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金融生态迎来大考 谁能走进下一个春天?

万敏2020-02-20 11:50

经济观察网 记者 万敏 直到2月19日上午,记者的一个常用手机号才接到了2020年的第一个贷款产品推销电话,语音电话中,甜美的女声持续播报着“最高可贷额度50万”等类似听起来极有吸引力的产品信息。

在平时,这样隔三差五打来的贷款产品电销总会让人不胜其扰,而自2020年春节以来,记者不论是来自银行的信用卡、个人消费贷,还是各家线上借贷平台、消费金融的信贷产品的短信、电话外呼、邮件、手机push的营销频率大为降低,几乎每天都能在微信看到的朋友圈广告,投放也大为减少。

“一方面,本来春节就是线上金融业务流量的淡季,另一方面,疫情导致的员工到岗率问题,也使得业务进度和节奏受到了影响。”一位线上金融平台的团队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更重要的是,疫情对业务恢复起量和风险的双重冲击有叠加放大的效应。

客户需求和主动营销齐萎缩

不只是线下的消费在春节以来的疫情中迎来重创。线上的购物消费同样陷入了停滞状态,除了与食物、医疗防护用品相关的品类,大件耐用品如电脑3C的需求,普遍在春节前已经释放,而在春节后,用户的购买需求在软件方面受到季节性、社交需求下降、收入预期偏悲观的多重打压,在硬件方面则遇到了来自仓库、物流环节的疫情管制措施带来的阻碍。

“大家都窝在家里,除了吃喝之外,没什么太大的购物需求,而且心理上,年轻人作为消费的主力,忧患意识也上来了,这可能会对以后比较长的一段时间的消费都造成潜在的影响。”一位为线上零售平台提供消费金融产品的运营人士表示,与去年同期相比,业务量减少60%已经是较为乐观的预计了。

从平台内部运营来看,疫情防控状态下,员工到岗率或主动或被动的不足,影响最大的是客服和电销坐席。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平台机构的客服和电销人员多返乡过春节了,目前条件下,尚难大规模的复工,而客户的敏感信息数据离开公司的网络和系统支持后,不能在家里的电脑提取,也不能外呼。其他各种运营手段,对一些复杂业务来说,跨部门的线上协同办公效率也比较低下。

线下的个人金融业务更是进入了冰冻期。例如去年以来风声渐起的房抵贷、车抵贷业务,由于放款金额较大且涉及抵押物手续,一般都需要金融业务人员线下面对面操作办理,现在则陷入了门店不能营业,业务人员不能拜访或回访,客户无法出门的窘境。

深圳一家主要经营小微金融助贷业务公司,原计划今年扩张线下门店数量,春节期间该公司即已启动在家办公,紧急开发线上产品。其一位高管对记者表示,已有的线下门店基本无法营业,悲观的预计,线下业务可能全军覆没。

逾期增长下的被动“防御”

一家正在积极筹备从P2P平台向小贷业务转型的线上金融平台人士也表示,由于该平台的客户人群集中在餐饮、制造、服务业的蓝领人群,疫情导致其现金流断裂的风险比白领人群高得多,近期的逾期率上升明显。

实际上,消费金融、小贷等金融业务作为银行个人消费贷款的补充,目标客群就是较银行的信用卡、消费贷更为“次级”的客户,理论上来说,这类产品通过提供周期更短、利率更高的产品来覆盖更高的风险从而获得收益,客户也得到了应急资金,从而实现了商业的可持续性。

但一方面,2019年10月21日,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发布了《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划定了36%的的非法放贷利率红线,同时,对恶意催收行为也明确了法律罚则。

“这种挤压是两头的,一方面,不能放高于36%的,甚至有的地方行业自律呼吁要低于24%,息费收入空间小了很多,另一方面,催收也不敢随意、催收过猛,倒逼风控端收紧,降低申请通过率。”上述平台人士表示,低收入人群现金流不稳定,在这段时间内反而要格外警惕新户(新申请贷款的用户),把控好排除多头借贷。

一家持牌金融平台的现金贷产品人士表示,春节后观察到的逾期率出现了数倍的上升,现在则逐渐走向平稳,该平台已经主动为符合条件的用户推出了延期还款、息费减免的服务,先由平台补贴用户,然后按照出资比例平台和资金方(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分担成本。“这样做虽然会损失短期的收入,但是长期来看能培养用户的忠诚度和好感度,另外,也是出于对风控的自信,相信度过这段比较艰难的时间后,大部分用户是能够还款的。”

据不完全统计,马上金融、中银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华融消费金融等多家公司,都推出了针对受疫情影响的用户的不同程度的还款宽限服务。

但对更多非持牌互金平台来说,没有消费金融公司的杠杆优势,放款资金来源主要是通过与银行合作的联合贷、助贷业务,则受到了来自银行端风控收紧的压力。

此前,中国银行前行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李礼辉曾在北大光华新年论坛的发言中指出,大型银行的小微金融存在‘掐尖’的现象,这可能会加大中小型金融机构、银行的小微金融风险。

在疫情冲击下,这一现象更被放大了。“风险加剧这个核心问题不解决,银行也不敢多放款。”上述小微金融助贷公司高管表示,小微企业在这次疫情中受到的冲击尤其大,尤其是放款额30万以内的个体经营者,现金流非常脆弱,从节后的申请情况来看,人群质量出现了下移,其合作方多为城商行、农商行等小型金融机构,风控能力本就比较弱,现在审批政策更加倾向保守了。

比风控、比杠杆、比现金流、比精细化运营管理……时代是公平的,近十年间,线上金融行业经历了从萌芽到繁盛到回归金融本质的一个循环,谁能迎来下一个春天?让我们拭目以待。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金融市场研究院 关注包括但不限于金融、互联网、财富管理、理财相关领域。探索金融新闻新的写作方式。 新闻线索可联系邮箱:wanmin@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