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旗下麦奇教育科技:深挖22年数据富矿 不做视频图书馆 做教育提供商

叶心冉2020-03-06 19:23

叶心冉/文 “我知道,你们只是不爱上课,但别伤害我,拜托拜托。”此前,为了解决学生“停课不停学”的需求,钉钉将“在线课堂”免费开放,但是应用商店里却涌入了大量极不情愿在家还要上学的小学生,对钉钉打了一星的评价,钉钉由此在社交媒体上求饶,请“少侠手下留星”。

这是在线教育领域发生的有趣的一幕。但是,这背后反映出的,一是需求端,海量新用户涌入在线教育课堂,面对市面上五花八门的选择,用户变成了挑剔的、富含经验的产品体验官,二是供给侧,无论是成熟的在线教育公司还是迅速构建线上化能力的线下教育机构,亦或是辅助性平台的加入,整个在线教育行业在此经受了一次或将成为分水岭的考试。

这是不是一场生死存亡的淘汰赛?什么样的在线教育公司能够“免疫”?线上教育行业未来航道指向何方?进化升级后会有哪些看点?近期,经济观察网与已经深耕教育行业二十余载,中国平安旗下iTutorGroup(麦奇教育科技)创始人杨正大博士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

今年春节期间,麦奇教育科技全平台访问量环比增长400%,青少儿品牌vipJr同比去年使用量增加了215%,成人英语品牌TutorABC增长了85%,三四五线城市用户同比增长55%,平台累计服务人次达1500万。

在学习内容上,vipJr提供英语、数学、编程、语文等在线课程。疫情期间,学员的平均学习科目从1.8个增至2.5个,学科公开课平均每堂课超过1万人学习。

匹配精准度

在杨正大看来,衡量一家教育公司优质与否,摆在第一位的应该是看其教学质量,聚焦在在线教育公司,质量考察的则是其匹配的精准度、个性化的精细度,体现在有没有为学生匹配到最合适的教材、最合适的老师、最合适的同学。

这背后需要强大的数据积累以及AI算法做支撑。

正如教育名家陶行知所言,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过去,施肥的品种、时间、多少需要教师们根据从业经验进行判断,而现在,需要作出判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依靠数字化的助力。这正是麦奇教育科技始终强调的数字驱动下的“因材施教”。

“很多公司有很好的老师、优质的教材、升级之后的系统,但是这些没有进行最合适的匹配。如何能把质量做到最好,我认为必须要深入掌握每一个孩子的痛点。”杨正大强调。

但是痛点如何把握?答案是:将数字化贯穿在教育的全流程,细微末节之处都可以打上数字化烙印,实现“学生教师标签化”“经验反馈数字化”。

麦奇教育科技发展至今已经有22年的时间,且杨正大博士早在20年前即首创出真人在线互动教育模式,实现不出家门便可及时上网学习,这20年不仅是教育的沉淀,也是长达20年的强大的数据积累。

“科技”一词,人们对此总是充满了诸多的想象,我们期待一场彻底颠覆的硬性黑科技,但是在线教育领域的科技似乎没有那么神奇,无非是黑板变成了屏幕,教具变成了鼠标,这样的体验使得用户对于在线教颇有种期望落空之感,但是,其实,早在你坐在屏幕之前,数字化已经进行了大半。

以麦奇教育科技而言,它能够通过DCGS动态课程匹配系统,给每位老师、学生和每份教材分别打了128个标签,帮助学员依据兴趣、背景、能力等特质量身定制课程,精准匹配老师、教材和同学。同时,系统还会根据学员自我测评、老师评鉴等相关参数,动态调节学员所学的课程。

“耐心”都要数字化

坐在在线教育课堂屏幕另一端的你,你的每次低头、走神,每次的提问、发言都会被嵌套的系统所捕捉,你的课堂参与度也可以形成一个量化的指标,总之,可以想象,你的身边站着一位数据采集专家,他为你在教、学、练、测、评的各个环节记录、打分,由此形成只属于你的“数据包”。

同时,教师也有他的“数据包”,杨正大形容,评价一位老师很有耐心,那他的耐心可不可以用一个数字指标来表示?举例来说,孩子问了三次同样的问题,他是否还能够像第一次回答时那样仔细,这个就叫耐心,那你就把耐心给“数字化“了。

在麦奇教育科技的运营理念中,在线教育,它不是把教室搬到网络上,不是把老师、学生摆进一个大班课堂里,那种充其量只能称为视频图书馆。在线教育最关键的是互动和数据,它不是内容提供商,是教育提供商。

总结来看,麦奇教育科技的根本优势在于:既懂教育,又懂科技。

麦奇教育科技发展至今22年,在技术实力上领先同业,对于教育的理解也非常深刻。所以此次,当诸多的在线教育平台因为学习人数激增导致卡顿、宕机,被用户吐槽之时,麦奇教育科技拥有的自研平台和系统,其服务持续性仍然能维持在99.99%。

麦奇教育科技方面表示,当前,市面上的很多教育平台仅仅在做表层的应用,并不具备底层技术实力。不少平台公司表层的用户场景做得很好,但中台和底层均采用外包的方式,当其技术服务商无法提供支持时,便会出现问题。而麦奇教育科技的中台和底层均为自主研发。

教育方面,教育机构对供应商提出的最大的问题是:供应商们是否真的懂教育?产品能否适配教育环境的需求?而这恰恰是麦奇教育科技自研的在线学习平台麦奇云的优势。麦奇云起初主要服务vipJr、TutorABC等公司自有品牌,除英语、语文、汉语等语言类课程外,还能支持需要更多复杂在线交互的数学课和编程课等不同学科的在线课程。

截至目前,麦奇云已经完成了近20亿分钟的5000多万堂在线课程。在这一过程中,麦奇云积累大量的标签数据,对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为提升学习效率带来着极大的价值。

不“烧钱” 要从寻找到健康的商业模式开始

教育机构的春天似乎面临的是一场“60%”的淘汰赛。“60%的线下教育机构会倒闭”“60%的线上教育机构会倒闭”,不同的教育机构创始人给出了不同的行业研判,这背后体现的是企业现金流的避险能力以及教育机构的肉搏血拼。

活下来的是不是那些吃掉小鱼之后的大鱼?对此,杨正大表示,相比“大鱼吃小鱼”,我觉得用“脱胎换骨”这个词更适合。“脱胎换骨”是指无论线上或线下,在这次疫情当中,能够存活下来的肯定是体质好一些的企业,第一,平时对企业现金流非常关注,未雨绸缪;第二,拥抱数字、拥抱科技,在经营管理上面已经实现数字化,在服务上面也实现了部分数字化;第三,非常重视口碑,疫情后恢复得比较快。

麦奇教育科技看到的行业趋势是,接下来,在线教育将不再是浅层次的市场竞争,而是产品口碑的竞争,将会更专注品牌、教学质量和用户体验。

此前浅层次的市场竞争,尤其在寒暑假大战,各家教育机构营销火拼之时,在线教育机构“烧钱”的质疑一直甚嚣尘上,明明需要沉淀积累的教育却给人一种跑地圈钱的紧迫感。

我们将时间轴拉回到2019年。2019年资本进驻在线教育的步伐放缓,融资遇阻、濒临破产的消息笼罩在多家在线教育机构的周围。此次疯狂涌入的大量用户是否能够帮助在线教育走出高额营销的困境?

事实是,本质问题未得到解决,产品和服务兜不住新增用户,烧钱可能不会停止。杨正大表示,在线教育普遍烧钱的原因是没有找到健康的商业模式,同质化竞争严重。目前在线教育模式主要分为工具型产品、在线大班课、在线一对一和在线小班课四种。工具型的产品,空有流量但难以转化成实际收入。在线一对一,老师运营成本和运营复杂度居高不下,很难形成规模化口碑,需要不断的巨额市场投入去获得新用户。在线大班课,互动性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在疫情后,大班课很可能继续呈现免费化趋势。

根据麦奇教育科技的经验判断,在线小班课将是未来在线教育的主流,一方面,它保证了师生、生生间的高频互动;另一方面,它的运营成本相较一对一更低,拥有巨大的获利空间。只有小班课能做到学习效果与商业可持续性兼顾。

近期有文章指出,初步估计,这波行情为整个在线教育行业节省了1000亿市场推广费,但是杨正大指出,如果产品、服务导致客户体验很糟,那么虽然省了1000亿的广告费,将来可能还要再花1000亿把此次在线教育的负面影响给修正过来。

而此次无论是迅速补齐线上能力的线下机构还是辅助性在线平台的涌入,使得在线教育一夜之间融入了大量玩家,对此,麦奇教育科技方面表示,并不担心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一是,类似于钉钉、快手这样的大型互联网公司,他们比较像是教育的赋能者,类似于教室里的电灯、电子屏,本身并不会影响教学设计,他们能够丰富在线教育的生态圈。二是,教育是一个很复杂、多层次、多面向的事,在线教育考验的是互联网基因,其中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同时品类众多,各家会有擅长之所在。

据介绍,接下来,麦奇教育科技将要加大技术投入,通过大数据、AI技术的赋能,推动下一代教育的变革。加快平台化建设,提供多品类课程,推动多学科交叉学习。加速发力下沉市场,推动教育公平落地,一方面,发展B端业务,帮助三四五线城市的线下机构向线上转型;另一方面,加强C端供给,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带到偏远地区,普及在线教育。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华东新闻中心记者
关注华东地区上市公司,重点在消费、制造领域,善于捕捉热点,追踪有趣之事。 新闻线索联系邮箱:yexinran@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