能量密度未达新补贴标准而“踏空”,被指只能获得最低一档的补贴。

另一方面,车企布局充电桩的建设和运营并非易事。充电桩行业是重资产行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上升,一旦运营出现问题,合作也将难以为继。有统计显示,仅2018年,就有容一电动、充电网科技和富电绿能三家充电桩运营企业因持续亏损以及资金压力等问题相继倒闭或退市,且目前多数充电桩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对于背靠大众的开迈斯来说,充足的资金实力是其最大优势。但当前充电行业的困境并非砸钱建设就能解决。事实上,随着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最突出的问题,已经不是充电桩数量的短缺,而是充电时间长(包括找桩与充电的时间)、分布不均、充电体验得不到保证等。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3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到92.1万个,车桩比提升至3.6:1。但由于地区分布不合理,导致许多充电桩利用率偏低、无人照管而成为“僵尸桩”,热门区域则经常遇到占位或排长队。

而开迈斯充电桩将对其他品牌开放的定位,有可能带来正负两方面的影响。目前车企布局的充电桩中,很多仍强调只对自家车主开放,如小鹏、特斯拉等,但因客户在积累阶段,盈利性尚难确定。大众的充电联盟的做法看起来要服务和盈利两手抓,但这显然并不容易。

目前充电服务市场仍以充电桩运营平台为主。资料显示,包括星星充电、上汽安悦和国网、特来电、中国普天在内的五家主流充电设施运营商,占据了国内充电服务市场90%的份额。其中,特来电一家就占据了46.7%的市场份额,是我国充电运营商里的第一名,排在第二的则是国家电网,占比为20.3%;而第三名是星星充电,占比13.7%。第四名则是中国普天,占据7%的市场份额。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势所趋,加上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可能将从补车向补电转变,充电桩行业或将迎来较好的发展机遇。今年3月26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对新能源汽车补贴做出调整,由新能源车购置补贴转为基础设施建设补贴。而今年,被认为是充电桩行业“利好”不断的一年。

作出这个判断的原因除了充电桩政策的支持强化,作为市场占有率最大的充电桩企业特锐德(300001.SH)的充电业务在2018年首度盈亏平衡。这被视为一个积极信号。由于前期投资大、运营成本高、充电桩使用率低、收入来源单一,导致行业经济效益差,普遍亏损,充电桩产业一直被认为是“概念强,盈利差”的产业。而此时切入对大众来说也不失为一个好时机,但接下来则是考验其资金运营和商业模式的时刻了。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行业产业报道部记者
关注汽车行业发展,对新能源、自主品牌及新出行关注较多,擅长深入报道及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