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尽环保好技术,打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这个平台正在进行!

董瑞强2019-11-22 22:01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董瑞强 4个月前,汇聚了4000余项环境治理技术和管理技术成果的国家生态环境高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截至目前,日均访问量已达700人次,总访问量超7万人次,在线提交需求数百项。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主任任勇说,平台开发建设的最大初衷就是要解决线下环境治理供需不对称的问题。

也就是说,之所以建设平台就是要让过去那种有需求的不知道找谁、有技术的不知道给谁,这一对接难题得到更大程度的解决。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兰华春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在一轮轮环保强化督查和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之后,很多地方的环境问题被陆续曝光出来。在此后的整改和治理过程中,由于地方缺乏相应治理技术和经验,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急于寻求一种好的专家团队和解决方案。

近几年,中国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持续加大,地方释放了大量技术需求,但环保科技领域仍面临一系列难题,比如研究力量分散、成果产出零碎、转化应用不足、供需矛盾脱节等。

2018年底,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促进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的指导意见》,提出增强技术服务能力,围绕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加快建立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

任勇解释称,一方面,平台要推动生态环境科技成果加速转化落地,打通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为企业和地方治污提供支撑;另一方面,要实现线上咨询、线下服务的有效贯通,专家、技术的有机融合,使生态环境科技服务更加权威和精准。

该平台是由生态环境部组织和指导,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开发、建设和运行的国家级技术服务平台。具备在线查询、需求上传与技术推荐,线下定制化服务、规范化技术评估、流动服务等服务内容,利用互联网+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以及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匹配等技术,整合跨行业、跨领域信息。

“其中,线下服务更重要,平台要有生命力,技术帮扶要有实质性进展,关键是做好线下服务。”任勇说。

打通“最后一公里”

平台的首要目标是网尽天下环保好技术,打通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无论国企还是民企,只要货真价实,能为污染防治发挥真正作用,都是好技术,我们都会放到平台上去推。”任勇告诉记者,目前平台4000多项技术,主要由国家投资研发,其实大量环保企业有很多好技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平台,企业就很难找到对应的需求方。单纯靠企业自己去推,还有不少困难。平台发挥着重要的推介作用。

爱能森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唐志成告诉经济观察报,“我们有三分之一的合作伙伴是通过这个平台建立的,这使我们的技术能更快的完成转化,应用到大气治污一线。”

他的企业是以储热能技术为核心的清洁热力专业服务商,是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储热成套系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在北方地区已有500万平方清洁供暖项目在运作。

让任勇深有体会的是,地方对治污技术需求的大量释放,很强烈。他说,“以前到一些地方调研,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发生冲突的时候,天平的砝码就会偏向经济。强化督查后,地方环保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但在具体抓环保时,又不知该怎么抓。”

一位地方上的市长很着急地对任勇说,“希望能帮忙找一个专家团队,重污染天气应急时,提供一个方案,让我们可以下手,采取硬措施,但要保证,措施下去能解决问题,既能给上级交代,也能给社会交代。如果方案不科学,效果不明显,动用大量财力人力物力,没法交代。”

也就是说,一些地方存在不会管、不会治甚至不想治理的情况,特别需要专业化的技术团队来为其提供综合性治理方案。不只是政府,很多企业同样有大量需求。

比如,今年5月,一家温州的污水处理厂急需在一个半月内解决氨氮和重金属超标的技术难题。部分专家诊断后称需要投资改造,无法在现有条件及规定时间内达标排放。

不过,生态环境部科技发展中心找到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后,制定出技术服务方案,通过7天实验室试验和8天污水厂生产性实验,5月中旬帮助这家污水处理厂实现了出水达标。

“结婚生子”

任勇说,我们为供需之间提供了一个“相亲”的机会,双方“联姻”之后,最重要的是要能“结婚生子”。

经济观察报获悉,该平台上线以来,以研讨会、环保技术和产业交流对接会等形式,和广东、天津等省市多次举办了线下技术成果推介活动,覆盖工业行业、农业面源、城镇生活、黑臭水体治理、水体生态修复等方面。这就在科研人员、技术成果持有方与管理部门、企业等需求方之间搭建了合作桥梁,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明年我们会继续在生态环保和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举办技术交流对接会,不但要让技术供需双方见面,而且要 ‘结婚生子’。”任勇告诉经济观察报,我们要在雄安新区、福建等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区域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换技术示范基地,带动和辐射大部分地区,获得技术服务。

青海晶和节能环保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春玲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我们的技术原来只是在西北推广,往发达地区推广很难,但现在通过这个平台,主动找上门来寻求技术帮助的客户增加了很多,分布也广,江浙等东南沿海地区的都有,直接和我们进行技术对接,打破了区域性技术推广的困境。”

对于技术如何评估,任勇介绍,主要是由专家团队来评,做出相对科学判断,被评估的技术还要有具体应用的案例,有一些检测数据。技术使用上是科学可行的,才能放到平台展示,并不是所有新技术都能放的。要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如果是概念性的或实验室的技术方案,还不具备推广条件,可应用于二次开发,转化成设备或装备,这就需要二次孵化,是经过市场行为来完成的。

值得注意的是,该平台本身是公益的,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没有任何盈利,目的是服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企业技术的线下服务走市场化,与平台没有关系。

任勇告诉记者,平台上的技术是完全可以进行二次开发的,只要是在保证知识产权和相关利益关系清晰的前提下,完全可再投资开发,这是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上很重要的一环。我们现在也正在逐步推进这项工作。

“另外,我们也正在研究工作机制,比如平台推荐技术后,地方和企业的使用情况,也要有跟踪机制。这不仅是考虑责任问题,更重要的是技术的生命力。下一步我们要做好蓄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技术支持。”他说。

兰华春认为,该平台对我们来说,找到了新的市场需求方和前沿的练兵场,为技术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随着平台影响力的扩大,好的技术及科研人员与需求方之间的对接会越来越紧密。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