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里斯·约翰逊:从第一天开始就是倒计时

陈季冰2019-08-16 23:43

陈季冰

起初,这只是一次漫不经心的玩火——

性格闲适的戴维·卡梅伦大概认为,脱欧公投这样一场全民动员有助于让保守党内那些喋喋不休的牢骚派闭嘴,从而巩固自己的权威,就像此前两年的苏格兰独立公投那样。主张留欧的他压根就没有想过会输掉这场公投,并为此赔上自己的首相宝座。像卡梅伦这种“公子哥”气息很浓的人,当然就更不会为可能的失败做任何缜密的后手准备了,他干脆哼着小曲走人了事。

卡梅伦的玩火让奈杰尔·法拉奇(当时的英国独立党领袖,现英国脱欧党领袖)、迈克尔·戈夫(保守党内阁大臣、脱欧派主力)……当然还有鲍里斯·约翰逊看到了机会,他们也的确抓住了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让这团本来很小的火苗熊熊燃烧起来。这场脱欧大火如今已经点燃了整个大不列颠,蔓延到老欧洲,完全失去了控制。

在英国,很少有人喜欢欧洲,他们说起欧洲时,往往不是满满敌意就是尖刻嘲讽。不过这原本只是一种情绪,并非一个迫在眉睫的政治议题。在公投前的民意调查中,认为欧盟问题是当下英国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的英国选民通常不到十分之一,普通人更关心的是就业、教育、医疗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生计。

然而现在,英国人被硬生生地分为了“退欧派”和“留欧派”,这样的分野超过任何政党或宗教。更重要的是,这种高度对立的“政治部落”不仅已经形成,而且正在变得激进化。民粹主义总是双向的:这些“政治部落”的首领既被他们的追随者推着不由自主往前,又带领着他们的追随者盲目地走向危险的未知旅程。

脱欧公投3年多来,这场火毁掉了亲手点燃它的戴维·卡梅伦;让名不见经传的特蕾莎·梅先是捡了个便宜,但随即又毁了她;如今,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成全了一头乱糟糟金发的鲍里斯·约翰逊。

3年多前的一个夜晚,当约翰逊在电视镜头前神情凝重地宣布自己将支持英国脱欧时,嗅觉敏锐的英国媒体立刻意识到,这是他向唐宁街10号发起挑战的集结号。少数有识之士则忧心忡忡地预告,公投将令英国发生严重分裂。

回头再来看3年多来的吵吵闹闹,我们不难得出结论:脱欧,实际上已经沦为保守党内部政治斗争和权力争夺游戏的一件外衣。如果不是卡梅伦的轻率鲁莽和不负责任,如果没有约翰逊的野心勃勃和孜孜不倦,英国也许什么事都不会发生。这是一起政客们一手炮制的政治灾难,它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选举政治的丑陋一面:政客的个人利益凌驾于党派之上,而党派利益又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悲哀的是,这场灾难很可能会押上了整个英国的未来。

现在,费尽心力的约翰逊如愿以偿,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权力。但潘多拉魔盒一经打开,就很难再收起来。就目前的状况来说,也看不到他有什么好办法能够扑灭这场自己一手煽起来的大火。

对欧洲大陆的深刻的不信任,是弥漫于英国社会中一种近乎无意识的情绪,它根植于漫长的历史。在3年多前发表在《经济观察报》上的一篇文章中,我曾经详细分析了这段比英吉利海峡更深的历史鸿沟(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脱欧:永恒的辩题》,见2016年7月18日出版的《经济观察报》“观察家”版)。可以说,疑欧甚至反欧差不多已成为英国人的“第二本能”。

英国社会中好多令人难以理解的奇怪现象都与英国人的这种“第二本能”有关。成立于1993年的英国独立党(UKIP)没有任何政治纲领和目标,它的唯一诉求就是让英国脱离欧盟,重新“独立”。这根本谈不上是关于国家治理的价值理念或目标理想,充其量只是一项阶段性任务而已。这样的政党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大概是很难存在的,但在最近十多年里,UKIP在英国政坛上风生水起。

有了这一点背景知识,我们就能够明白,“欧洲议题”在英国是多么容易引发政治地震,因而也是多么容易被野心勃勃的政客拿来操弄。

约翰逊的英国脱欧之路始于他青年时代在牛津辩论社(OxfordUnion)担任主席时,那时他们组织的辩论活动就经常以英国该不该留在欧盟为题。在当选伦敦市长之前,上世纪90年代,约翰逊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新闻记者。在《每日电讯报》(DailyTelegraph)就职期间,他是负责采写欧盟事务的记者,当时就以撰写夸大不实的抹黑报道而闻名,被人称为“布鲁塞尔敲打者”。如今有人认为,他的强烈的脱欧立场就是那时奠定的。不过,如我在前文中指出过的,熟悉英国的人都知道,对欧洲大陆的一切摆出一副冷嘲热讽的敌意,在英国总是很受欢迎的。

毫无疑问,相比于他经常迸发出来的夸大其词的“脱欧”热忱,渴望入主唐宁街10号的雄心壮志才是约翰逊行动的根本动力。我并不想怀疑约翰逊内心的脱欧主张是真诚的,但我更想指出的是,在那个历史节点上,唯有选择高举脱欧大旗,并将它进行到底,约翰逊才有机会从大佬林立的保守党内部脱颖而出。

其实,如果不是自己昔日牛津同窗好友、时任司法大臣的迈克尔·戈夫背后捅刀,鲍里斯·约翰逊大概早在3年多前就已如愿入主唐宁街10号。

在2016年春那场脱欧公投的“世纪大戏”中,约翰逊和戈夫一开始并肩作战,率领脱欧派赢得了令举世震惊的胜利,并将轻率行事的卡梅伦赶下了台。那一刻,脱欧派领袖约翰逊似乎是全英国最被看好的下一任首相人选。但在保守党内部角逐的最后一刻,一直以来为约翰逊助选的戈夫不知为何突然觉得自己也有机会尝一尝当首相的滋味,这让毫无防范的约翰逊功亏一篑。

最终,卡梅伦的盟友、主张留欧的特蕾莎·梅挡住了约翰逊这个“投机分子”,令保守党高层许多人士额手称庆。当时有人写道:这说明英国还没有彻底疯掉。作为“安慰奖”,能说会道的约翰逊被特蕾莎·梅任命为外交大臣。这是一件苦差事——与他打交道的那些欧洲同事们不会轻易忘记他在英国脱欧公投期间的夸张表演。

但约翰逊并未放弃。自那以后,他领衔的保守党内部强硬脱欧派就没有停止过对梅的掣肘。他们多次与反对党站在一起,否决了梅费尽千辛万苦与布鲁塞尔达成的脱欧协议。2018年7月,约翰逊与另一位退欧事务大臣戴维·戴维斯在一天之内先后辞职,他们实际上已经将梅内阁的“清算日”列入了倒计时。尽管梅在此后又付出了许多努力,甚至徒劳地发誓愿意以辞职换取议员们支持自己的退欧协议,她也无法阻挡英国被拖着奔向一条前途未卜的险恶之路。

与其说特蕾莎·梅的一个又一个版本的退欧协议是被反对党工党推翻的,还不如说是被约翰逊搅黄的。而他的目的只有一个:把梅拉下马,自己取而代之。

在担任梅内阁外交大臣期间,约翰逊就反对英国在所谓“退欧过渡期”采用任何欧盟法规。辞职以后,他更是肆无忌惮地挥舞自己手里那支生花妙笔,不断对梅的所有退欧计划说“不”,他把梅的计划说成是——

带领英国“走向(欧盟的)殖民地”,让英国变成(欧盟)“附属国”……

是“一大羞辱”,让“我们门户洞开,接受无穷无尽的政治勒索”……

是“自苏伊士运河事件以来,英国在国家事务方面遭遇的最大失败”……“(英国)政府似乎正处于全面投降的边缘”……

……

总之,为了反对特蕾莎·梅,约翰逊把一切最能够煽动情绪的难听比喻都用上了,这令保守党内部很多人士都看不下去。当时的英国外交部高官艾伦·邓肯爵士,曾经严厉谴责自己顶头上司的表演标志着“英国现代政治史上最令人作呕的时刻之一”。只是,像邓肯这样的老派绅士显然不如约翰逊这样的新派政客谙熟当今这个时代的政治密码。

然而,有句话叫做“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鲍里斯·约翰逊将要接手的是一个比他的两位前任时期更加危机四伏的英国,因此,他能够坐在首相位子上的时间很可能比特蕾莎·梅更短。在卡梅伦、甚至梅的时代,执政的保守党内部至少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四分五裂、到处内讧。

在当选新一任英国首相几个小时后,约翰逊重申了他此前一再承诺的两条口号:第一,英国必须在10月31日脱离欧盟;第二,不会提前举行大选。这两点,尤其是后一点,是绝大多数保守党议员急切渴望听到的。脱欧撕裂了英国,也撕裂了保守党。他们担心,按目前的态势,提前大选不可避免,而这可能令本党丢掉政权。

然而,丝毫看不到约翰逊如何能够做到这两条。他在特雷莎·梅倒下的地方站起来,但导致梅下台的原因不仅没有消除,现在反而更严重了。

特雷莎·梅被迫辞职的原因在于:她未能在预定时间2019年3月29日前成功完成脱欧目标,脱欧期限不得不延期至10月31日。梅与布鲁塞尔磋商的脱欧协议三次提交英国议会,均遭压倒性反对票否决。她虽几经“侥幸过关”,但这最终还是让她还是失去了保守党内的支持。

与卡梅伦相比,梅算得上是一个十分坚强的人。她原本冀望自己的协议能够帮助英国完成公投结果,顺利脱欧,从而化解这个国家面对的30年来最严重的政治危机。梅的努力之所以付诸东流,原因恰恰就在于约翰逊这一派人士的强硬作对。不过,他给梅挖下的坑,现在全部留给了他自己。

从现在到10月31日万圣节还有不到3个月时间,摆在约翰逊首相面前的选择并不多。目前看来,约翰逊只有两条路。

第一条路,也是破坏性最小的脱欧路线,就是从特雷莎·梅倒下的地方继续向前走:与欧盟签署新的退欧协议,并顺利获得英国议会通过。

从梅的三度惨败可以推测,新协议想要被群情激奋的英国议会放行,就必须作出大幅度的修改,甚至可以说是推倒重来。简单地说,也就是需要欧盟作出巨大让步。遗憾的是,欧盟不可能这么做,因为欧盟也有自己的核心利益需要捍卫。此外,面对多年来从未停止过对自己恶语相向的约翰逊,欧盟官员在情绪上会比对梅这位女首相更不愿意作出任何退让姿态。

早在今年5月,欧盟英国脱欧谈判首席谈判代表米歇尔·巴尼耶就曾明确表态,和梅谈妥的协议是欧盟能够接受的英国脱欧的唯一路线图。几个月来,布鲁塞尔一再强调,不会重新与英国谈判脱欧协议。在约翰逊成功当选英国首相后,巴尼耶含蓄地向他进一步施压,他在Twitter上写道:“我们期待着在@BorisJohnson就职首相后与他展开建设性合作,以推动英国议会批准《退出协议》(WithdrawalAgreement),实现有序#Brexit(英国退欧)。”但巴尼耶还留了一句法国人擅长的模棱两可的话语,他补充道:“我们也准备根据#EUCO(欧洲理事会)准则,重新拟定关于新伙伴关系的议定声明(Declaration)。”照此推测,最大的可能是,欧盟会拒绝与英国重开谈判之门,但可以接受在协议文本、特别是共同声明的文字方面做一些修辞性质的让步,以便让协议看上去更容易被英国人接受。比如说,较大幅度修改关于双方未来贸易关系的政治宣言。只是这些都是原则性的,不具法律约束效应。

特里莎·梅从布鲁塞尔带回的脱欧协议之所以在下议院三次闯关均告惨败,其症结就在于关于北爱尔兰边境问题的所谓“后备方案”。这也是她被约翰逊这样的党内反对派牢牢揪住的“七寸”,然而丝毫看不出来,换了约翰逊,就有什么好办法跨过这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脱欧以后,英国与欧盟将会存在一段陆上边境,那就是北爱尔兰与爱尔兰共和国(它不仅是欧盟成员国,还是欧元区和申根协议成员国)之间的边境。众所周知,这里曾是一块是非之地,上世纪60年代末到90年代末,3500多人死于宗教和政治暴力冲突,这条边界曾长期处于军事化状态。但随着1998年《贝尔法斯特和平协议》的签署,边境上终于实现了和平安宁和贸易自由。

无论是英国还是欧盟(它考虑的首先是成员国爱尔兰的诉求)都希望,英国脱欧以后,爱尔兰与北爱尔兰之间继续保持目前这种无边境的人与商品自由流动。不然的话,就需要在那里重新设置有形边境,恢复出入境检查等所有一般国与国之间的边境事务。总之,重新实行海关管制会带来诸多棘手问题。于是,就需要将整个爱尔兰岛变成一个“临时关税同盟区”。然而,要做到这一点,整个岛上关于贸易的法律就必须统一,这意味着不是北爱尔兰执行欧盟法律,就是爱尔兰共和国执行英国法律。

后者当然是不可能的,那就是把爱尔兰共和国也一起拉着脱欧了。鉴于欧盟与英国之间体量上的严重不对等,特蕾莎·梅只能接受欧盟的主张。由此,从大不列颠岛进入北爱尔兰的货物暂时仍需要遵守欧盟标准,而非英国标准。而且,由于存在这种特殊关系,英国其他地方和某些领域也会或多或少地继续受到欧盟法律的管辖。这可惹恼了英国国内的强硬脱欧派,对他们来说,要求英国完整地从欧盟关税同盟和单一市场撤出,是一条绝不可以突破的红线——他们为脱欧奋斗了那么多年,不就是为了从布鲁塞尔那里“夺回控制权”吗?更可恨的是,何时能实现北爱尔兰完全归属英国管辖,欧盟以“技术上目前还做不到”为理由,拒绝给出明确时间表。这也就是前文说到的约翰逊之所以抨击梅的退欧计划会让英国成为“殖民地”、“附属国”的证据。

他们还不是唯一受到冒犯的群体。对特蕾莎·梅来说,雪上加霜的是,她在2017年6月提前3年举行大选,原本是押注保守派能够在经济形势见起色之时扩大领先优势,从而为自己争取到更大的政治空间。孰料这次选举反而让保守党失掉了下议院绝对多数席位,不得不与小党北爱尔兰民主统一党(DemocraticUnionistPartyofNorth-ernIreland,简称DUP)结盟,组成一个“悬浮议会”中的执政联盟。而这个DUP,看它的名字就知道,是比保守党(保守党的全称叫 “保守与统一党”)更加忠诚和热忱的英国统一派,它的核心政治诉求就是确保北爱尔兰留在联合王国。可以说,梅的退欧方案触到了DUP的最大痛点,它极其担心这样一来会导致北爱尔兰事实上从英国分离出去,倒向爱尔兰共和国。因此,DUP作为执政联盟成员,反而成了首相最激烈的反对者。

这个方案还留下了另一个重大隐患:千万不要忘了几年前还为了要不要独立吵得不可开交的苏格兰。它是整个联合王国中最亲欧的地区,统计显示,在2016年的脱欧公投中,将近2/3的苏格兰选民投票留在欧盟。强烈希望留在欧盟的苏格兰人很想去伦敦问一问:它为什么不能得到与北爱尔兰地区同样的“待遇”。

        之前已经述及,过去3年里,约翰逊始终站在梅的对立面。他的最尖锐武器正是这个“爱尔兰临时关税区”,他赖以挑战首相大位的最有力口号之一也正是取消它。问题在于,欧盟已经多次表态,排除了就这个问题举行重新谈判的可能性。

如果约翰逊与欧盟再次协商后端出来的依然是过去梅的脱欧计划,仅仅做点换汤不换药的文字游戏,他又凭什么指望它能够在议会顺利通过呢?再说,他自己不就是靠着激烈反对这个方案把梅赶下台的吗?

假设欧盟坚持既有立场不肯让步,而约翰逊仍想要兑现10月31日完成退欧的承诺,他还有第二条路:强行推动“无协议退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硬退欧”。

所谓“无协议退欧”,顾名思义,就是与欧盟一刀两断,双方从此不存在任何特殊关系。在经济贸易方面,也就是退回到普通的WTO成员经济体关系。

英国学界、政界和媒体对“无协议退欧”的前景的分析和评论很多,这里无法展开讨论,但一个普遍的共识是:那将会对英国经济造成灾难性的破坏,因为英国与欧洲大陆之间的经贸关系实在是太密切了。许多投资者也担心,无协议退欧将对全球经济造成冲击,使英国经济落入衰退,扰乱金融市场,并削弱伦敦作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根本原因在于,欧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多边自由贸易协议,比如人们耳熟能详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之类。经过二战以后70多年的渐进式融合,今天的欧盟是一个在经济、政治、法律乃至军事等几乎所有领域都高度一体化的超主权政治经济共同体,各成员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岂有可能一退了之?如果约翰逊真的强推“无协议退欧”,他将把英国带上一条未知而叵测的险途。

最近一段时间,约翰逊经常喜欢说的一个短语便是“doordie”,我们可以将它十分贴切地翻译为“不成功便成仁”。言下之意,为了在10月31日如期实现脱欧,英国必须“誓死一搏”。这话被普遍理解为约翰逊为无协议退欧所作的铺垫,这既是对布鲁塞尔说的,为的是威胁它同意作出大幅让步;同时也是讲给英国人听的,意思是无协议退欧也是自己的一个选项。

前文已经多次提到,从目前已有的表态来看,欧盟很可能不吃这一套,拒不让步。这样的话,似乎无协议退欧便不可避免了。但是,英国议会正在形成强大的反对力量,他们将竭力阻止这种可能性的发生。

反对党工党已经早早地明确表态,将坚决反对任何推动无协议退欧的政治企图。工党领袖杰里米·科尔宾称,工党绝不会接受“无协议”脱欧,“我们将在跨党派的基础上努力阻止‘无协议’脱欧的结果”。另一个比较大的在野党自由民主党历来就是英国国内所有政党中最坚定的亲欧派,当然比工党更不可能同意无协议退欧。而保守党悬浮内阁目前在下议院仅有两、三个席位的微弱优势,只要有一两位保守党议员倒戈,这事就成不了。但目前坚决不同意无协议退欧的保守党议员有几十个,他们多是卡梅伦和梅的盟友。如此一来,在下议院通过无协议退欧基本属于白日梦。

事实上,在约翰逊尚未登上首相大位之前,这股反对势力已经未雨绸缪,把他可能强推无协议退欧的路堵死了。

按照英国目前的法律,首相是有办法在未获得议会批准的情况下让无协议退欧自动发生的,那就是采用暂停议会这种激进手段。随着10月31日脱欧大限的临近,不止一位保守党内阁大臣已经提前发出威胁:如果约翰逊一意孤行,不惜把英国带入“无协议脱欧”,那么他们就会准备好战斗,掀翻约翰逊内阁。

约翰逊在英国政坛素来扮演“分裂者”的角色,在与他合作的保守党内阁大臣和国会议员眼中尤其如此。不仅特丽莎·梅认为他破坏了稳定,一些前内阁同僚也对约翰逊抱有严重疑虑。随着约翰逊胜选,包括财政大臣菲利普·哈蒙德在内的多位内阁大臣已主动辞职。这批卡梅伦和特蕾莎·梅的“旧党”都强烈反对“无协议脱欧”,到时候会无所顾忌地反对约翰逊的计划,就像过去3年里约翰逊反对梅的所有计划一样。

如果议会再度陷入僵局,而约翰逊又不愿意再度推迟脱欧,那么他就只能铤而走险:解散议会,重新选举,以寻求民众对自己更大的授权。确切地说,这已不是一个正常的政策选项,而是一次政治赌博。因为再次大选以后,别说他能不能继续赢得保守党的多数支持,就连保守党能不能继续执政,都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特蕾莎·梅曾经在2017年春冒险尝试过这个办法,但她不幸弄巧成拙了。大选不仅没有帮助她扩大行动空间,反而还进一步束缚了她的手脚。那场提前举行的大选是导致她后来两年中险象环生以及一系列失败的重要原因。

假如约翰逊也打算冒一次这样的险,那么对英国选民来说,形同又一次公投。上一次公投是要不要脱欧,这一次公投变成了对以约翰逊为代表的强硬脱欧派的裁决。

届时,约翰逊或许可以重演3年前的故伎,用一支生花妙笔给反对党工党以及保守党内反对无协议退欧的人士贴上“人民的脱欧”的敌人的标签。他还有可能与奈吉尔·法拉奇领导的英国独立党组成选举联盟,在过去,这是一个谁也不愿意轻易粘上的民粹主义边缘政治势力。

但以约翰逊在保守党内部的并不稳固的地位,他在这场可能的大选中是没有多少胜算的。就算保守党,在这场可能的大选中也是没有多少胜算的。争议重重的约翰逊之所以能当上首相,说到底并不是因为他得到了多少党内拥戴,而是因为他是这个看上去行将因为脱欧问题而分崩离析的老牌大党内部唯一的赢家。为了党派利益,许多保守党议员不得不支持他。杰里米·科尔宾这个极左分子虽然不讨大多数人喜欢,但他领导的工党正在从谷底反弹。

此外毫无疑问的是,这场大选将会进一步撕裂整个保守党,撕裂整个英国。它有可能触发的连锁政治反应的严重性,是现在不敢想象的。

退欧运动分裂了欧盟,但也使联合王国本身的联盟处于危险境地。在看得见的未来,如果退欧所造成的撕裂越来越大,那么联盟中历来最亲欧的苏格兰就很有可能再度发出独立的吼声;在北爱尔兰,边境问题若得不到合理解决,将会直接影响到数以百万计的人的日常生计,它的政治天平也不是没可能再度倒向寻求与爱尔兰共和国的统一;而在长期以来独立意愿很弱的威尔士,眼下也有人蠢蠢欲动;甚至在英格兰,脱欧扩大了全球城市伦敦地区与传统英格兰地区之间的鸿沟……就连约翰逊自己也承认存在这些风险,他在竞选时宣称,如果他当选首相,他还将戴上联盟大臣的头衔(意思是他将维护联合王国的统一)。遗憾的是,这并不取决于他。

尽管约翰逊已经通过脱欧运动展现出了强大的政治魔力,但没有人相信,成功地分裂了英国的他现在有可能成功弥合这个分裂的国家。总之,无论是苏格兰还是北爱尔兰,无论是伦敦金融城还是整个大伦敦地区,如果被迫在“大欧洲”与“小英格兰”之间作出选择,结果是不难预测的。

当然,为了保住自己的相位,约翰逊还可以选择再度推迟或干脆取消脱欧。欧盟那边大概不会反对,因为这对它不会有什么损失。然而,这两个选项,尤其是后者,意味着对过去几年来约翰逊不余遗力鼓动的事业的彻底背叛,不管他自己究竟怎么想,他的支持者是绝不会允许让它们在他手上发生的。

上述这几种可能性差不多囊括了鲍里斯·约翰逊眼前能够看到的所有路径——它们都是极其险恶的逼仄小径,没有一条能够轻易走通。如果约翰逊不能想办法选择其中一条成功突围,那么他的唐宁街生涯可能到10月初就会戛然而止。

退一万步,即便约翰逊能够创造奇迹,对他的首相之路和英国退欧来说,这也只是梦魇刚刚开始而已。可以肯定地说,至少在约翰逊任内,英国看不到退欧派选民憧憬的那种光明前景。

即便有协议脱欧避免了一时的最坏的直接经济后果,但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英国与欧盟未来关系问题。要不了多长时间,英国就有可能再次站到悬崖边上。由于英国身处的地理环境及英国与欧洲之间不可分割的经济及全方位联系,欧盟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而深刻地影响到英国的现实利益,而那时的英国已经在布鲁塞尔没有了一丝一毫发言权。这里需要再次强调一遍:欧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自由贸易协定,英国若想要与它维持某种特殊的便利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就不得不受它的影响和摆布。新的问题和矛盾会层出不穷。

而如果是无协议脱欧,它也根本不可能像脱欧支持者鼓吹的那样,能够迅速与欧盟“彻底分手”。我个人认为,正因为无协议脱欧的前景是很难预料的,因而倒也不失为英国“放手一搏”的一个选项。然而英国人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无协议退欧以后,迎接他们的将是进入一段“炼狱般动荡而不确定的过渡状态”——这是英国前驻欧盟大使伊凡·罗杰斯(IvanRogers)的预言。至于“这段动荡和不确定的过渡状态”究竟意味着什么?需要经历多长时间?英国能不能挺的过去?现在谁也不知道,约翰逊也不可能知道,虽然他假装知道得很清楚。

早在许多年前,身为新闻记者的约翰逊就断言欧盟必将解体;后来他和他的支持者们又认定,英国退欧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将导致欧盟解体。但那些都没有发生。人们之所以轻率地相信民粹主义者们的允诺,不是因为它建立在可信赖的证据之上,而是因为他们希望它发生,他们愿意相信它。

加入脱欧事业,成为它的吹鼓手,帮助约翰逊登上了权力之巅。但是,这也注定了他的失败命运,因为这是一项看不到前途的事业。

在不远的将来,当满腔热情的选民真正撞上了冰冷的现实,他们会以自己的方式对过去的一切作出清算。这就是民粹主义者的宿命。只是,被破坏的政治生态也许再也修复不到从前了,它还绑上了一个国家的国运。

经济观察报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