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谣言关键词:如何打赢抗疫之下的“信息战”?

徐心2020-02-28 15:12

杜荣、李鑫、艾时钟、陈劲、徐心/文 当医务人员艰苦卓绝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疫情时,一则微博却能够让双黄连口服液迅速断货。自媒体中关于疫情的各种信息此起彼伏,让人难辨真伪。

或许会有人觉得2003年的SARS与新冠肺炎相比好像没这么可怕。原因在于SARS时期,中国处在PC互联网时代。《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03年上网人数仅7950万人。17年后的今天,中国已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2019年第一季度上网人数已经达到8.54亿,智能手机使得信息的生成和传播变得无比简单和迅速。

病毒的传播令人恐惧,但关于疫情谣言的扩散让人更加害怕。据悉,自媒体上虚假信息和无效信息的传播占80%左右,常见的便是微信等社交平台朋友圈和各社群中扩散的信息。不少人仅看到标题就转发,导致虚假信息传播更快,令人真伪难辨。

据2020年2月2日世界卫生组织一份报告,海量信息轰炸之下,人们真假难辨,这些信息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的速度比病毒快得多,而人们很难找到可靠的信源和专业指导,使得“信息流行病”飞速传播。

识别关键词

笔者收集腾讯辟谣平台“较真”2月8日到15日列出的谣言和伪科学虚假信息,用计算机软件做了数据提取。然后,用基于图的排序的TextRank算法进行数据分析,获得以下关键词:病毒、口罩、武汉、感染、新冠、肺炎、钟南山、消毒、流传、疫情、上海、尿不湿、预防、传播、气溶胶、炎症、材料、肺部、公厕、病人。

用基于词频与逆向文件频率综合的IF-IDF算法进行数据分析,获得如下关键词:冠状病毒、新型、口罩、新冠、肺炎、消毒、钟南山、感染、武汉、病毒、尿不湿、预防、气溶胶、疫情、流传、酒精、公厕、75%、肺部、主干道。图说:腾讯辟谣平台“较真”2月8日-15日的词云图

腾讯辟谣平台“较真”2月8日-15日的词云图

 

词云图能更直观显示数据分析结果,图中字号越大,说明其出现的频率越高。可以看到,在这场抗疫中,舆论场上出现了一些杂音,围绕新冠病毒疫情的谣言影响最为恶劣。

的确,天灾人祸时一般会成为谣言的“密集输出期”。这些信息内容或源自道听途说,信息来源不明;或张冠李戴,将别处的情况移花接木;或别有用心,故意制造混乱。但谣言中的微小言行,经过互联网的震荡与发酵会产生蝴蝶效应,不但让民众生活在谣言的恐惧中,更混淆了人们的理性分析,还可能消磨民众的同情与热情。

从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还能发现,这些谣言具有以下构造特征:

重要性:这次疫情属于全国范围内的重大疫情,多个省市拉响疫情警报。2月8日到15日的虚假信息几乎都是有关疫情的,并且涉及到了重要人物,如钟南山院士,带有权威的信息传播得更快。

敏感性:这次疫情密切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无论是否真正有效,口罩、酒精、洋葱等预防新冠肺炎的各种用品,都在这个时间段内供不应求,更有尿不湿能预防肺炎的传播。

模糊性:绝大部分民众对病毒等医学相关知识的了解很模糊。“什么是气溶胶传播”,笔者在居住的社区里做了调查,超过60%的人都不知道。但听起来高大上的信息更容易让人相信,谣言抓住这个特点造成社会恐慌。

如何打赢“信息战”

根据上述特征和克罗斯的谣言传播公式() ,可以发现,那些微信爆红的网文,从标题含有“天佑中华”“重磅消息”“紧急通知”“揭秘XXX”、“美国慌了”“基因战争”等字眼的文章,到那些没有引用参考出处、满屏宣泄情绪和观点、没有事实和论据的文章,往往会成为谣言和虚假消息的来源。

看到切合上述三个特征的言论时,就要考虑是不是谣言,需要进行核实,不能随意转发、传播。在海量信息面前,应该相信谁呢?

官方权威媒体每天都会报道每日的确诊人数、疑似人数(隔离人数)等数据,以及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业团体等社会各机构承担重任来抗疫情的事例。这样的信息能够给群众带来信心,扩大抗疫力量。当民众看到官方公众号高频次公布疫情的最新数据时,大家的情绪也会更为稳定。也许有人认为需要民间的信息作为补充,那么就需要借助有引用参考出处、有事实和论据的报道。

从长远来看,提高公众理性(批判能力)是降低谣言杀伤力的重要手段。根据CNNIC第四十四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发展报告》,截止2019年6月,我国本科以下学历(不包含本科)网民占90.4%,这部分网民可能会被谣言击中。在搜集到的资料中,“农村发现猪突然说话,说明今年有不好的事情发生”这种谣言都能四处传播。但凡有一定知识储备的人都不会相信和传播这样的谣言。因此,要打赢抗击谣言和虚假信息的“信息战”,必须提升民众的知识储备和理性判断能力。

谣言和虚假信息止于智者,打赢“信息战”最省力的方式就是不转发任何未经证实的消息,不让谣言跑在真相前面。白衣天使在为抗击疫情努力奋斗,科研人员在夜以继日地实验研究药物,普通民众也需要用知识和理性武装自己,打一场抗击谣言和虚假信息的“信息战”。

(杜荣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李鑫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艾时钟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陈劲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徐心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