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年内推动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落地,“杰青”基金向青年人倾斜

宋笛2019-09-04 09:47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宋笛 9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工作座谈会时表示年内要推动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落地,同时要大幅提高“杰青”基金间接费特别是“人头费”比例,探索建立青年科研人员自主合理使用经费承诺制,相关部门在管理上要开辟绿色通道,并要向青年人倾斜。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成立于1994年,其成立的目的是为了缓解彼时中国科研队伍老化的问题,其在运作的25年时间中,支持了诸如白春礼、卢柯等一大批颇具成果的科学家,其资助力度也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从2014年起该基金资助力度每人调整至400万元。

9月2日会前,李克强观看了基金资助的天体物理、新材料、能源利用、医疗、生物等方面科研项目成果展示,对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祝贺,充分肯定“杰青”基金在培养青年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上不可替代的作用。

杰青都发给了那些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朱旭峰此前在接受采访时曾经披露了一组他统计的数据,朱旭峰分析后发现,获“杰青”资助的人中年龄最小的为29岁,最大为45岁,获资助的平均年龄40.6岁。随着年龄的增加,获得杰青资助的人数越来越多,在45岁获得资助的科学家为464人,占到14.4%。

据朱旭峰分析,“杰青”基金的激励效果与年龄相关,在40岁以下的科学家群体中,资助效果扩大为2.4篇。而44—45岁科学家群体,政策效果不足1篇。

李克强在当日的座谈会中表示“杰青”基金要打造改革“试验田”,发挥示范作用,向青年人倾斜,让更多更年轻的人受益,大幅提高“杰青”基金间接费特别是“人头费”比例,探索建立青年科研人员自主合理使用经费承诺制,相关部门在管理上要开辟绿色通道。

李克强指出,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基础研究长期稳定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增加基础研究投入。“杰青”基金在提高我国基础研究水平和源头创新能力上要发挥更大作用。

李克强还提出,创新成果往往不是计划出来的,政府要为科研人员自由探索营造宽松环境。要持续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破除对科研人员的束缚,加快完善科研项目管理评价、收益分配等制度,年内推动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落地。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科创新闻部主任
主要关注于科技类、创业类产业政策、创投领域以及交通物流领域。擅长深度报道和人物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