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股份摘牌恒基水务,以12.53亿元收购其100%股权

董瑞强2020-02-14 12:37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董瑞强 2月13日晚间,首创股份(股票代码:600008)公告披露,2月12日,首创股份旗下基金公司水汇环境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与麦格理集团旗下基金及其合作伙伴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收购大连恒基新润水务有限公司(下称“恒基水务”)100%股权,收购价格12.53亿元。收购标的股权资金来源为首创股份自有资金。

此次收购是首创股份首次以基金投资的形式对接环保水务资产。以基金的形式引入权益投资人,优质资产做出价值的同时降杠杆,盘活资金,提高资金周转率。

首创股份方面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此次收购完成后,首创股份将形成区域联动,有利于区域业务拓展和资源共享,在不断提升效率的同时,更好的服务于大连及周边地区,做好政府和工业企业的伙伴,满足区域内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水环境、水安全和水文化需求。

经济观察网记者注意到,实际上,首创股份在大连早有布局,2016年首创股份以PPP方式成立大连首创水务,旗下运营10万吨/日的大连松木岛污水处理项目,已稳定运营近4年,水费回收率达100%。而恒基水务就位于大连金普新区。

首创股份公告称,此次交易完成后,恒基水务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通过本次并购,公司在大连市增加水处理规模22万吨/日,持续扩大一二线城市市场占有率。

根据公告,在2019年12月30日,首创股份董事会就审议通过了《关于以股权转让方式取得大连恒基新润水务有限公司100%股权的议案》,同意公司全资子公司水汇环境(天津)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水汇环境”)及水汇环境旗下的水汇和丰(天津)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水汇和丰”)设立汇安环保,作为收购恒基水务100%股权的直接主体,预计收购价格不超过12.57亿元。

麦格里集团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全球知名投资银行,也是全球知名的基础设施资产管理人。恒基水务成立于2002年5月,是一家位于国家级新区大连金普新区的高新企业,水处理规模达22万吨/日,其业态丰富,涵盖市政污水处理、工业污水处理、再生水及脱盐水处理、工业废水职业培训和工业污水委托运营服务等多个领域。

公告显示,2016年-2018年恒基水务年净利润均超过7000万元。

该公司下设大连大开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大连大孤山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大连金普新区恒基环保职业培训学校、恒基雨田(天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除持有恒基雨田35%股权(参股)外,其余均持股100%。

值得注意的是,恒基水务旗下培训学校是大连首家承办全国性“工业废水处理工”技师级别的培训鉴定机构。恒基雨田是恒基水务在天津注册项目公司,为中海油旗下海上钻井平台提供污水处理委托运营服务。

首创股份方面称,未来该培训学校也将成为首创股份工业水能力培训的重要基地。恒基雨田的业务也将为首创股份委托运营服务业务的发展积蓄力量。

对于为何要开展此项收购,首创股份方面给出了解释:公司看重恒基水务技术创新具有的实践性,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构建的商业模式,精细化运营管理模式以及其尤为卓越的盈利能力。恒基水务具有精细化程度高、人员结构年轻、激励机制灵活有效以及创新能力强的特点。

具体而言,一是恒基水务再生水及脱盐水业务可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在最大化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经济效益良好,使得“绿色水处理,再生水资源”成为可持续经营的商业模式,与首创股份经营理念相契合。

二是恒基水务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及精细化管理经验,包括从生产实践出发的员工晋升管理体系,形成了低成本高质量管理标准,甚至实现了人均专利数量超过一个以上。

三是恒基水务2018年实现营收1.36亿元,净利润达0.7亿元,说明其经营管理水品和盈利能力突出。

而首创股份在水务环保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目前运营水务项目资产超过300个,具有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的集团化水务运营经验,正逐步向智慧化和绿色化发展。

首创股份方面表示,未来公司将在多方面与恒基水务进行全面整合,确保项目在平稳过渡基础上,实现预期收益,提升经营效能。公司将采取运营管理中心垂直管理的模式,有效保障管理经验输出、运营能力提炼以及文化融合顺畅。同时,国企与外企、战略创新与机制灵活的优势互补效应将逐步显现。

经济观察网记者了解到,2020年初,首创股份就已中标河钢产业升级及宣钢产能转移项目水系统BOT项目。此次收购项目中的大连大孤山水厂也是工业废水项目,项目服务于该地区以大型化工上下游产业链为主的产业集群。大连大型化工集群投资规模大、经营稳定,环保需求及要求都比较高。

首创股份方面称,公司在大连的工业客户服务布局、宣钢项目以及河北沧州布局的海水淡化项目,有利于公司打造环渤海工业客户服务网络,打造工业环保服务新动能。公司将持续挖掘资产效率,打造收益可观、管理规则明晰的水务基础设施,期待吸引更多金融机构投资人加大对水务基础设施资产的配置。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财税与环保新闻部记者
关注国家工业、环保领域产业政策,重点关注钢铁行业、电商、环保、新能源、高端智库等相关方向。擅长深度报道和人物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