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足支付工具定位 支付宝要通吃平台服务

2019-10-31 13:02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经济观察网 记者钱玉娟 实习记者 王方圆  继9月24日面向线上线下全商业场景开放“轻会员”能力之后,支付宝在面向服务商数字化经营需求上,又有了进一步动作。10月30日,在“新商业新生态”北京峰会中,支付宝推出了合作伙伴计划,其向“数字化代运营商”转型的路线进一步明晰。

“‘数字化代运营商’是我们战略上起的名字”,支付宝行业支付事业部总经理叶国晖在主题演讲中介绍称,当下的转型是一个正在发展的形态,无法给出准确定义。但能够确定的是,支付宝的服务内容,正在经历从“商业支付服务”向“基于支付的商业服务”的变化。

小程序和IoT是核心

叶国晖认为,赋能服务商数字化经营服务,要以IoT和小程序为核心。

事实上,早有现象表明支付宝对这个“核心”的重视。2018年9月,支付宝宣布正式成立了小程序事业部,并表示将在未来三年内投入10亿元,用于孵化、激励支付宝小程序生态创业者。今年8月,小程序和“蜻蜓”IoT支付设备“官宣”打通。随后的9月里,支付宝又决定开放小程序六大中心化入口,并公布了面向IoT服务商开放式合作计划。

“支付宝的小程序,在某种意义上,是数字化的店铺。”据叶国晖介绍,小程序联通了阿里经济体,底层的基础设施全部上云,与阿里商业操作系统全面打通。9月17日,时值支付宝小程序“一岁”,其月活跃用户数已超过5亿,小程序数量更是达百万量级。

当天下午,支付宝IoT蜻蜓产品负责人尹欢密还给出了一组数据:基于“蜻蜓”已上线的小程序已有500多个,覆盖10余个行业,loT生态合作伙伴超5000,设备数达10万余台,小程序调用次数破50万。

叶国晖表示,接下来,希望基于小程序开通一些代运营的账号,把合作伙伴的能力结合进来,以发挥小程序营销、会员、商品等方面的组建能力。“最重要的是给大家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让大家发挥自己的智慧。”

激励塑造支付场景

“今天商户合作数字化经营中,缺的是IP和流量。”叶国晖认为,“可预期、稳定、有竞争力的激励是繁荣数字化生态的助推器。”

峰会上,支付宝也为服务商提供了多种激励政策,包括针对“蜻蜓”购机用户的IoT政策、针对餐饮场景的蓝海政策和扫码点餐政策,以及正在内测的券营销和流量奖励。

另外,据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支付宝还给合作伙伴成长计划定下了“百、千、万”目标,即打造100家数字化经营服务的合作伙伴标杆,助力1000家服务商伙伴实现转型升级,帮助培养10000名数字化经营人才。

商业组织的用途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已被改变,在叶国辉看来,是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一系列数字化的技术带来的最大变化。“这种变化是全渠道、全触点、全场景的、全数据的。”

对于整个数字化的转型升级,叶国晖给出了自己的预测,“我认为未来会持续三到五年,甚至是五到十年,会有大量场景基于支付被塑造。”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TMT新闻部记者 长期关注并报道TMT领域的重大事件,时刻保持新闻敏感,发现前沿趋势。擅长企业模式、人物专访及行业深度报道。 重要新闻线索可联系qianyujuan@eeo.com.cn 微信号:EstherQ13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