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2019中国金融科技报告: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痛点在于缺乏个信数据,移动支付爆炸式发展难以再现

贾新荥2019-11-18 20:38

经济观察网 实习记者 贾新荥  大数据+人工智能是金融科技的核心技术,“区块链+”会给金融科技带来什么?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主管合伙人王大鹏表示,包括自主可控技术的攻关与突破、法律法规的建设、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标准化工作的推进、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的落实,将推动金融科技有序、高质量、持续不断的创新与发展,但像移动支付这样的爆炸式发展将难以再现。

8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文件提出到2021年建立健全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四梁八柱”,并确定加强金融科技战略部署等六方面重点任务。

王大鹏认为,大数据+人工智能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金融科技核心技术,推动了个人信贷领域的客群再发现,商业业务模式演变以及展业标准的形成。

“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与金融机构运营中的作用正在突显。”王大鹏进一步表示,当前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痛点在于缺乏个信数据,应该有序指引企业有序开放关于小微企业的数据。

报告指出,区块链+N(主体)+N(技术)+N(场景)有望成为下阶段金融科技发展推动力。区块链应用非常适合在需要进行跨主体协作、需要参与方之间建立低成本信任,以及业务过程存在长交易、长链条、长周期的情境下使用,而金融服务无疑是合适的应用行业方向。例如,在支付清算和数字票证领域、供应链金融领域、资产证券化领域、保险核保与协同领域、征信数据共享领域,都可以并且已经实现了具体应用模式的创新。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将如何影响中国银行业?毕马威中国银行业咨询服务总监刘绍伦表示,当前中国银行业面临着几个新趋势:社会结构的改变,客群发生深刻的变化;未来科技迅猛发展,快速作用于业务模式转变;已有创新改革已基本成型,需要全新的发展变革模式;成本压力与行业竞争挑战银行可持续盈利能力。此外,科技带来了未来商业发展的奇点性机遇。

刘绍伦表示,未来银行的转型有三大关键层次,一是形态与战略重塑,未来银行需要依赖于从“顶层战略-生态结构-基础设施”从上至下的战略重塑;二是客户认知与交互,未来银行需要依赖于“感知客户”与“客户感知”体系重构银行与客户的关系;三是科技智能与资产价值,未来银行将依赖于“数据-价值信息-资产价值”重塑银行发展驱动模式。

刘绍伦认为,未来银行的业务创新将围绕数字科技展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科技为未来银行在数字经济下的成型与发展带来了新动能,也促进着客户体验的极致化、风控的全面化,乃至组织的数字化,数字科技将成为驱动未来银行战略的决定性因素。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