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时评 | 理解“停课不停学”要跳出三个认识误区

曹东勃2020-02-12 12:26

曹东勃/ 文 成都七中网校语文老师一篇开学致辞刷屏,通过在线教学方式,给成千上万高三学子上了生动一课。在这个特殊的开学季,上网课不只是成都七中的教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以来,各地区、行业、部门都因应当前形势,对既有的生产生活节奏和流程作了相应调整。日前,教育部发出通知,决定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并做出“停课不停学”要求。

正月十五过后,从小学到大学的各类学校教师,都紧锣密鼓地投入到非常时期的备课过程中。然而磨刀不误砍柴工,我想这里仍有几个认识上的误区有待澄清,这也有助于我们做好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其一,跳出“第一课堂”误区,做好做足“诗外功夫”。

早在1941年,时任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先生就在其题为《中央大学之回顾与前瞻》的演讲中极富洞见地指出,大学的教育绝不应仅限于课堂,否则只要办好广播电台,躺在床上听课又有何不可?问题恰恰在于,这种“空中大学”决不能完成大学的任务,因为“大学里必须有良好的学风,人格的感化。这就要靠人与人的接触。”

现在的问题是,非常时期,我们如何在减少甚至杜绝人与人的直接接触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通过“互联网+教育”的方式,营造一种良好的学风?仍然能够呵护教育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活力,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人格魅力得以留存并张扬?

这就要求教师在此时刻,更加需要跳出对“第一课堂”的固有执念,把重心更多放在第二课堂(实践创新)、第三课堂(网络育人)上,并把三个课堂有机统合起来。

以这次疫情防控为例,学生绝不是隔绝于整个事态之外的孤立的旁观者。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领域,都提供了大量可资观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教师应当一方面把这些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融入自身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之中,教研互促、教学相长;另一方面带动和引领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用所学知识来观察现实世界、理解社会运作、培育科学精神、提升人文素养、熔铸家国情怀。

这样,在不久的将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后,学生们一定能够获得远胜“第一课堂”知识学习的更为丰富的生命体验和精神财富,这或许才是这段“停课不停学”的教育史插曲中更值得珍视的片段。

其二,跳出“唯直播论”误区,避免教师仓促上阵。

这几天,已经有一些报道开始宣传部分教师准备好视频直播的各种“装备弹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断言老师们“一认真”,一百个“李佳琦”也要服输。

这种鼓舞士气可能过高吊起师生的胃口,最终未必能尽如人意。在线教学并非是“一块屏幕”那么简单,也并不是只有“直播”这一种形式。并非所有课程、也并非课程的所有部分都适合于用这种互动性较强的方式来呈现。

敝校2004年开始推行经济学教育教学改革,所有研究生都开始上高强度的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当然,改革伊始,步骤难免杂乱,授课教师的风格也不尽相同。有的教师仍以放PPT的方式应付,学生是“上课一时爽,考试着了慌”。

我选的那位老师算是个归国十余年的“老海归”,讲课的方式却是地道的老派教授范儿,所有公式尽在心中,从上课铃响的一刻,拿起粉笔,在四块黑板上上下翻飞,坐在下面的百十来号人则须臾不敢懈怠,跟着笔迹一路相随,三节课下来往往是笔记做得筋疲力尽。这种魔鬼训练式的老式课堂秩序及其教学范式,在一些基础课程中仍然奏效。

反过来说,那种过度依赖PPT的讲授方式,反倒很可能是花拳绣腿、华而不实,是这类基础课程教学的大忌。这类课程的在线直播对教师自身提出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因此,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选择录播、直播、慕课与线上答疑相结合的不同方式,才是更关键的问题。

其三,跳出“主客倒置”误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尽管在不同学段,这种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有所差异,比如学前教育、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和组织功能就至关重要,到了大学阶段完全可以进入一个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反馈调节过程。但贯穿整个教育阶段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研究兴趣。

试想,如果在平日正规的课堂教学中都难以做到调动全部学生在全部时间中的积极性和提高所谓“抬头率”的话,那么在网络教学中继续强化那种教师向学生的单向度灌输,还奢望收到更好的反馈效果,实在是南辕北辙。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主之事,把学生的内在动力激活,自会突破时空的限制,而做好“劝学篇”,才是这个特殊时期教育工作者应该花大气力做的事。

(作者为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