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毅:武汉大决战,必须弄清楚基本数据的真实情况

瞿依贤2020-02-12 13:56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瞿依贤 截至2月11日,全国已经调派超过12000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其中赴武汉的最多,仅9日当天,落地武汉天河机场的医护人员超过5000名。一场“大决战”正在武汉打响。

2月12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美年公众健康研究院执行院长、美年健康首席科学家宁毅在接受经济观察网采访时表示,在武汉大决战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基本数据的真实情况。

对于湖北以外省份新增确诊病例人数连降8天的现象,宁毅表示现在做拐点预测还比较困难,还要分析病例是否被遗漏、诊断试剂是否到位等因素,“对武汉可能出现的拐点,至少十天之内还是很难准确预测的”。

经济观察网:各地医疗队都到武汉支援,援汉医护超过12000人,都说武汉面临“大决战”,你怎么看这个局面?

宁毅:在全国一盘棋针对新冠肺炎病毒的战争中,武汉是最关键的战役。目前来说,武汉的挑战很大,很多人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治疗端。我认为更要从一个疾病防治的体系去分析武汉面临的挑战。我们面对的是 “疫” 情,不是 “病” 情,把疫情的预防的一端切实地落实好。不同于病情,疫情的特点就是像核变一样的链式反应,不加以预防,病人数成倍快速增长。另外,在这次武汉大决战的过程中,必须要清楚一些基本数据的真实情况,现在实际有多少病人、多少疑似病人,未来疫情走向如何、有多少医疗资源、有多少志愿者资源和物资供应是不是能够保证等,如何管理不断增加的病人。

同时在现在这个阶段,我比较担心的是聚集性感染。特别是医护人员,一名医护人员感染了,这一团队可能就得隔离14天之后才能重新投入工作。在目前医疗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就是保证救治体系的效率,因此,医护人员的防护保障必须跟上去。

经济观察网:武汉有很多医护人员感染,有数字说超过千例,要怎么遏制进一步扩大?

宁毅:我没有在武汉第一线,只能尝试回答一下。医生和护士在第一线,他们在传染病患者的周围有很多危险因素。

首先,医护人员面临众多的病人,而且是近距离,无疑他们被感染的风险也是最高的,所以遏制医护感染的第一步是合理安排直接接触病人的医护人员。

第二,医护人员的防护不够,甚至缺少或没有必备的防护设备。我们需要对冲在最前线的医护人员提供足够的支持,防护设备是必须的保证。

第三,病人在发病之后排出的病毒多,也是传染性最强的时候,稍有不慎,就会被感染。

第四,传染病的治疗也是非常专业性的,尽管我们医生都经过传染病预防和治疗的培训,但是,在对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传播性强的疾病,各个科室的医生短时间上阵,也需要最基本的培训防护。

当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医务人员的后勤保障,必须让他们有防护设备。没有防护设备,不能让他们冒险去救治牺牲,尤其是对于这样传播性强的疾病,否则一个医生护士感染,一个医护团队就要隔离,在这个紧要的关头,这种损失是巨大的。

经济观察网:湖北之外省份的新确诊人数近八日都在减少,怎么解读这个现象?是不是意味着湖北之外省份的拐点已经到来?

宁毅:对武汉可能出现的拐点,至少十天之内还是很难准确预测的,还是要看武汉找出多少病人,找出来的越多,未来的隐患就越小。

其他各个省市的情况不一样。有的省市如果控制得好,可能在未来峰值不会太高,拐点的到来会比较快;还是需要逐步细致地分析每个省市的情况,因为各个省的差异很大,要重新分析和评估各自的具体资源和疫情情况。

现在这个时候做拐点预测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要分析很多的因素,比如,假如一个病例被遗漏,会突然引发一定规模的聚集性感染;再比如诊断试剂是不是到位,是不是准确,早期是否发现了足够的病例,当地采取了什么样的管控措施等等因素。

当然,在传染病流行和暴发时,越早控制越有利,造成的危害越小。对于未来的疫情发展,现在是最好的控制时机,所以我们在和时间赛跑,和疾病的爆炸式传播赛跑,不能延误任何可能的机会控制疾病的迅猛传播。

经济观察网:现在很多关于拐点的预测,您怎么看?

宁毅:传染病的特点就是,没有完全消灭或消除之前,任何松懈,都可能导致疫情的反复。疫情的未来发展取决于我们现在做的好不好。现在非常关键,我们和时间在赛跑。一般来说,预测拐点的根据是以一群人的发病周期为基础,比方说感染之后2到14天发病,平均6天到7天是一个发病周期,再基于现有病人情况,预计传播病人的数量和在不同时间点的数量分布。在数量分布到达高峰之后,需要继续观察一段时间来做判断,是否有疫情变化的拐点。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需要考虑。我们是根据第一代病人的发病分布叠加几代可能发病情况来预测疫情的波动,但到第三代、第四代甚至更多代之后,就要一步一步地去做模拟,情况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但是,这些都是理论上的,关键看我们现在在做什么?

我们要综合分析,考虑很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中国的很多控制措施还是非常有力度的,会改变很多现有预测的趋势。因此需要根据新的防控措施进行更准确、更实际的预测。

经济观察网:北京、上海很多企业开始复工了,这会给疫情防控带来压力吗?

宁毅:压力是肯定的,应该说是很大的压力。人口的流动本身就是传染病防控的最大挑战之一。各个部门和各个单位都感受到压力,但是这一周又是控制未来输入病例风险最佳时机。如果控制得好,及时发现输入病例和感染病例,即便有小的波动,在接下来的压力就会大幅度减低。控制不好,进一步控制疫情难度也加大了,所以这两周不容任何松懈。

经济观察网:您注意到湖北天门了吗?天门的病死率很高,这可能是什么原因?

宁毅:估计和病人就医、诊断和治疗比较晚有关系。如果就医、诊断、救治比较晚,病情就会严重,治疗难度也会升高。另外当地的医疗资源也可能不足。因为传染病的传染性,控制不及时,就有可能传播给更多的人。

我最担心的也是在小的城市、农村和偏远地区的疾病防控,不但救治条件不如大城市好,人们的防病意识也不高,开展健康教育和高危人群管理的难度也高。

经济观察网:有种说法是,新冠病毒可能会成为像流感一样的季节性疾病,我们要学会与之共处,你认为是这样吗?

宁毅:病毒在传播过程中毒力降低是有可能的,这是病毒变异和演化的一个特点,毒力变强几率极低。不过现在科学上还无法预测病毒毒力的发展,这只是基于目前关于病毒有限认知的推测。

在疫情发生早期,我们还是应该谨慎应对,因为早期有太多不确定因素。新冠病毒肺炎未来有可能变得像流感一样,成为常态化的疾病,但至少就目前来看还不是季节性流感。有人说它是一个加强版的流感,我觉得至少是两个加强版的流感,因为它的传播速度很迅猛,重症比例比较高,如果没有一定的救治条件,致死率应该也不低。目前我们看到的病死率低,实际是得益于国家对这个疾病救治的重视程度和资源投入。

还有一种可能是这次疫情之后,新冠病毒就消失了,像SARS冠状病毒一样。实际上,我们到现在也不能很好地解释SARS冠状病毒是怎么来和怎么消失的。但是我们不能有天气热了传染就会停止这种想法,这也是一种侥幸的心理。

所以在一个新的病毒、新的疫情刚出现的时候,它的危害有很多不确定性,包括长期的危害,我们还是应该持谨慎的态度并用严格的措施对待它。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健康新闻部记者
关注医疗、医药等大健康领域,新闻线索请联系邮箱:quyixian@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