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贷还会是互联网企业流量变现的好路吗?蚂蚁金服倡议消金机构不要过度授信

万敏2019-11-06 16:27

经济观察网 记者 万敏 11月4日,蚂蚁金服发布了一份《消费金融机构社会责任倡议》(以下简称“倡议书”),第一条即为“授信克制:在给消费者提供授信之时,避免过度授信。我们倡议,消费金融机构以借款需求、还款能力为授信依据,为消费者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引导理性消费和借贷。”

“过度授信”和确实是网贷行业近年来饱受诟病的一个问题,但是不妨先来看两个数据。

一个是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发布的《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18年)》,其中,在个人信贷使用情况的统计一栏,这份报告指出,2018年,全国成年人在银行获得过贷款的比例为39.88%,在银行以外的机构、平台获得过借款的成年人比例为22.85%。

显然,如果成年人在银行获得贷款的比例中刨除掉房贷、车贷,实际用于消费类贷款的比例应该会比39.88%要低得多。

另外一个数据则来自非官方的调查统计,不久前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蚂蚁金服集团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专题——中国居民杠杆率和家庭消费信贷问题研究》,这份报告中,在信贷参与程度上,2019年中国家庭的信贷参与率只有28.7%,美国家庭的信贷参与率在70%左右。中国家庭的消费信贷参与率为13.7%,美国家庭的消费贷参与率为60%左右。

对比美国来看,中国家庭的信贷、消费贷参与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官方和非官方的数据,尽管在统计口径和统计方法上存在差异,但都指向了同一个结果,即从宏观的平均数据来看,在消费信贷领域的“过度授信”并非一个显著的事实。

但是,金融消费者从各种营销渠道可以感受到的是,当下包括电商、内容、出行、社交等等细分领域的头部流量互联网平台都在布局网贷业务,需求从何而来?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专题——中国居民杠杆率和家庭消费信贷问题研究》中称,仅接受过初等教育的家庭,其非银行消费贷参与率为8.3%,分别高出中等教育群体和高等教育群体1.7和4.1个百分点。一线城市的消费信贷参与率中,非银消费信贷参与率为3.4%,非一、二线城市这一比例为9.3%,即在经济发展水平较弱的非一、二线城市,更多的家庭通过非银消费贷满足需求。收入最高20%的家庭,非银行消费信贷参与率仅3.8%;收入最低20%家庭,非银行消费贷参与率高达9.2%。资产最高20%的家庭,非银行消费信贷参与率仅3.3%,资产最低20%家庭,非银行消费贷参与率为13.8%。

意即,低教育、低线城市、低收入、低资产的家庭,参与非银行消费贷的概率更高。

但同时,这份报告也指出,“年轻、高学历、高收入、高资产群体和经济发达的地方参与互联网贷款可能性更高。”

proxy

(图源:《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专题——中国居民杠杆率和家庭消费信贷问题研究》)

据记者了解此份报告中所指“非银行消费贷指出了银行(含信用卡)以外的借贷渠道,包括传统消费金融公司,具有电商背景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P2P网贷平台民间借贷等各类渠道网络借贷指通过蚂蚁花呗京东白条分期乐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形式获取资金进行消费。”

这份报告相关的研究人士对记者表示非银行信贷更多的是亲戚朋友民间金融组织高利贷等类型的借款很多是被银行金融机构排斥在外的群体的借贷所以非银信贷的覆盖群体和银行信贷的覆盖群体是相互补充的而网贷主要是在网上的借贷比如花呗借呗等这些其实也是要求有一定信用分的因此最终覆盖的群体是和银行信贷相一致的

这个看起来自相矛盾的结论其实揭示了一个银行消费贷以外的信贷用户人群画像中已经存在的现象——客群两极分化

那么,这两类人已经被“过度授信”了吗?

如果各类消费金融机构的获客、授信策略维持现状不变,消费信贷资金继续向这两极的人群集中投放,结果将是显而易见的。

当下的消费金融机构能通过哪些手段来改善客群和授信的单一集中偏好呢?

一位网贷行业人士告诉记者,用金融的逻辑来看,贷款差别定价是可行的方案之一,即对更低收入、更低资产、更低教育水平的人群,通过收取更高利息的方式来覆盖风险。但是36%的法律红线已经划定,在合法合规的底线下,业务空间有限。

甚至蚂蚁金服的上述倡议书中进一步提出,“过高利率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也会破坏整个行业声誉。消费金融机构只应发放年利率低于24%的贷款。以普惠原则制定利率通过服务技术不断降低成本让利消费者。”

上述网贷行业人士认为,技术是降低成本的一个方面,但资金成本同样是影响到终端价格的一个决定因素。消费金融机构能否从合作的资金方拿到具有竞争力的资金,是由多方面的商业原因决定的,大流量平台掌握更多的议价主动权,中小平台面临着资金和监管的多重困境。

网络小贷作为普惠金融有益补充,定位于服务银行体系之外的弱势人群、小微企业,是行业的立意所在,但从部分数据表现来看,当下其与银行的人群覆盖区分度并不明显。例如上述央行的报告指出,在银行以外的机构、平台获得过借款的成年人比例城乡差距较小。2018年全国成年人在银行获得过贷款的比例为39.88%,农村地区为34.62%。2018年,全国成年人在银行以外的机构、平台获得过借款的成年人比例为22.85%,农村地区为21.08%。

在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通过信用卡信用贷产品占领了大部分高端人群市场的背景下,尽管整个消费金融市场依然还是一块“大蛋糕”,但对处于行业尾部、入场较晚的大量中小平台来说,资金价格、用户流量均面临着天花板的限制,以蚂蚁金服为代表的大平台筑起的行业壁垒已经越来越高,放贷还会是互联网企业流量变现的好路子吗?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金融市场研究院 关注包括但不限于金融、互联网、财富管理、理财相关领域。探索金融新闻新的写作方式。 新闻线索可联系邮箱:wanmin@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