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晖:威马要做全世界第一家盈利的新创车企

干群芳2019-11-29 15:23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干群芳 “威马的目标就是成为全世界第一个盈利的造车新势力。”11月22日,在第十七届广州车展上,威马汽车董事长、CEO沈晖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在首款量产车型EX5推出近一年半之后,威马汽车此次推出了第二款量产新车EX6 PLUS,这款五座SUV综合补贴后售价23.99万元。至此,威马汽车实现了由A级到B级SUV细分市场的覆盖。

相比上海车展,今年广州车展新造车企业的参展数量减少了约8家。补贴退坡、资本退潮等因素致使新造车企业形成两极分化,而蔚来、威马和小鹏目前成为稳固的头部企业。今年1-10月,这三家车企交强险上牌量依次为1.49万辆、1.43万辆和1.19万辆,威马位列第二。

但这样的销量规模远不能支撑新造车企业的收支平衡。此前的业界共识是,要想不依赖融资生存,销量规模需要达到10万辆。对于威马盈利的销量节点,沈晖没有向记者给出具体数字,但其自信的称,威马要做率先盈利的造车新势力。

“有着20余年职业经理人生涯的我,在美国和欧洲的五百强公司天天琢磨的就是怎么盈利:怎么降成本、怎么增加收入、怎么增加营收、怎么带动团队一起努力,最后实现盈利。”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样进入调整的当下,沈晖这番底气十足的话不免让业界人士解读出多种含义。

广州车展威马

业内认为,目前头部的新造车企业其实并不难融资,在今年3月完成总额30亿元的C轮融资后,威马又在7月份计划开启D轮融资,而小鹏也在11月13日宣布成功签署4亿美金的C轮融资。尽管融资不断,但在销量规模有限的情况下,提升资金利用效率成为新造车企业生死攸关的课题。即使是总融资额最高的蔚来汽车,也在今年采取了裁员、调整线下营销渠道等降本措施。

威马汽车CFO张然此前也曾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威马始终把经营效率放在第一位,在投入期的时候,更加考虑资本、产品研发、产能、人力资源的投入效率,包括供应链体系的整合等。“从整体来看,我们还是从投入期向经营期转换的过程,现在盈利还不现实,但从成本路径和规模路径来看,盈利预期还是比较快的。”

补贴退坡后,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四个月的下滑再给市场泼了冷水,同时,随着自主车企和外资品牌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从特斯拉、BBA等高端品牌到现代、本田等中端品牌,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

沈晖认为,外资品牌的加速入局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更多企业入局能够助推供应链条成本的降低;另一方面竞争在所难免,但相比之下,传统车企的燃油车固有印记、渠道建设、人才储备均不具备优势。“这么大的市场,做不到赢者通吃。传统汽车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目前赢家也只能占到十分之一的份额。”沈晖称。

“在‘双重寒冬’中活下去的核心是“精细化运营”,这也是威马的强项。团队目标是否一致、财务状况是否健康、产品体验是否优异,这才是威马持续发展的核心。”沈晖称。业内认为,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在明年好转,而长期来看,新造车企业将依然面临较长的艰难过渡期。

访谈:

 经济观察报:威马接下来的产品布局有没有比较清晰的计划?

沈晖:我们希望做一款全世界首个能挑战传统燃油车的智能电动轿车。到2021年轿车上市时,我们的续航预计将超过700公里,这已经基本持平于燃油车了,届时可以直面竞争。

经济观察报:有没有可能买电动车比买燃油车更经济实惠?

沈晖:其实现在已经达到了,但用户体验还不直接。例如,上海一个普通家庭,上下班开汽油车每月平均油费在千元左右,但同样环境电车电费只有燃油车的十分之一。现在很多用户只计算了单纯的购车成本,但用车才是长期成本。

经济观察报:威马在移动出行方面的现状和未来规划?

沈晖:我们在战略上还是分三步:第一步,要有一定的用户基数;第二步,要有足够的数据作为智能软硬件迭代的基础;第三步要成为重要的出行服务提供商。目前聚焦的重点是第一步,但第二步和第三步同时也在布局。移动出行暂时还不是我们的重点,只是做小的尝试,了解怎么把面向B端和C端的用户习惯和场景反映到场景规划上。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汽车产品报道部记者
关注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报道车企动态、行业事件、政策变动,记录新能源、智能网联新技术浪潮下的产业变革。提供新闻线索可联系ganqunfang@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