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观社论 | 稳住中小企业融资信心靠什么

社论2020-01-10 20:23

经济观察报 社论 被称为“世界性难题”的中小企业融资,会有让人亮眼的“中国方案”么?2020年,也许我们可以对此有更多期待。一个理由是,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开年首次会议即聚焦于此——研究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部署相关工作。

根据中国政府网消息,1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金融委第十四次会议要求,尽快研究出台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相关举措。过去几年,决策层倾斜政策频出,监管部门强化多项监管指标,要求金融机构贷款给中小企业。从数据来看,金融机构可谓给力,但融资难融资贵仍是压垮中小企业的一块巨石。

金融委开年会议即研究“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足可说明,在决策层的视角中,问题虽有推进,尚需持续发力。而不到500字的官方消息提及中小企业9次,耐人寻味。中国市场主体中99%的企业是中小企业,其中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可以说,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的基本盘,是稳增长、稳就业的关键。

问题在于,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首先波及的也是中小企业。作为大企业供应链的一环,市场情形有变,身在中下游的中小企业是第一个受压者——大企业的部分压力还可以转嫁给它们。中小企业大多生存于高度开放的市场,经济下行意味着更加惨烈的竞争。中小企业在产业链和市场上的位置,决定了一旦市场资金趋紧,它们常常是被拖欠的一方。正因如此,去年以来,决策层屡次部署清欠行动,要求各级政府和大国企做出表率。

让更多的中小企业熬过经济下行期,这是事关经济全局的命题。不过中小企业融资被称为“世界性难题”也自有道理。比如说从传统金融的角度看,中小企业信用不足,缺乏抵押品,生命周期短等等。

我们以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最终体现为整个金融生态的优化。这需要我们在尊重金融规律的基础上,从市场主体和结构的调整入手,寻求解决“不愿贷”、“不敢贷”和“不能贷”的恰当方案。从救急的角度看,采取一些行政措施给金融机构压实任务,短期当有成效,长期来看则需审慎考量。

就此而言,有时候单兵突进效果未必好。比如说单纯强调降低融资成本,而不考虑金融机构成本和风险定价,金融机构很可能还是“不愿贷”,或者变着花样打“擦边球”,以完成统计意义上的贷款指标——以前不是没有类似案例。

就此而言,现有考核目标对市场格局的影响也需要关注。2019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中就提出,在一些地方,部分大型银行为了完成普惠金融业务和考核目标,凭借其资金实力和利率优势,对地方中小银行的正常信贷业务形成挤压效应,导致中小银行优质客户流失。

这当然并非政策制定者的初衷。仅就间接融资而言,一个对中小企业更友好的金融生态,应该包括一批富有活力的中小银行和小贷公司——当然也包括不断生长的民营银行。一些民营银行对大数据和金融科技的运用,很好地解决了部分中小企业的信用问题,这既提升了信贷可及性,也极大地降低了信贷成本。这些金融机构理当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也正是此次金融委会议确定的目标,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