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力争三内人工智能人才规模达20万,2019人工智能大会,有哪些人才计划?

程亦曦2019-09-03 21:58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程亦曦 2016年以来,人工智能成为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风口,到今天,随着AI应用场景的拓展,人工智能行业迎来高速发展期,但快速发展的同时, 人工智能相关人才的需求数量也与日俱增。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对于AI人才的需求数量已经突破百万,但国内AI领域人才供应量严重不足,人才存在巨大缺口。特别是高端和领军人才比较缺乏。

在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闭幕式上,《关于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 构建一流创新生态行动方案》发布,其中七条行动之一就是要建设符合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力争三年使人才规模翻一番,达到20万人,吸引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才团队。那么,刚刚结束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有哪些关于人工智能的人才的计划呢?

AI青年科学家联盟发布“A班计划”

在人工智能大会召开当天,作为AI青年科学家联盟年度重磅项目的“A班计划”发布。

去年第一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由上海市经济信息委员会作为指导单位,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担任指导委员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和氪信科技作为联合发起单位,青年AI科学家联盟梧桐汇成立。该联盟旨在凝聚青年科创力量,通过产学研对接、金融服务和人才培养,推动AI赋能产业变革与创新。

经过一年的探索,“我们需要寻找下一波的技术红利,就像深度学习突破带来的技术红利那样。为了提高这种可能性或者说概率,就需要更多青年研究人员参与进来。”联盟执行理事,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吴文俊博士班班主任卢策吾认为,“A班计划面向的是在研究领域做的非常好的年轻人,我们希望能够加速他们的发展,提高产生突破性研究的概率。” 

据主办方介绍,“A班计划”是在全球AI人才高速流动背景下的“精准孵化”,聚焦于年龄20-30岁之间最具潜质的AI青年,包括最具潜质的博士生、学者及最具潜质的初创企业创始人(融资不超过A轮)等。

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卡耐基梅隆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海内外高校的11位人工智能方向博士生成为首批“A班计划“生。其中有三人在世界顶会上获得Best Paper奖,平均年龄26岁。据联盟秘书长胡涵介绍:“A班计划”将围绕科研、资本、人才培养三方面展开工作。

“微软人工智能商学院”(Microsoft AI Business School)项目发布 

当前,国内外对人工智能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培养日渐重视。除了以清华、北大、上海交大、浙大、复旦等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微软、谷歌、商汤人工智能巨头也专门设立人工智能研究机构等,培养专门人才。

作为行业巨头,微软也在2019年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对外宣布,将联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长江商学院在中国启动全球首个“线下互动教学与线上课程”双向资源相结合的“微软人工智能商学院”(Microsoft AI Business School)项目,围绕人工智能战略制定、文化建设、技术部署的各个环节,为未来商业领袖、创新企业、企业高管打造全方位的人工智能商业课程。

据悉,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长江商学院三所知名商学院,作为微软人工智能商学院项目在中国的首批战略合作伙伴,将得到微软在人工智能技术、人员及相关资源方面的全面支持,分别合作为 MBA 及 EMBA 项目建设学分课程、首个与企业共同打造的高管培训班,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差异化定制课程、以“线下互动教学+线上课程”双向资源相结合的方式,为国内企业领袖量身定制出了更适合中国市场的人工智能商学院课程。

2019 年 5 月,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和微软-仪电人工智能创新院在上海正式揭牌,由两院联合打造的人工智能人才培训体系也正式启动。微软主办方介绍,未来,研究院和创新院将着力进行人工智能在各行业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创新研发,培养多层次的优秀技术人才,推动人工智能的创新和普及。

与此同时,在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商汤集团中国总部暨全球研发总部、复旦大学-上海人工智能算法研究院、同济大学-上海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四家人工智能产业研究机构揭牌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加大高端人工智能人才引进力度。开辟专门渠道,实行特殊政策,实现人工智能高端人才精准引进。统筹利用‘千人计划’等现有人才计划,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优秀人才特别是优秀青年人才引进工作。”

从去年开始,全国各地出台各种政策打响高端人才争夺战。上海更是明确提出大力引进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地区高端人才。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已经拥有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工智能相关人才。据业内人士分析,未来关于人工智能高端人才的争夺将更加激烈。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