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期货套保顾虑多 中金公司现身说法:以开放态度促进产业有效套保

陈姗2019-11-07 21:56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陈姗 “我国衍生品市场经过30年的发展,宏观层面来看,交易品种、交易金额及交易量都已经赶上甚至超过国际发达市场水平。但在微观层面,我们的从业机构,尤其是产业的成熟度,与发达市场相比还是差得远。”11月7日,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主办的第14届国际油脂油料大会上,中金公司OTC大宗商品业务负责人陆文奇指出,与发达市场相比,我国期货市场面临理论与现实脱节、理论探索和指引缺位的问题,现实中出现了一些企业从机械规定或概念出发进而错误套保甚至套保失败的案例,他表示希望各方能够重视期货套保的复杂性、系统性和灵活性,以开放态度进行期货保值。

陆文奇表示,中国企业风险管理业务基本上是在一个原生态的过程中依靠不断试错去成长,适者生存,这种成长模式效率较低。目前国内很多国企、央企包括民营企业不愿意做期货、不愿意做保值有很多的顾虑,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连到底什么是保值都没有在理论上形成一种充分的探讨和共识”。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种种风险,但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利润风险或者净现金流风险,期货保值的目的主要就在于降低这两种风险。”陆文奇表示,目前保值项目适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规定,但实际操作中,现行会计准则中对保值的定义,则可能会引起现金流风险其原因在于现金流和利润之间可能出现误差。他举例称,比如某贸易企业上、下游都是远期基差定价,那么在利润上是没有风险的,但单独看企业的采购或者销售,都有现金流风险,这时如果单独对销售进行保值,反而形成了单边敞口。再如,贸易企业原材料采购以美元计价,销售是以人民币计价的,企业没有面临特别大的价格风险,面临的只是跨市价差的敞口,这时做保值必须是两腿同时操作,即买入一个美元期货,同时卖出人民币期货,锁住价差敞口,而不能单看某一腿合约判断是否是套期保值。

陆文奇指出,企业在做价格风险管理的时候,对采购和销售分开进行保值管理的话,就犯了很大的错误,因为任何一个单元都没办法单独对其利润负责。但他也表示,严格意义上讲,并没有违反套保会计准则。从理论层面来看,目前教科书案例都局限于单边敞口,但实际上多数贸易企业面临的是双边敞口,目前市场对这方面缺乏理论探讨。

他进一步解释称,目前企业会计对于保值的界定,不是从企业利润、风险出发,而是从一些现金流或者是其他比较机械性的概念出发,才会产生这个矛盾。从国际发达市场经验来看,国际企业会计准则中,第一条就是对套期保值项目的界定。最基本的要求是企业做套期保值要有正式的套保手册,企业必须要阐明风险点、风险管理目标、方案、工具的有效性、流程以及评估机制等。即要求企业根据所处行业和自身运营情况开展保值。“这个问题本身是开放性的,一个成熟市场都是用开放性的准则来界定什么是套保会计。”

陆文奇表示,现实中很多国有企业因为会计套保定义不明确限制了手脚,无法有效的风险管理;也有很多民营企业虽然做了套期保值,但由于没有经历评估套保效果、流程、风控等完整的思考,整体套保效率偏低。企业本身有责任对这个问题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认知,然后再寻求外部的监管、法律、会计准则条文做验证。

基于此,陆文奇表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企业能够意识到套保手册或风险点梳理的重要性。二是企业在做风险管理的时候应该从企业实际出发并研究套保方案而不应该简单参看会计准则或者是外部条文。三是希望监管、审计或投资人对企业评估时采取原则性、开放性的态度促进整个产业形成良性探讨的氛围,最终推动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华东新闻中心记者
主要关注金融衍生品领域,重点报道期货、大宗商品、租赁、信托等市场动态。 新闻线索可联系邮箱:chenshan@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