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半场,上海能否后来居上?

2019-09-03 17:07

截至8月29日收盘,中国新型电商拼多多的市值已经达到390.67亿美元。在8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它成为按市值计算的中国第五大互联网公司。

拼多多成立仅4年时间,甚至有不少人都未必知道或了解它。当它的市值已经达到390.67亿美元时,一个充满期待的新问题浮现在人们面前: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曾几何时与“互联网上半场”失之交臂的上海,在“互联网下半场”能否后来居上?

“为什么上海诞生不了阿里巴巴?”

这个“世纪之问”曾经压得上海的政界、学界和媒体喘不过气来。一个一度似乎已经成为共识的答案是:上海不适合创业。

至于上海为什么不适合创业?人们作出过许多分析,例如,上海人长期以来养尊处优,习惯于小富即安,缺乏冒险基因和吃苦精神;上海的政府和国有经济过于强势,挤压了创新型民营经济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上海人头脑僵化,行事刻板,缺乏创业热土所需要的法规政策和执行方面的灵活性;上海的营商成本高昂,令大多数创业者望而却步……等等。

孤立地看,上述分析都有一定的事实支撑,因而都有或多或少的道理。然而我从来就认为,仅凭这些表面印象式的定性分析就得出上海不适合创业的结论,是缺乏足够说服力的。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假定上海的“计划经济色彩”太浓,那么何以上海并没有染上明显的问题,在过去近30年里一直保持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经济增长速度、并且至今仍牢牢保持了全国人均收入第一的地位?更说不通的是,如果上海真的缺乏活力,不适合创业,为何它却吸纳了中国最多的外资企业总部以及外国人?

远的不说,从过去的宜家、优衣库到最近火爆一时的美国员制仓储超市巨头Costco,都是首先在上海取得了成功,才逐渐占领整个中国市场的。

因此我认为,上海所谓“不适合创业”其实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甚至恰恰是上海的经济结构远远领先于全国的一种外在结果。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第一波民营经济创业潮无一例外不是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是历史的必然,也符合中国当时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产业链位置及比较优势。但遗憾的是,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却不符合上海这座城市特定的比较优势。因为对它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具备一定技能但又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上海的人口规模有限,收入水平一直高居全国之首,那些在江浙、福建、广东等地蓬勃兴起的轻纺、玩具、家电等产业在这座城市不可能有一丁点优势。相反,靠着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壁垒维持着的上海原有产业也面临来自这些地方的有力冲击。这是上海错失了第一次“创业潮”的主要原因。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互联网大潮兴起。不过,第一代互联网企业多是门户公司,具有非常强的信息服务、甚至新闻服务性质。很遗憾,上海既不具备北京独有的“中国信息(新闻)和文化中心”的地位,也没有北京那么多的科研院校及其支撑起来的技术优势,这就使得像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百度这样的门户型互联网公司不可能诞生在上海。这是上海错失第二次“互联网创业潮”的主要原因。

因此,如今拼多多这家纯粹的上海本地互联网公司的成功,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结果。我们看到,在中国市值前十的互联网公司之中,上海如今已占据两席。而在今年8月14日工信部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公司百强榜单中,上海更是以19家公司上榜的成绩,成为仅次于北京的互联网重镇。如今,除了拼多多之外,上海还有一大批耳熟能详的互联网创业公司正在日长夜大,例如新消费社区小红书、年轻人的视频平台哔哩哔哩、餐饮业互联网平台大众点评和饿了么等等……它们在“互联网创业下半场”的集体爆发,使得上海在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里成为新经济产业的热土。

在最新一轮中国创业大潮中或者所谓“互联网下半场”,比拼的已经不再是廉价劳动力和税收及各种政策优惠,而是领先的科技、优秀的专业人才、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以及开阔的国际化视野……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合商业发展的规范的法律政策环境。这些,都是上海相比于中国其他地方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自开埠以来,上海就一直是中国的工商业中心。

在这场永无止境的接力赛中,上海在下半程的一些优势已经有所展露。例如,在被公认为决定未来的人工智能领域,上海已经提前押注并处于领跑地位。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上海拥有人工智能核心企业1000余家,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就包括了像依图科技等行业领先企业。

在上周在上海召开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决策者表示,上海已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优先战略选择,全力打造要素齐全、开放协同的良好生态,目标是建设中国人工智能领域领先的“上海高地”。

不久之前,专门支持科技创新企业融资的科创板已在上交所正式开板,而着眼于扩大对外开放的上海自贸区新片区也已划定。可以说,无论从国家战略、法规政策还是金融扶持等各方面,将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东风已经齐备。

但越是在这样的时刻,我们越是有必要再次追问这样一个老问题:上海究竟能不能孕育下一个阿里巴巴?

作为本文的结尾,我特别想要说明一下,我在前面分析了那么多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在创新和创业中走过的曲折路程,并不是要为上海过去的不成功开脱。今天追问这个老问题,是为了面向未来。历史性的机遇已经摆在面前,但能否把握住这个大好机遇,最终仍取决于很多未知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全体上海人、包括像拼多多创始人黄峥这样的“新上海人”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