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违规被处罚后 中国国新:大公资信全面恢复评级业务

王雅洁2019-11-04 17:08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王雅洁 曾因业务违规受到监管机构处罚,暂停开展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和证券市场信用评级业务的大公资信,迎来了利好消息。

11月4日,经济观察网记者从国务院国资委获悉,央行和证监会已经批准大公资信全面恢复评级业务。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和北京证监局通知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简称“大公资信”),经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于11月起全面恢复大公资信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和证券市场信用评级业务。

时间倒退回一年前,2018年8月,大公资信因业务违规受到监管机构处罚,暂停开展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和证券市场信用评级业务。

转折点在近一年后出现。

2019年4月,大公资信正式引入中国国新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国新”)作为战略控股股东。在正视并深刻反思过往经营发展问题的基础上,大公资信进行了彻底的整改,同时趁央企入股的契机,借助央企成熟的管理经验,逐步改善、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内控体系、主动停止部分业务、完善业务隔离及利益冲突审查机制。

通过一年多的调整,大公资信已形成了国有资本控股、社会资本及员工持股的多元化股权结构,实现了决策、执行、监督有效制衡的科学化治理结构,建立起合规、专业的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为实现独立依法合规经营打下了基础,得到了监管部门的肯定。

国资委官方信息显示,一年来,大公资信努力维护与拓展评级业务,出具1500余份评级报告。同时,加大了评级技术的研发力度,评级方法与技术的创新性运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经济安全和金融市场稳定。

据悉,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中国人民银行和原国家经贸委共同批准成立的全国性信用评级机构,拥有政府监管部门认定的全部评级资质。未来,大公资信将进一步加强金融风险监测和预警,并在评级方法理论与应用研究上发力,促使评级技术与金融科技深度融合。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国资新闻部主任
长期关注宏观经济、国企国资等领域。擅长于深度分析报道、调查报道、以及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