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物业:智慧物业新时代的赋能者

庞丽静2019-10-21 13:28

这是一个互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也是物业管理行业“科技赋能”的新时代。10月15日,在深圳召开的2019中国国际物业管理产业博览会,让人们真切感受到在这个新时代,物业管理企业已作出抉择,开始在智慧物业新的跑道上加速奔跑。

在物博会上,中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航物业”)推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五大智能产品,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最抢眼的是AI数据可视化大屏,是以AI技术为基础针对管理活动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有效的收集、智慧的分析、全面展现的AI数据可视化系统;另一款智能产品“超级前台”,是其最新推出的面向客户的统一服务窗口;AI智慧盒子则是一款将软件和硬件融合的新型产品;此外还有π防平台中的AI视频分析技术、智慧停车管理系统π停等。

中航物业董事总经理刘文波表示,中航物业拥有对央企精神的焕新传承,抱有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坚定决心,所以要在历史机遇期,不负时代赋予的使命。以责任担当,为人民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以勇于革新的精神,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基础力量;以追求卓越的品质,探索行业社会价值的未来新高度。

中航物业是中航善达(000043.SZ)的全资子公司,也是中国物业管理行业首批国家一级资质企业,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单位。经过20多年市场化洗礼,目前公司已成为中国机构物业领先企业、行业标准化的统筹者。多年来,通过探索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推动楼宇数字化转型以及智慧物业变革,致力于成为中国卓越的机构物业平台运营商。现已形成“1+1+N”的一体化服务体系,进驻城市59个,涵盖19个一级行政区,业务辐射到珠三角、长三角、华中、华北、华南等区域,实现了全国布局。截至目前,服务项目620余个,面积超过7500万平方米。

打造智慧物业平台推动物业数字化转型

中航物业最新推出的AI数据可视化系统,是一款由华为技术与航电科技携手打造的AI可视化平台。这是从信息转化为服务的新的管理模式,整合数据、平台集中展示、个性化定制、智能决策的过程,呈现在AI数据可视化大屏,实现所有数据的可视化、个性化、智能化管理,最终达到数据驱动智慧决策的目的。

中航物业副总经理许志平表示,没有“大屏”的物业公司不能称之为“新时代的物业公司”,使能平台孵化AI可视化系统,助力物业数字化转型。对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驾驭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挑战,使能平台助力行业构建智慧物业解决方案。新技术的应用,会加速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让物业管理变得更加智慧、更加轻松,对客户的服务也更加高效。

首次亮相物博会的“超级前台”,是面向客户的统一服务窗口,把物业、客户以及第三方供应商资源整合到统一的入口,成为机构客户的“综合办事厅”。展会上发布了super 123计划,将提供物企及客户关于企业采购、员工福利、企业差旅、场景服务等系列解决方案,助力楼宇智慧服务及智慧经营能力提升。

中航物业还推出一款将软件和硬件融合的新型产品AI智慧盒子,在过去安装一款新系统时,软件的安装还需要服务器、计算机等等硬件支持,使用过程繁琐、难度大。通过π▪BOX,只需将软件的程序植入盒子里,接上电源,接入网络,连上显示设备,盒子就会自动完成配置显示应用系统。

π防平台中的AI视频分析技术,则是通过监控摄像头为企业提供人脸识别、人员分类、人员行为分析、区域入侵、车辆违停等功能,弥补了传统安防的缺陷,从而提高安防的服务品质与效率;IOT报警则通过物联网设备,对水浸、火灾、烟感、等突发的事件进行报警,提前抑制灾情的发展;AI+IOT技术解决了传统安防中的痛点,现越来越多应用于智慧医院、智慧校园、智慧办公楼等实际场景,并且π防平台提供了安保人员管理功能,管理平台与安保人员可实时联动,解决了传统安防无法分析处理数据和及时响应突发事件的漏洞。

随着停车系统规模的增大、物联网和云端的覆盖与普及,中航物业研发出智慧停车管理系统π停,致力于让停车系统实现无人化管理,实现车主满意便捷的出行服务,帮助物业实现更多的增值运营。

中航物业基于移动互联网思维,还推出了智慧服务网点,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对供配电、空调、弱电、给排水、电梯和消防系统分类建档,重构物业管理设施设备市场生态圈的创新运作模式。包括日常维修、定期巡检、常规保养、应急保障、数据分析、专项检测和能源诊断七大板块,是一个致力于降低客户的管理成本和服务成本、提升项目的服务品质的智慧平台。

赋能行业生态成为智慧物业的先行者

随着时代发展,中航物业致力于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用科技赋能传统物业,打造智慧化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便捷、高效的物业服务,实现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事实上,中航物业智慧物业很早就开始起步,并一直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10月15日发布的五大智能产品,已经是其智慧物业的第三代产品。

回顾20多年求索与发展之路,中航物业作为深圳乃至全国最早的物业管理公司之一,1980年公司前身深圳中航建设服务公司成立。1992年转型物业开发经营,并正式成立深圳中航物业管理公司,开始迈向市场化。自2010年,中航物业开启了信息化系统的探索之旅,从最初简单的数据记录、存储,到后来的智慧化服务。2014年公司确立以“打造中国最大的机构物业集成服务商”为发展愿景,专注机构类物业市场。并于2016年完成智慧物业3.0(π平台)的搭建,以科技赋能物业管理。2019年公司明确将发展愿景确立为“成为中国卓越的机构物业平台运营商”。

中航物业深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日俱增的,客户的需求是与时俱进的。所以始终都要以客户为导向,不断提升服务的效率和体验。未来发展的路径就是要把物业管理往智慧物业甚至往智慧城市这个方向去推动,乃至努力成为城市运营商。

近年来,随着不断创新和跨界探索,中航物业一批渐趋成熟的跨界人才力量正在不断成长。多年的发展聚集了覆盖物业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专业人才队伍。公司下设楼宇、电梯、保安、资产、餐饮、航电科技、智泊、超级前台、航景九家专业公司,为客户提供细致专业的服务,具备突出的专业技术优势。截至今年9月20日统计,公司有实用新型专利8项,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23项。

物业管理作为一个年轻的行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几近空白,探索具有行业特色的标准化建设路径,是中航物业多年来用心在做的工作。由于中航物业标准化水平领先,公司成为全国物业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国家级物业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机构客户核心服务产品——会务、应急、绿化、清洁的地方标准、国家标准探索者和制定者。也成为全国在国家、行业、地方统筹物业服务标准化工作的企业。

中航物业核心业务聚焦于政府类、公共类及企业总部类物业,涵盖金融、通讯、制造、能源等行业,被业界称为“机构物业大管家”。政府类物业包括人民大会堂、国家图书馆、中国人民银行、港珠澳大桥等;企业总部类物业包括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总部、腾讯武汉研发中心、湖南省烟草专卖局、中航资本大厦等,公共类物业包括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馆等。

凭借领先的综合实力和卓越的物业管理水平,中航物业获得社会各界的多重认可。凸显出公司在机构物业领域的领先地位。中航物业是第一批入榜深圳市市长质量奖的物业服务企业,是广东服务业100强,获得深圳市质量强市金质奖章、获评“2019物业服务企业综合实力500强”和“2019中国办公写字楼物业服务领先企业”等奖项,多次服务国宴、全国两会、第十一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一带一路峰会、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宴会、国家大型会议活动等。

稳中求新探寻高质量发展路径

当前,我国仍处于新老经济动能转化的关键时期,原有增长动力增速放缓,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动能快速增长。在“房住不炒”、房地产市场由“增量”转“存量”的背景下,人们对居住品质及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被压制的个性化需求逐步在释放,对传统的物业管理企业和运营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权威机构预测到 2020 年行业市场容量将超过 10000 亿元,对物业行业重大利好,其中中航物业主要发展的机构物业市场容量也将超过 4000 亿元。

随着物业管理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主要物业公司加快上市融资,开发商旗下物业分拆上市成趋势。原有地产巨头企业下属物业公司(例如万科、中海、金地、绿城、碧桂园等)在母公司业务支持下规模快速扩张,通过加快市场化拓展、推动同业并购、建设智慧物业平台,探索重大客户合资合作、城市服务等多种拓展模式,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

近期,物业管理行业最大的重组亮点是,中航系与招商系正在推进资产重组。中航物业与招商物业这两大强势物业品牌,将成为同门兄弟,同在中航善达这家上市公司旗下,招商蛇口成为中航善达的第一大股东,央企物业管理龙头正渐渐浮出水面。

在机构分析师看来,中航物业深耕机构类物业管理,招商物业的服务业态则比较丰富,中航善达与招商物业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叠加科技赋能,物业管理行业的旗舰企业有望在不久的将来现身。

中航物业在转型战略之下,正在致力于搭建运营平台和技术平台,实现增长模式向“高质量”转变。通过技术平台的搭建,特别是智慧物业平台的搭建,应用新技术和互联网,并开放平台开展跨行业的技术合作、业务合作。一方面为运营平台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与保障,另一方面探索新的利润增长点。通过内生式增长与投资并购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规模的快速扩张。

在许志平看来,眼下是物业管理行业最美好的时代,也是竞争最激烈的时代。物联网、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改造和改变这个行业。技术跟不上,会被客户淘汰;资本关注这个行业,投资并购将会越来越多,行业集中度会不断加大。未来将逐步形成百亿级甚至千亿级的寡头。这或许就是未来两到三年的事情。寡头形成之后,会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对人才的投入、对研发的投入。小企业没有能力去做这些投入,将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

经济观察报记者,管理学硕士。进入媒体前,曾在国内多家知名企业从事管理工作。擅长公司新闻的深度报道,曾有过中石油、海尔、海信、青啤等众多知名企业独家新闻的深度追踪报道。
微信号:lijing935350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