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打怪升级的路上AI来助力

2019-09-26 10:11

随着互联网保险的发展,80,90后早已经成为互联网保险的主力军。

90后的保民非常注重产品是否快速和智能,喜欢自主研究问题,好奇心强,对保险“生老病死”特性的心态更加开放,而传统保险购买流程复杂、核保麻烦、理赔流程慢、服务效率偏低、企业用人成本高等诸多问题,市场需求迫使更多企业需要进行产品优化升级,那么谁能够利用AI技术走出一条差异化的道路,进一步贴近用户需求,无疑中国平安掌握了新兴保险的“必胜法宝”。

产品服务优化升级  AI科技助力服务新模式

面对80,90后的这片蓝海市场,中国平安早已经悄然转型,从一家传统金融公司努力转型成为一家科技公司,注重移动互联网“连接人与服务”的价值体系,在打怪升级的道路上,不断升级自己产品服务,并借助科技的力量进行锐意创新,实现对现有业务的升级迭代,从而扩大自己的生态版图,巩固成果壁垒。

1.产品不断升级优化,科技创新服务模式

2019年以来,平安人寿依托产品驱动,主动回归保障本源。积极进行产品策略调整,大力推动保障型产品研发,加强保障型产品经营,用科技创新服务模式,在理赔、保单服务、增值服务等方面持续升级,为客户带来“简单便捷友善安心”的消费保障体验。平安人寿在2019年进行了平安福产品第七次的产品优化升级,并且以“人人都能买得起保险”为出发点推出专注家庭重疾保障的大小福星,真正做到不忘“保险姓保”的初衷。

2.闪赔”服务,科技让服务快人一步

理赔慢、理赔难是多年以来很多用户对保险最主要的负面印象之一。

针对这一痛点,平安人寿立足为客户提供“极快、极简”的理赔体验,运用大数据、生物识别等技术推出手机上的理赔服务——“闪赔”。

客户在申请理赔时,通过“电子签名+人脸识别”核实确认客户身份,同时利用大数据风控模型,精准筛查风险,快速完成案件审核;利用光学字符识别技术,智能读取证件信息,理赔申请免填单、免往返、免等待,解决了程序复杂、时效性差、安全性不足的保险理赔痛点。同时,“闪赔服务”也持续升级,2018年全年理赔案件中,60%的案件在30分钟内完成赔付,最快26秒完成赔付。

湖南客户王先生的孩子因意外摔伤治疗结束,需提交理赔申请资料,因工作忙碌没有时间至柜台办理理赔,便将申请资料拍照发给了保单服务人员陈卫群,可是服务人员在提交理赔申请的过程中,发现还没有寄纸质的E化理赔申请书及税收声明给客户签名,客户不在吉首又没法现场电子签名。于是告知王先生可通过E行销发送理赔的签名链接给被保人,被保人可通过链接进行空中签名。待客户签名后提交了理赔申请。因该案件符合公司的闪赔要求,11分钟之后公司即审核并赔付完成。王先生对公司的理赔效率及先进的业务办理流程非常满意。

3.智慧客服,科技引领极致服务

除理赔服务外,平安人寿依托集团海量客户数据和AI技术,在业内首创“智慧客服”,提供全流程线上服务。

“智慧客服”通过运用生物认证、大数据、远程视频、人机交互等AI技术,构建业务甄别、风险定位、在线自助、空中门店四大核心能力,令9000万平安人寿客户可以足不出户,享受在线一站式保单业务办理。2018年,“智慧客服”累计提供在线服务约4000万次,在线自助业务占比提升至90%,业务办理平均时长从3天缩短到10分钟,最快仅需3分钟。

平安人寿还以家庭为中心,针对客户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需求构建增值服务体系,推出家庭关系、亲子育儿、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服务。截至目前,此项专业服务已经普惠到“平安金管家”APP上的近1.3亿用户以及4000余万保单客户。

解决基础保单服务需求后,平安人寿围绕“保障”需求,打造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的智慧生态。

对于平安来说,保险的意义不仅是产品意义上的风险对冲,其背后更是老百姓对健康、幸福生活的追求;这促使平安跳出生命终点的单次兑现,不断走向健康生活链条的前端,围绕客户“生、老、病”,提供前置式的管理服务。

科技引领创新、护航业务发展

中国平安的金融科技战略意图始于2013年,马明哲在当年提出了“科技引领金融”的战略。2017年底,平安确立了未来十年深化“金融+科技”、探索“金融+生态”的战略规划。

当时提出,要以人工智能、区块链和云计算等核心技术为基础,深度聚焦金融科技与医疗科技两大领域,帮助核心金融业务不断提升竞争力。

同时,通过输出创新科技与服务,搭建生态圈与平台,持续赋能五大生态圈 - 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房产服务及智慧城市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价值,致力成为国际领先的科技型个人金融生活服务集团,将创新科技深度应用于五大生态圈中,集团将可实现与客户全方位无缝接触,并提供能满足用户需求的金融服务,从而扩展更多业务。

而平安的“金融+科技”双轮驱动背后,离不开平安的巨量人力物力资金的投入,过去十年,平安在科技研发方面投入资金超过500亿元。截至2018年9月30日,中国平安的整体科技专利申请数量累计达8534项。同时,在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发明专利排行榜(TOP20)中”,中国平安凭借1205件发明专利申请量高居全球鳌头。

2019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公布年中报告,经营数据总体稳健增长。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平安将客户经营分析放在了首位进行阐述报告,可以看出对其重视。纵观总体数据,平安在客户经营方面也的确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据今年年中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个人客户数1.96亿,较年初增长6.6%;上半年新增客户 2009万,其中33.8%来自集团五大生态圈的互联网用户;上半年客均营运利润近340 元,同比增长20.9%。截至2019年6月30日,客均合同数2.58个,较年初增加0.05个,其中集团互联网用户量5.76亿,较年初增长6.9%。

以上成绩表明,中国平安经过一路打怪升级,成功从传统金融公司转型为一家科技公司,一直以来,平安集团都聚焦于综合金融战略,寄望通过综合金融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强化客户对平安的认同感和好感度。近年来随着科技转型的推进,平安推出的众多线上产品和服务使综合金融的边界拓宽,得以实现“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战略目标。

生态+金融建设,未来更值期待

过去三十年,平安凭借超前的战略眼光不断打怪升级,平安将战略定位于金融科技,作为集团的科技支撑,一直引领行业发展。平安科技坚信,只有技术赋能业务,实现真正降本增效,AI才有价值。

平安仍将持续“科技”+“金融”之路,中国平安方面预计,未来十年的科研投入将高达150亿美元(超过1000亿人民币),用以巩固其在金融服务行业的领导地位,平安将逐渐从一家传统金融集团,成长为一家科技型金融集团,未来,平安将继续在科技领域发力,强化“金融+生态”建设,为客户带来更好的金融服务体验,生态赋能金融的反哺效应也在逐步显现,引领行业发展的中国平安在未来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