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塌陷事故并非不可预防

谢良兵2020-01-17 19:22

谢良兵/文 城市道路的地面塌陷事故频发。1月13日,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南大街一公交站前路段发生地面塌陷,正在进站的西宁市17路公交车陷入塌陷大坑,致多人伤亡。一个多月前,广州市广州大道北与禺东西路交界处出现路面塌陷,也造成了人员伤亡。

《全国地质灾害通报》的数据显示,过去5年内,全国共发生地面塌陷1294起,平均每天发生0.71起,几乎到了每天一起的地步。其中,2014年全国全年共发生地面塌陷302起,2015年278起,2016年221起,2017年371起,2018年122起。

频发地面塌陷事故的一个大背景是中国进入了城镇化的下半场,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进入了突飞猛进的跃进时期。《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蓝皮书2019》的统计显示,“十三五”以来,中国新增地下空间建筑面积达到8.44亿平方米。

大面积地下空间的开发也意味着地下空间潜在危险的加大。综合管廊建设曾被认为是一个有效解决地下各类管线布置冲突、保障地下安全的办法。至2020年中国也规划了8000公里的综合管廊建设,但实践中,管线入廊率不足20%。

这使得城市道路反复“开膛”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改善。天津大学水利工程安全与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曾对全国2005年至2015年中的120次路面塌陷案例进行分析,发现路面塌陷与人为因素有关的占总数的65%,且人为因素中,管道破损和施工占87%。

城市道路反复“开膛”背后,是各部门协同体制的不顺。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同样如此。2018年4月16日,整合了11个部门13项职能的应急管理部成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实现对全灾种的全流程和全方位的管理,极大提升了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事实上,应急管理不但包括灾难发生之后的应急响应,更包含日常的预防和准备以及灾后恢复。应急管理部存在的重大意义就是要推动风险的源头治理。西宁地面塌陷事故发生后,应急管理部已派专案组到现场,其中包括为其他城市预防做准备工作。

从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的角度来说,解决地面塌陷难题最根本的办法是预防,可以利用智慧城市建设的契机,探明城市地质条件和地下空间资源特征,建立相关的大数据系统,构建地下地上一体的“透明城市”,提前做好地下安全的应急管理体系。

城市路面塌陷的确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突发性,但并非不可预防。2014年全国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417起,2015年452起,2016年676起,2017年1642起,2018年496起。

全国各大城市都已经着手理顺地下安全的管制体制理顺、建立监测系统。比如,深圳成立了全国各大城市中唯一协调组织治理地陷的专门机构——深圳市地面坍塌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郑州市政工程管理处采用探地雷达后,道路突发塌陷事件已从2016年的83起和2017年的72起,下降到了2018年的40余起。

经过这么多年的技术进步和发展,相关部门已经有了一些预防手段,例如通过三维地质雷达对道路进行检测,可以发现一些地下空洞的存在。不过,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城市道路的健康检测要使其常态化,才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人们走在路上,突然就随着塌陷的地面消失了,这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没有安全感。早在2018年年初,中办、国办就印发过《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强调要“把安全发展作为城市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居乐业、幸福安康的生产生活环境。可见,一座美好城市是离不开安全的生活环境的。不管是综合管廊还是所谓海绵城市,本质上都是要建立一个地下空间的应急管理体系,在大数据面前让城市变得更加“透明”。要始终相信,防范道路塌陷同样是在守护一座美好城市的良心。

(作者为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院长)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