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书客·热月拾书|

云也退2019-08-16 23:43

云也退

No.10

《迷宫之谜: 从忒修斯到博尔赫斯》

(英)亨利·艾略特/著 (法)奎贝/绘 李迪迪/译 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7月

喜欢迷宫的人当然要读这本书了,忒修斯穿越迷宫杀死牛头怪的故事构成了全书的框架,其中穿插了对迷宫传说的介绍,对制作迷宫的人的访问,和对《爱丽丝漫游奇境》《玫瑰的名字》之类文艺作品的援引。最大的加分项在于版式设计,一会儿正着拿一会儿倒着拿一会儿从后往前翻的阅读体验,加上凌乱的页码,都为了制造阅读的迷途感。

在迷宫面前文字是多么无力,书中关于博尔赫斯、迪伦马特、艾柯等作家的引用都只是一掠而过,艾柯所说“一座迷宫并不需要牛头怪,一座迷宫本身就是牛头怪”看起来太正确而缺少继续引申的潜力。故事跟故事之间只有勉强的勾连,正如迷宫和迷宫也是两不相干的,每座迷宫的建造者恐怕都希望自己独一无二。所以,你会在书页上发现一根绵延不绝的红线,那是不可缺少的忒修斯之线。

No.9

《等待那个男人: 卢·里德的人生与音乐》

(英)杰里米·里德/著 董楠/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9年2月

在天才艺术家中,卢·里德真的是很平常的那一种:前半生抽烟后半生戒烟,前半生飙车、熬夜后半生打太极,前半生注射安非他命后半生服用阿司匹林……从追求出格到开始思考死亡的意义,慢慢减弱攻击性,适应经常冥想的生活。不过,这种“他很平常”的感觉,跟作者的文字始终匀速推进大有关系。

点亮这本书的是里德那些富有才华的歌词,比如《力与荣耀》里,里德描绘多克·波穆斯接受化疗的痛苦:“正是同一种力烧了广岛/弄死了人,生下三条腿的婴儿/如今它缩小成硬币大小/帮他恢复呼吸”。杰里米的一些细微的点评也很出彩,他说大卫·鲍伊和里德一样出色,但鲍伊需要经常改变形象,里德则能做到舞台上下的真实一致。当然,歌词和粗话的力量常常在翻译中失色,这不可避免。

里德同沃霍的合作相当辉煌,可是沃霍这种艺术家,越在盛年越是散发着末世气息,他的早死就是证明。里德注定是要踩着他所认识的那些天不假年的人的尸体前进的,他那个早早被慢性病拖垮的身体,靠着幡然自律而争来了更多的寿命,同时,他尽量把生命力赖以栖居的东西——那种挑衅一切的反社会气场,保持到了不能保持下去的程度。

No.8

《神秘到开放:一段理解现代中国的旅程》

(加)亚历山大·特鲁多/著 孟醒/译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年6月

给这本书寄予多一些的期待是合理的。亚历山大·特鲁多跟他的总理哥哥没什么关系,跟他那位曾两任总理的爸爸却有密切的关系,因为是他爸爸第一次带他来的中国,并告诉他说,中国人拿白人当蛮夷看待的。

于是整本书里就可以看到特鲁多甘当蛮夷的心态,在碰到什么自己不适应的东西的时候,就用科普来转移走个人的负面难受,同时用感官抓住那些中性的细节,比如说橱窗的投影,风机的转动,一下子就戳中了一个城市的精神。他写合肥、写上海、写重庆都是用的这种办法,人像穿肠的酒肉一样带着各种声光色香的印象。只在一个地方待了区区几天却想书写这个地方的作者,可以跟特鲁多学几手。

他找的一个翻译“薇”是个愤青,两人的视角对立而互补,中国人最耿耿于怀的东西,外国人并不是不知道,但是把它看为整体的一部分,把事件本身放到它后续的历史中来评价。

No.7

《蓝花》

(英)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著 熊亭玉/译 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5月 再版

浪漫主义初期一帮德国人,他们的戏基本上都是“内心戏”,他们的社交都是这些内心活动的衍生品,他们留下的日记也都很平淡。可以看出的一点是,离开、归来、相遇、长大成人、工作这样的事情都是围绕着一个人渐渐熟悉痛苦来进行的。女孩12岁就要考虑嫁人,多拖几年只怕早夭,男孩的安全感也很弱,怕触犯法律,怕冒犯了父亲的权威,怕暗恋没有结果,怕门当户对的婚姻太乏味,而阶级不对等的婚姻又太冒险。

佩内洛普在这些旧书信里找到了她想写的东西:诺瓦利斯和他的“蓝花”的形成。就自己的生命和爱情,诺瓦利斯都做好了准备,要么猝死,要么慢慢枯萎,两者必居其一,他跟小自己十岁的索菲订了婚都没什么开心的,他被众口誉为“天才”也不见他洋洋得意,仿佛认定忧郁是给艺术当祭司的人的职责。他得一直“向内走”,因为越过了邦界就有战争,而在时间轴上的不远处还站着肺结核。向内走,不是且行且珍惜,而是且行且叹息。

我觉得,在耶拿、斯图加特、魏玛等地待过的人,会比没有在这些地方待过的人,对《蓝花》产生强烈得多的感觉。此外,不熟悉古典音乐的人,也无法十分欣赏它。

No.6

《圣经与利剑》

(美)巴巴拉·塔奇曼/著 何卫宁/译 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2019年4月

对美国要热爱,对英国要崇拜——广大犹太孩子都要从父母那里学这一课。一百年前,英国在国联争取到了巴勒斯坦地区的托管权,这件事,事后来看,对犹太人重获家园那是决定性的一步。

看上去,《贝尔福宣言》只是一个意外,贝尔福是一个别的地方没什么特点、唯独对犹太人十分有感情的英国政治家。但塔奇曼说,英国人支持犹太人建国是一种必然,因为对像贝尔福这样的人而言,包括新旧约在内的《圣经》是他的启蒙读物,在新教徒的心里,耶稣首先是个犹太人,成就犹太人就是成就基督徒,不仅如此,贝尔福还认为,基督徒对犹太人有一笔“无法偿清的债务”,应该让他们建国。

这是早在纳粹大屠杀发生二十年前的事情。此外当然还有很多因素,比如魏茨曼这么一位具有非凡人格魅力的国际活动家的作用,他同劳合·乔治与贝尔福的关系看着真是感人。塔奇曼很好地藏住了自己的倾向性,尽量客观地书写让圣经民族复兴的种种机遇,并且避开不谈后来的争议历史。劳合·乔治跟魏茨曼说,听你说起巴勒斯坦的地名,感觉比西线那些地名更熟悉,更真实。这一句话就包含了太多内容。

No.5

《诗的锻造: 休斯写作教学手册》

(英)特德·休斯/著 杨铁军/译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19年6月

书开篇的一章有点浅薄,但很快就显示了实力,到“写人”这一章的时候状态全开,休斯告诉我们如何描述那些庞杂凌乱不可描述的场景,如何描写一个只跟你打过三分钟照面的人。看这个例子:“他的头发是椰子那种糙色”。休斯点评:这句话,让“我们不仅准确看到了他的发色,还感到其质地,短、硬、粗的触感。”“这个比喻把我的想象力外化为行动。”还没有结束,休斯进而说,把两个东西放在一起,在一个明喻或暗喻中做比较(椰子—人头;椰子毛—头发),此时我们可以把两个东西看得更清楚,远远胜过两者分开、彼此无关的时候。

之后每一章都有特别坦率而深刻的见解,可以拿到写作实践中,也可以纯欣赏。在休斯这里,想象性的写作是写作者“把火烧向某个地方”的需要,同时也是他最大的乐趣所在。他认为把热情外化出来是很重要的,如果能掌握一些技能就更好了。这部BBC讲稿呈现的是一个心情轻松的诗人,仿佛他自己就是他所传达的方法论的受益者,没有为琢磨金句和警句心力交瘁过。

No.4

《梅耶荷德谈话录》

(俄)梅耶荷德/著 童道明/编译 商务印书馆 2019年6年 再版

梅耶荷德如果不做导演,他也是一个极好的专栏作家或演说家,他有一种迅速有效地表达观点的特长。这跟他所处的批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在1917年后特别极端的环境里,他发表的言辞尤其是宣言式的,斩钉截铁,有说服力,因为不这样讲话,他大概就会成为犹犹豫豫的资产阶级文艺路线的代表。

但是真的很乐意被他说服,比如这种:“什么是诗人创作的诗歌?诗歌的成功取决于对时间计量的精准把握。”“演员的表演萌芽于儿童游戏。”“任何一部作品都要运用经过长期学习、训练、实践而取得的艺术手段来完成,那种被称作天才的东西,我想给它另一个称呼,想对它的涵义做一番修改。”

为了生存,梅耶荷德前后发表的观点之间有明显的矛盾,这里当然有悲剧性,可是他在政治枷锁下自我调整的功力还是很值得欣赏。作为一个会写能说的导演,他达到了思想家的高度,而且这个高度是在给人说戏和向上级汇报的过程中达到的。

No.3

《在群中: 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

(德)韩炳哲/著 程巍/译 见识城邦·中信出版集团 2019年1月

韩炳哲写文章,总是在你觉得“完了,快要看不懂了”的时候停笔,另起一段,或者干脆结束掉这一章。所以他的书很小。但他还是比那些金句写手明显高出一筹,因为他对他言必称的“当今世界”的敌意是比较成体系的。

我经常觉得那些鄙视社交媒体和folow文化的人很矫情,但是韩炳哲的书为这种鄙视撑了腰。他说社交媒体取消了“他者”的存在,以“点赞之交”为基础建立的社交环境制造一种“没有痛苦、没有他者的负面性”存在的公共状态,从而人的精神进入沉睡或麻木状态。他扩大了施密特的敌友理论的适用空间,认为当下的数字媒体消弭了敌友关系,导致人都着眼于自己,从而丧失了精神;而他对于人的普遍性自恋的解释,没有援用“回音壁效应”之类的概念,却更为精准到位。

我很喜欢他所说的透明度问题:数字时代是全透明的,信息以外的东西不存在,人类的感知实现了彻底的高效率,“人们不仅仅是每点击一下都有猎物入囊,而且是每看一眼都会有所收获。看世界和理解世界同步完成。”对此他没有表达贬义,正如他对过去那个不太透明的世界也没有简单地予以赞扬。一本这么小的书说清楚了太多事情(而且其中的若干篇几乎就是书评),大概也说明“当今世界”的很多方面是不值得当回事的。

No.2

《现代自然》

(英)德里克·贾曼/著严潇潇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5月 再版

读完二十页之后就断定这是本出色的日记,但是不确定能否继续读个一百页。它太密集了,仿佛一团将自己幽闭起来的烈火,颜色和质地都独一无二。它细致地描写侍花弄草的过程,但这些静止的风景里被贾曼到处埋藏了火的种子。

贾曼一生最恨的人是撒切尔夫人,可是1986年他被确诊患了艾滋病。无法活过自己的敌人,这多么遗憾,可是贾曼掉过头来,在自己滨海的寓所种起了花,建造一个所谓的“现代自然”。他描写这个孤独的过程,关注点从未离开过自己,却没有怨尤的腔调,也不曾反过来,狂妄地说些什么。他是咬着牙关在写作,仿佛预见到了名声将在他死后迅速消退,而在写作时不断地约束自己。

撒切尔不仅给英国的1980年代冠名,而且将自己的印记刻在了之后的历史上,贾曼的电影却少有人提了,除了这本日记,也除了他的花园,那是众多艾滋病患者造访的圣地。

No.1

《美国山川风物四记》

(美)艾温·威·蒂尔/著 颜元叔 等/译 译林出版社2019年4月 再版

蒂尔这套“四记”所含的四卷书,《春满北国》《夏游记趣》《秋野拾零》《冬日漫游》,打消了我们对自然文学的通常印象——过于静态。蒂尔夫妇的旅行是一直在动态之中的,每季三个月时间,每次的路线都不同,行程都在两万公里上下,而内容则都是户外:扎帐篷,划独木舟,登山,潜水,应有尽有。蒂尔的自然知识扎实得没话讲,他可以在一章里主讲同一种极普通的事物——树皮、苔藓、蜉蝣,却全无炫学的观感;那些动植物的专有名称,在他的笔下都有了蕴藉,如同《诗经》里的词汇那样引人遐想。

四卷书,每一页都是整体的一部分,犹如这样一种宣告:四季是轮回的,自然是延展的,尽量保持不变,终有一天,人会厌倦了以变为荣的时尚,去欣赏乃至崇拜这种不变,从中收获安心。我们该向自然文学求取的,正是这种永恒不变的证据;书是1950-1960年代出版的,蒂尔所观察的人、地方、事件,很多都“过时”了,但正是这种过时令人着迷,于是自然就如同历史一样——历史同样也是过时事物的结晶。

在这样一套作品面前,我们都值得变成怀旧者。同时,你还会十分期望自己有一对蒂尔夫妇那样的祖父母,学识渊博,沉静,爱思考,又文雅不凡。蒂尔做笔记的样子使人心里沉静,而他积习难改的旅行癖又让人不自觉地神交。他们在辅路上停车,拍照,将眼前的一切像海绵吸水那样吸入眼睛,同时深思的样子,真是无价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