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国吾民】追寻新的“工业革命” 李泽湘在松山湖畔的新工科尝试

陈伊凡2019-09-27 16:13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陈伊凡 “为什么现代科学(以及之后的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出现?”

当结束从英国到美国的密集访问,国际技术创新与创新者的培养经验,在思维里碰撞,在回香港的飞机上,李泽湘重新思考这个将近一个世纪前所提出的问题。在太平洋将近一万米的高空,他与李约瑟,两个和科技创新相关的灵魂展开了跨时空的对话。

同样的问题,随着时空的推移不断延伸,“怎样才能更好地培育优秀的创新者?这不只是‘钱学森之问’和‘李约瑟难题’的根本,也是理清硅谷、以色列和深圳发展的诀窍,解释一些城市复制硅谷模式失败的原因。”李泽湘说。

除了香港科技大学(HKUST)的教授,李泽湘还有多重身份,他是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董事长,他在香港科技大学创办的“3126”实验室中走出了多位硬件创业者,例如大疆的创始人汪滔、李群自动化的石金博,还有逸动科技的陶师正。去年,他从港科大停薪留职,全身心投入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XBOT PARK的建设中。

相比于这些与企业相关的身份,他更像一个新工科教育的布道者,探索一套可复制和可持续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李泽湘当前最主要的工作。

到工地去

镜头转移到松山湖,生态科普馆。

" 我们的铝膜装配机器人要解决的,是铝膜板的拼装和固定工序的自动化,这将减少 80% 的人力成本。"

" 你们是否有考虑到铝膜拆卸下来的放置问题以及后期的安装问题?"

" 这款管道疏通机器人能够解决堵管问题,避免因此问题所产生的安全隐患。"

" 管道疏通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是,如果管道很长,你们疏通完如何将机器取出?"

8月初,在东莞松山湖生态科普馆,正在举行“从0到1智能建造创业营”的结营仪式。评委们清一色荧光色工作服,一楼大厅里摆放着各类智能机器人样机。

这次创业营,是李泽湘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尝试之一,6支学生团队用41天时间,与行业合作,共同定义问题,针对建筑行业面临的痛点,提出智能化升级的解决方案,行业专家则基于对行业、工艺和需求的理解,对不同项目提出意见。

“6个项目是为解决效率、招工、劳动强度等多方面建筑行业的顽疾。”在结营仪式中,李泽湘说,而其中的获胜者,将有机会获得全方位的资源支持,进一步推动项目的孵化。

这其实是李泽湘他们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探索,通过创业营,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寻找市场痛点,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这样的模式,在大洋彼岸的欧林工学院(Olin College),得以验证。

李泽湘前后三次,到欧林工学院(Olin College)取经,去年,他把欧林工学院(Olin College)创校校长理查德·米勒(Richard·Miller)邀请到松山湖给学生们演讲,胡子花白的米勒提出,21世纪的教育,是去发现重要的事情,进行团队学习并且创造能够改变生活的东西,要知道,一个多学科背景的团队围绕真正复杂的问题解决,是21世纪的黄金标准。这番演讲让李泽湘激动不已,“欧林工学院(Olin College)的实践和成就有如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马列主义一样,为我们的新工科教育找到很好的借鉴。”他曾在演讲结束后如是说。

今年年初,他便亲赴欧林考察,随后又邀请了欧林的学生们到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与创业营的学生们分享经验。

他发现,欧林工学院(Olin College)的学生必须学会用设计思维去提问题,发现问题和定义问题,再用数理、科学和工程技术去探索和迭代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了解人文、商业技能和伦理进而推动方案的商业化。有过项目制学习经验的学生无论是在初创公司还是其他环境钟都比同龄人表现卓越。

“工程教育应该从视野培养开始,树立远大目标。为此,学生必须学会用设计思维去提问题,发现问题和定义问题,再用数理、科学和工程技术去探索和迭代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了解人文、商业技能和伦理去推动方案的商业化。”李泽湘说。

为了能够深入了解建筑行业的痛点,营员们需要花一到两周,甚至更长的时间进行实地调研,然后再和行业工程师进行讨论,最后与行业专家把关。

广东工业大学的学生林旭洵对此印象深刻。

他们的项目是铝膜装配机器人,市场调研就花了约两周时间,在工地上与工人、包工头聊天。最开始发掘了十个痛点,逐渐收敛。他们发现,在高层建筑主体建造中,常使用铝膜板作为混凝土浇筑的模具,一层楼有约5000块20公斤左右的铝模板,将这些铝模板装配起来,每层需要30多人花2天时间。于是,他们将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把铝模板的拼装和固定工序自动化。

来自浙江大学的杨逸豪和他所在的团队所做的是服务于塔吊地面驾驶舱的半自动化智能系统,解决的是塔吊操作中的安全问题。他说,最初团队想做的是智能逃生装置,但在进行实际调研和设计的过程中发现,直接解决塔吊操作问题更实际。

尽管41天完成的项目,距离市场化还有很长距离,但作为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在李泽湘看来第一步是成功的,“学生的创业项目就是要敢于想象,创业者和打工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激情。”而在两周的时间里能做出这样的项目,基于他们之前得到的训练,也是得益于基地基本设施以及周边得天独厚的供应链优势。

到松山湖去

结营仪式所在的松山湖南接深圳,北接广东,与寮步镇、大岭山和大朗镇三镇接壤,莞深高速从其中部穿过,松湖烟雨水汽朦胧。

几年前为了给创办的几家企业寻找新的发展腹地,李泽湘在以深圳科技园为圆心,周围一小时车程内的产业园区考察一遍后,选择了松山湖。李群自动化和逸动科技成为入驻基地最早的两家创业公司。当时,还在香港科技大学的李泽湘常对学生们说,不要沉迷于港科大的美景,要干一番事业,应该到一线工厂去,到深圳、松山湖去。如今,这里成为了全球硬件孵化成功率最高的区域。用李泽湘的话来说,三年以来,在这里孵化的团队,基本上80%都能够一步一步走下去,“这种成功率,尤其在硬件孵化领域,世界上很难再有第二个。”

去年,华为将总部从深圳搬迁至东莞松山湖,为这个园区又增添了一抹高科技色彩,出租车司机聊着华为的八卦,附近的东方银座酒店入住的一批华为大学新员工,正在大堂唱着“华为之歌”,“背负民族振兴的希望,我们诚实,积极向上”。

松山湖总部一号17栋,是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XBOT PARK所在处。李群自动化和逸动科技成为入驻基地最早的两家创业公司。

从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XBOT PARK的大门进去,脚下是一整个机器人知识体系的地图,抬眼看到的,是一行字“For a Better Life!机器人,让生活更美好”。

入口处是甲骨文、汉字、罗马文、僧侣文和阿拉伯数字,构成了数字时代的基础。再往前是统治人类两千年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再然后是勾股定理,路线一直延伸,陆续迎来牛顿的经典力学、微分、积分、再到更为专业复杂的数学公式,路线图的最后,是李泽湘与Richard M. Murray、S. Shankar Sastry所著的《Robotic Manipulation》(《机器控制论》)的教材。再往前,是基地展厅,这是李泽湘团队构建整个机器人梦工厂的思想缩影,大疆的故事也在其其中陈列展现,记录了汪滔从最初的机器人比赛到创业的全过程。

从Robocon、RoboMaster、创业营、设计思维训练营机器人暑期夏令营、粤港机器人学院中培养未来的硬件创业者,是李泽湘描绘的理想创业路径。

恩茁科技创始人钟昆恒,便是这个路径的典型案例。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毕业的他,有两次Robocon(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国内选拔赛)比赛的经验。

这个比赛,开始于1988年的日本,1990年成为一项国际性比赛,历时十年,宗旨是为机器人工业的发展发掘培养后备人才。大疆的创始人汪滔就有过两届Robocon比赛的经历。

同样拥有两届参赛经历的钟昆恒,加深了对机械的认识。

大三时期,钟昆恒就萌生了创业的想法,但彼时更多人回应他的是冷眼。他本打算先在深圳找份工程师的工作,工作几年后再创业。

入职前,新公司的老板给他报了名,参加了李泽湘开办的“机器人微分几何理论及应用国际暑期研修班”,钟昆恒的创业火苗重新燃起。

2015年9月,基地给了钟昆恒一笔探索基金,恩茁科技在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XBOT PARK诞生,他想做的是改变中国农业现状,发展农业自动化。

松山湖的优势在于供应链,“世界工厂”所积累的制造业优势,给了这里的企业相较于欧美更快的迭代速度。加之有了李群自动化和逸动科技这样的先头部队探索了一批靠谱的供应商,使得钟昆恒他们少走了不少弯路,并且可以在一开始就与供应商建立信任,供应商们听说是逸动、李群介绍的企业,也愿意合作。“新团队过来,只要跟这些人每个人吃个饭,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李泽湘说,建立四年多以来,在孵化基地,从工业零部件到装备、系统集成、IoT类消费品&智能家居、环保农业等领域已经聚集了五十多个团队。

松山湖模式

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李泽湘脑中,已是经历了多年的迭代。

时间追溯到香港回归的那一年,顺德一家企业的老板买了一台设备,却运作不起来,到学校里寻找帮助,偶然间找到了李泽湘的团队,那是李泽湘到香港科技大学(HKUST)的第5年,邓小平南巡的那一年,他带着“想办一所大学”的想法来到刚成立不久的港科大,创办了数控研究实验室及自动化技术中心(ATC)并担任主任。

帮企业解决完问题之后,李泽湘开始思考如何把学校的科研与产业结合起来。当时,产业对于他们所做的研究需求还不大,如何使这些研究走出去,是第一个大难题,“不是等这个产业发展起来,而是去创造产业。”

机会始于1999年。这一年深圳市政府、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三方携手创建深港产学研基地,以促成两校的科研成果产业化,固高科技有限公司由此诞生。这得益于改革开放后,深圳市委市政府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第一经济增长点的战略决策。如今,固高科技已成为机器人控制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企业,占据了国内50%以上的市场份额。

创办固高的过程中,李泽湘直言,其最大的体会就是人才的匮乏。尽管香港科技大学培养了不错的一批学生,但是他们大部分还没毕业就跑到硅谷,或者是到美国的学校去深造了,愿意到深圳来的学生很少。而单纯通过技术商业化,科研人员将成果转移给企业的方法,最大的问题时,“好比你生的小孩交由别人抱养,而别人同时又有十多个自己的小孩,导致成功率不高甚至很低。”

有了固高这个“1.0版本”,李泽湘开始思考,对于产业发展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在这个“1.0版本”上迭代出“2.0”。“大学最重要的成果应该是学生,而不是论文。”李泽湘在港科大开设了两门新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动手、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和工程意识。汪滔,就是其中机器人比赛与设计课程的学生。

香港科技大学“3126”室机械攒动声不断,这是李泽湘在港科大的实验室。几年来,从这里走出不少硬件领域的创业者,大疆创始人汪滔、李群自动化创始人之一的石金博、逸动科技的创始人之一陶师正。在“3126”,许多都来源于学生的课题或毕业设计,例如大疆的无人机、逸动科技的电动船外机。

2009年,陶师正、潘宗良和张逸弛,还有几位同学一起组队代表香港科技大学参加了Robocon比赛,带队老师就是李泽湘。对于一个大二的学生,彼时的陶师正并未有太成型的创业想法,李泽湘常会问陶师正,“我今天要去固高,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看下?”去其他企业参观,也带着陶师正,“我就经常跟他到处跑,慢慢被熏陶了。”陶师正说。2015年1月1日,逸动科技正式入驻松山湖基地,主攻电动船外机。

除了解决创新人才培养这一核心问题,还需要造另一半桥,产业孵化和加速平台,来链接创业人才与产业。

2014年,李泽湘联合长江商学院副院长甘洁、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原院长高秉强一起发起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XBOT PARK,继续迭代“2.0”的“3126”模式,从单个团队、实验室孵化,到创建一个孵化平台,吸纳更多的创业团队,“我们一方面到国内的各个大学里面进行宣传推广,把这个理念和一些成功案例介绍给大学生。让他们了解大学生也能够创业,不见得非要到企业工作很长时间,积累很多经验之后才可以创业。实际上最能创业的时间就是在20多岁的这个时候,这个时候犯一些错误也没关系。”

通过项目制教学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然后通过精益创业的创新孵化平台,将二者有机连接。 “经过20年的创业与孵化实践,我们积累了一套创业孵化经验,并于4年前建立了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来实践我们的理念。50多家公司在基地生根、发芽并快速成长起来,而基地的孵化生态也伴随着这些企业的发展不断迭代和完善起来(我们的创业成活率远高于其它地方)。”李泽湘说。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