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新生,撸串喝酒熬夜蹦迪都是商机

饶贤君2019-09-05 22:09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饶贤君“虽然我们素昧平生,每天熬夜也算是熬出了感情。”

深夜三点钟,Kar在自己的朋友圈敲下了看到的段子,三四个夜猫子为他点了赞,再往前翻,最后一条朋友圈是Kar的“圈友”Min在十四分钟前发布的,内容是“我不是喜欢熬夜,只是习惯从黑夜偷一些时光”,下面是Kar的评论——你也太文艺了。

圈友的圈并不是朋友圈的圈,而是黑眼圈的圈,Kar说,每个熬到深夜的夜猫子都是混“黑眼圈”的,他们有着相似的特性——晚上睡不着,白天睡得香,但每个人熬夜的理由千奇百怪。因此,在夜深人静时刷出一条“圈友”的状态,往往能让Kar感到高兴,“有的在蹦迪,有的在撸串,不管在晒什么,都让我感觉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不知道该发些什么状态的时候,Kar会发一个“饿了么”红包彰显存在感,他最近的几个外卖订单都是在深夜两点到四点间下的,外卖品种包括烤串、炸鸡、披萨以及养生粥,每笔订单的总金额都超过80元,“都熬到这么晚了,还不对自己好一点?”

晚睡人群的消费能力有多庞大?

艾瑞咨询发布的《2019年中国熬夜晚睡年轻人白皮书》显示,当代年轻人中有48.7%入睡时间在晚上11点之后,15%在晚上12点之后。同时,为了“拯救”晚睡带来的后遗症,超过51.9%的晚睡党愿意为保养投入1500元以上的费用,7%的晚睡党愿意投入4500元以上的费用。

人们在晚上消费的冲动有多大?

麦肯锡的调查报告显示,65%的城市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18时-22时的销售额占比,超过全天销售额的50%。“不夜城纽约”的数据则显示,在一年的时间里,纽约夜经济带来了290亿美元的GDP和110亿美元的就业薪酬。

验证晚间消费能力的一个极端例子是,一小部分晚睡者成为了“失眠奴”(LoseSleep),他们向正常睡眠者发出邀请,只要对方早睡早起,就会根据对方的睡眠时间向对方支付金钱,以此鼓励对方继续早睡,甚至出现了对方每睡一小时就向其支付一千元的案例。

“失眠奴”也好,“用最贵的保养品”也好,对夜间消费的丰富需求日益庞大,文艺派的电影、话剧、演艺,享受派的按摩、足疗,狂欢派的轰趴、蹦迪、K歌,小到路边餐饮店家,大到商业地产运营商,“夜市”正在以蓬勃的速度重塑、新生。

从晚上五点到凌晨三点

“叮咚,您有新的饿了么/美团外卖订单了,请及时处理。”今天的外卖单号已经到了203号,墙上的时钟指针走到了深夜一点,李德隆接过了弟弟李德昌手里的烤串,继续在烧烤架上翻滚,按照他们往常定好的顺序,在接下来一个小时里,李德昌会负责给店里的客人拌凉菜、上酒,由李德隆烧烤,一个小时后的两点整,双方的职责会再互换。

从晚上五点开业到凌晨三点关门,他们总共会换九次岗,每人烧烤五次、上酒五次,李德隆说,因为要一直保持站姿翻动烤串,烧烤的工作相对累一些,店面里的工作反而比较轻松,所以上酒的五个小时,实际是休息的时间。

今年还不到二十五的李德昌其实并不觉得太累,但他知道年近四十的哥哥李德隆每到最后的营业时间都会疲惫,因此经常独揽下最后两小时的烧烤工作,“以前是下午五点开门,凌晨一点关门,直到有一天晚上忘了关外卖的自动接单,发现后半夜的订单量并不少,才延长成了现在的时间,对我哥来说,最后两三个小时已经很困很累了。”

餐饮店铺的夜间营业时间大幅延长,李德隆的店只是其中之一。《阿里巴巴“夜经济”报告》显示,23点到24点,超过83%的口碑商户还在营业,24点之后,仍在营业的口碑商户比例超过60%。

这其中有外卖带来的需求边际扩散,当然也逃不开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

晚上六点、夜里九点和深夜十二点,是李德隆店里外卖接单的三个高峰期,“六点是晚餐点,九点的订单一般是加班的,这两个时间段通常都要微辣和中辣,蔬菜和烤馒头片卖得最多,订单也比较大,因为一起吃的人多,要照顾大家的口味,十二点之后,小单子比较多,一般是熬夜的人饿了、嘴馋,这个时间段来店里吃的人也是最多的。”

这三个时间段,也是卖酒最快的时候,三两好友的聚会离不开酒,李德隆和隔壁的生啤酒吧合作,为了给李德隆的烧烤店供酒,原本晚上十一点关门的生啤酒吧专门聘请了一个夜班工作人员,李德隆说,“加上我们的保洁阿姨,我们也算拉动了两个就业。”

从外卖到路边摊

在李德隆的店里,最常见的是三三两两的顾客,超过五六个人的小团体就超出接待范围了。30余平的小小店铺里,只能摆下两三个板凳和一个小桌子,因此有一段时间,李德隆干脆把板凳和桌子都收了,只做外卖,“那段时间建设文明城市,城管告诉我们,以后不能再把小桌子摆在路边上,我们就只能外卖和外带。”

这让一些喜欢在李德隆店里撸串、喝酒的顾客颇有怨言,招牌的蒜蓉茄子拿回家便“没了热气”,刚烤完的小腰放一会儿就有了些味道,更重要的是,不能坐在路边围着小桌子喝酒聊天的烧烤总少了些味道。

不过,今年年初,李德隆的烧烤摊子又摆到了外头,城管部门对李德隆提了三个要求:一不能占用过多,随处摆放,妨碍路人通行;二不能在地上留下油渍垃圾,破坏城市形象;三不能深夜产生噪音扰民。

为此,李德隆买了全新的折叠桌椅,请了一位专门的扫地阿姨。

一位杭州市城市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一些城市对夜宵摊子的宽容度有所提升,是在鼓励夜经济发展的大方针下,给予了商家一定的缓冲和发展空间,也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求,但并不意味着商家可以肆无忌惮,如果被举报出现了扰民、不合规经营等红线行为,城管部门依然会依法查办。

自2019年年初以来,包括上海、北京在内的30多个城市都发文支持夜经济的发展,在受益夜经济最显著的餐饮行业,一些政策红利开始释放。

在国务院最新的20条提振消费信心政策中,提到了鼓励主要商圈和特色商业街与文化、旅游、休闲等紧密结合,适当延长营业时间,开设深夜营业专区、24小时便利店和“深夜食堂”等特色餐饮街区,此外,还提到在符合公共安全的前提下,支持具备条件的商业街区开展户外营销。“这些条条框框的东西,我们不太懂,但是能在外面出摊,特别是在夏天,大家都很喜欢,我们自己也开心,原来预计明年中旬能攒够的首付,今年年底就差不多了。”李德隆说。

从烧烤小龙虾到早餐粥店

当李德隆这样的深夜烧烤店都已经关门,在三四点的夜色之中,还有哪些店开着?

答案或许出乎你的意料,除了24小时的快餐品牌,早餐粥点店接过了烧烤、小龙虾的大旗,事实上,即使是在烧烤店人气正旺的深夜一点,早餐粥店里也不乏“养生”的晚睡人士,门口,黄色和蓝色制服的外卖员同样络绎不绝。

与夜宵餐饮后延一样,早餐粥店选择了提前。石磊经营的早餐店一年前是凌晨四点半开始准备早餐的,但现在,营业时间提前到了晚上十一点半。

石磊至今没想明白,为什么在夜宵档,豆腐脑、煎饺、白粥、豆浆等早餐的订单就开始通过外卖平台送达,而且下单的客户呈现出显著的随机性,“早餐时间段,顾客是比较稳定的,夜宵的时间段,就是这里一单那里一单,而且不是熟客。”

Kar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给出了一个解释,“我要是半夜喝粥吃早餐,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烧烤龙虾吃多了上火,上火的时候半夜肚子又饿了,那就只剩下粥可以喝了;另一种就是突然想喝了,没有啥理由。这两种情况当然是随机的。”

无论如何,既然需求真实存在,即使如早餐店这样再传统不过的餐饮业态,也会在新需求前开始改变,新的业态同样在不断涌现。

美团点评发布的《2019年中国白领夜间消费调研报告》(下称《白领报告》)显示,超过65.2%的白领一族对目前的夜生活不满意,在传统的夜间消费业态之外,白领一族期待独立电影院、深夜食堂、定制私厨、精酿啤酒、夜间展览等新的夜间娱乐项目能够得到更多发展。

与夜生活业态的丰富和延长相匹配,公共服务的供给时间开始延长。

例如,北京在2019年7月宣布对1号线及2号线在特定时间段内的营运时间进行双向延长,而上海则建立了夜间区长制度,同时宣布试点放宽夜间外摆位管制,在夜市周边区域增加夜班公交车线路等。

事实上,公共服务的质量正是消费者对追求健康夜生活提出的要求,《白领报告》中提到,超过51.9%的白领认为,影响他们享受夜生活的最大因素是“出行便利程度”,此外,还有超过28.7%的白领认为,治安保障是良好夜生活的基础。

运营商掘金

国务院发布的鼓励夜经济的措施中,“集聚区”成为了一个关键词。

传统夜市的集聚,实际就是生活区域中夜间配套的自然集聚,例如各个城市知名的夜间小吃集聚、酒吧集聚等等,上海的城隍庙、北京的三里屯莫不如是。

而这样的城市夜经济地标,是否可以通过运营商的资源聚合来打造?杭州新天地集团尝试打造了一个夜经济升级迭代时期的产品——活力Park。

杭州新天地商业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兼元一商业总经理董孙华表示,活力Park的出现,让新天地园区内的夜间人流量呈现了数十倍的增长。

在这个街区内,覆盖了华东最大的酒吧OT酒吧、亚洲首个太阳马戏驻场秀《X绮幻之境》、时光公园大型灯光展览秀、深夜食堂、高端酒店、电竞娱乐等夜经济的多元业态,在董孙华眼中,活力Park“给整个园区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同样变化的是运营方式,董孙华表示,夜经济并不仅仅是把传统的商业运营在时间上做一个置换,整个运营思路和模式都需要调整探索。

例如,随着区域内商家运营时间的延长,同时考虑到夜经济的特殊需求,杭州新天地园区内设置了24小时的服务热线,在街区内加强了安保、巡逻力量,并专门设立了警务室,“谈到夜经济总是离不开酒,考虑到大量集中的人流,我们在用户的安全保障上投入了很多”。

交通因素也成为日常运营中的重点,董孙华表示,在园区内部,团队通过优化街面停车系统、临时停车系统、临时取消道路隔离等措施,确保日常车流、人流的稳定,同时,团队也在与相关政府部门接触,希望能够增设夜间公交系统。

这些为了将“日落而息”改造成24小时不歇业的运营工作并不轻松,但效益也摆在眼前。活力Park内最大的OT酒吧,从晚上十点开业到次日早上七点关门,每日的人流量超过三四千人,节假日时更是人满为患,这些以酒吧为代表的业态大大延长了整个杭州新天地园区的运营时长,围绕着这些增量的时长以及消费者,餐饮、酒店等其他多元消费链条也迎来了源源不断的增量消费,创造了大量的夜间就业机会。

夜经济风口下的夜市重塑,不断有商业地产运营商加入的身影。合生商业旗下的朝阳合生汇成了北京市领导调研夜经济的标的,宜家打造的荟聚试水将营业时间推迟到24时,远洋乐堤港、嘉里中心、万象城、大悦城、龙湖天街等等商业综合体,都在以小范围试验为加入夜市舞台做准备。

这是一块额外增长的蛋糕,而且正处风口,有数据支撑的北京荟聚,其“消夏购物狂欢夜”,以周末运营时间延长2小时,换来了客流量同比增长16%,销售额同比增长11%。董孙华也表示,虽然目前还没有详细的数据统计,但杭州新天地夜间运营时间的延长,带来的效益是巨大的。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不动产运营报道部记者
对一切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探寻真相与本质,关注地产细分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