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区块链:回归理性,赋能金融

郑一真2019-11-22 15:27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郑一真 当人们聚焦于区块链的时候,都在讨论什么?

有人看到的是以比特币、以太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价格飙升,从最初的1万个比特币换一张披萨,到现在的一个比特币价值5万多元人民币,蕴含着多少通往财富自由的机会;有人关注的是Token(代币或通证)拓宽证券含义之后对既往商业模式的升级与颠覆,其中也不乏各类空气币ICO项目暴力“割韭菜”,泥沙俱下;有人基于区块链分布式记账、非对称加密、点对点传输的特点,致力于研究其未来在跨境支付、交易后清算、资产证券化、电子票据、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大规模的应用场景。

即便是专家,对区块链的理解亦是“千人千面”。诚如经济观察报执行总编辑文钊所言,似乎每个人都在讨论它,但是真正了解的人并不多。对于大众而言,更在乎是不是会错失一夜暴富的机会,他们不会在意这一项技术到底运用在哪,究竟带来了什么改变。在区块链行业正本清源之际,“我们希望众人的狂热稍微冷静一点,而稍微冷静一点的时候正是积蓄力量的时候。”

区块链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一度随着比特币过山车般的行情,受到的关注也起起落落。而当下,区块链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国家层面提出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未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深入发展,其作为数字经济底层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一步融合,将催化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到来。

值此之际,11月19日,由经济观察报社、新金融家联盟联合主办的“区块链金融应用前景与挑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IBM、工商银行、光大银行、腾讯、京东数科、苏宁等各行业的专家齐聚,共话区块链金融应用的前景与挑战。

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目前已经有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应用。例如,工商银行携手贵州省政府联合打造业界首个服务于精准扶贫的区块链平台,实现扶贫资金管理的高效与透明,拨付金额超过70亿;光大银行与中国银联、浦发银行联手推出基于区块链的可信电子凭证系统,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并且可对数据进行跨行的高效溯源查询;雄安集团日前已推出区块链资金管理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对拆迁、安置、建设资金进行穿透式管理,多家金融机构参与到其中;腾讯推出微企链,打造一个“供应链金融+区块链+ABS”开放平台,实现核心企业的信用穿透覆盖至长尾供应商,提高小微企业融资可获得性、降低融资成本;苏宁还尝试了“达尔文”区块链金融黑名单系统,通过将金融机构的黑名单数据加密存储在区块链上,实现欺诈风险的联防联控。

探索仍在继续,但区块链需要回归理性。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表示,区块链在量子计算机前不值一提,一旦出现问题,巨额资金可能瞬间就会消失不见。这样的观点仍有待时间验证。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区块链的普及,其一些核心特征——防篡改、去中心化等,也逐步被市场质疑。

当区块链掌握在特定组织或少数人手中时,其技术的中立性、不可篡改等基本特性就无法保障。例如,如果矿池算力集中,算力总和达到或超过全网的51% 时,理论上就能够控制区块链的记账权,威胁整个系统的安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德国 NEC 欧洲实验室的学者们研究还发现,即使采用了隐私保护措施,40%的比特币用户身份信息仍然能够被识别出来。另外,区块链技术本身也很难以做到链上数据与线下实体的结合,难言代替金融中介去评估一个实体金融资产价值。

对于区块链的认知,业内人士能够达成共识的是,区块链的本质是一项技术,其优势必须找到适合其特点的具体场景才能得到发挥。虽然,区块链的特性,与金融交易之间要解决金融交易痛点“非常吻合”,但目前仍然缺乏区块链规模化推广的金融场景,而如何甄别区块链有效的应用场景,这是当下的棘手问题。这个场景需要多方都有动力参与,有防篡改的需求,能解决实际的问题,能保证链上和线下信息的一致性,商业模式创新和产业深度结合等多方面的契合。

目前,其广泛普及和深度应用的可用性、操作性尚未得到充分验证。在节点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区块链技术效率真的比传统数据库效率更高么?链上的数据不可篡改,但如何保证上链之前的数据是准确的?这些问题都有待研究。如果不彻底解决系统效率问题,区块链就无法快速普及到真实世界里的商用场景中。

区块链无法颠覆现在的金融体系,也不会变革任何的生产关系,但是它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新视角和新方案。在当下的法律和金融规则框架内,任何探索与实践都应该被包容,我们现在也亟需建立技术创新配套的法治监管体系,推动数字经济模式下的业务创新。待区块链技术成熟之后,或许它的应用场景就能像当年的Email和门户网站一样,对原有的场景也能够实现很好的替代,从当下的“互联网思维”升级到“区块链思维”,进一步倒逼技术升级、开拓产业空间。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资本市场部记者
关注证券、基金、上市公司、人民币等领域。擅长深度、人物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