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瞿依贤/文 3月,瓦里安医疗北京基地新建的高能射线测试间外,第一台中国产高端医用直线加速器TrueBeam®完成了200个小时的机房出束测试,随后打包发往欧洲市场。
瓦里安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张晓告诉经济观察网,在疫情中,瓦里安仍尽最大努力按期推进项目:合作的40多家中国供应商有3万多员工,目前部分供应商还未完全恢复产能,瓦里安依然按计划推进新产线下线;一些订单走海运有困难,瓦里安选择了空运发货。
“在这个时刻,我们不仅仅代表着瓦里安,也是中国高端医疗设备产业链的一个缩影。对国际市场,我们高质量生产、新产线下线、按时交付就是中国高端医疗设备产业链韧性的最好证明,也是中国整个制造业给全球拯救患者生命产业的又一个交代。”张晓说。
经济观察网:可以谈谈瓦里安最近的一项较大进展吗?
张晓:近期,我们取得了两个振奋人心的进展:
其一,一进入3月,我们北京基地顺利下线了第一台中国产的高端医用直线加速器TrueBeam,目前已经发往了欧洲市场。这意味我们北京基地现在已经正式成为了集团全球范围内最全产品线的研发和生产基地,超过了美国总部的硅谷基地。在全球最高端癌症中心-美国休斯顿的MD Anderson癌症中心里面,所有几十台放疗直线加速器都是TrueBeam。
二,智慧放疗平台Halcyon 2.0 也刚刚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可在中国上市销售,我们现在可以为中国的用户和肿瘤患者提供功能更强大的新一代智能化产品,这也是由我们北京基地研发和生产制造的智能直线加速器。
经济观察网:疫情发展到现在,您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
张晓:极端疫情下癌症患者与生命赛跑是最令人焦虑的。
疫情爆发以后,医疗资源集中支援抗疫,大部分医院也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肿瘤患者本身免疫力比较低下,很多中晚期患者的治疗没法等,对他们而言,等待意味着死亡。所以,从疫情爆发以来,我一直考虑最多的就是我们能为用户做什么?我们怎么支持用户在减少聚集接触的前提下尽快恢复对广大癌症患者的正常治疗?这些患者同样是在死神面前赛跑,争取生命的生存。
经济观察网: 企业的复工情况如何?遇到了哪些问题?对产业链有什么影响?
张晓:1月27日起,随着大多数放疗科室陆续结束休假,瓦里安远程运营中心、临床支持中心、服务团队等也同步上线,做好放疗一线的保障工作。从南到北,我们的场地服务工程师也都奔赴一线,为用户提供服务。2月,我们响应了近千个用户服务工单,也积极利用我们的“智云”平台启动了36个前瞻性维修,提前消除设备隐患,确保疫情期间设备正常运转。
从2月3日起,北京工厂的产品发运员和质量检验工程师已经开始发货,过去一个月向全球市场发送Halcyon整机、Ethos升级包及其它全球客户急需的物料,包括亚洲、欧洲和南美等国家。产线也分批次陆续复工,预计到4月,我们将能够弥补上2月产能的不足。
生产链方面,目前有一部分供应商的物料供应和产能暂时还没有全面恢复。部分国际船运航次取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进出口货物的运输,我们就采取空运的备案。非常时期,我们就要加紧多跑几步,递出接力棒,不能让链条停下来,中国智造的稳定性和保障性不能被动摇。
经济观察网:疫情之下,应该如何保住现金流、销售、客户?
张晓:目前,我们考虑更多的还是如何保障用户,尽可能恢复及保障对癌症患者的正常治疗。我们的客户在极端疫情下更需要我们。瓦里安的云端多平台支持系统替我们完成了很好的多层次多维度客户沟通和支持。
经济观察网:医疗健康行业在这次疫情中反映了哪些问题,您认为应该做出哪些调整?
张晓:在疫情大考中,医疗行业首当其中,付出了令人痛心的生命的代价。但是行业、政府都在快速调整,速度之快、力度之大我觉得在其他国家是不太可能做到的。
可以看到,我们的医疗资源还是严重短缺,无论是数量、基础设施、信息化、人员配置等方面都还是不足。全国医疗信息化网络的标准型,一致性,实时性也受到了考验。另外,医疗资源在极端疫情下的调配也呈现出一些顾此失彼的遗憾,譬如对癌症患者的延缓治疗。我们也看到,社会办医也曾一度被误解当了逃兵,但他们其实也是抗疫中的一股生力军。当我们要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是否可以进一步放松对资金准入的限制,给予社会办医更多同等待遇,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加入?我相信这将更快实现我们2025和2030的改革发展目标。
在疫情倒逼下,信息化的优势凸显。近日,卫健委也发通知,强调发挥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医保部门也给予了相关的配套政策。在这次大痛之后,我们应该大刀阔斧进一步发展全面的信息化体系,打破以医院以科室为单位的“信息孤岛”。全面信息化联结,而不是仅靠人联结的医联体才能真正推广分级诊疗,提高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
我们也应该加速新药、器械及设备的审批环节,对国外先进的医疗设备准入方面应该进一步开放,尊重及参考类似美国FDA机构的批准结果。我们应该让中国临床治疗能力有条件走在国际前列。我们要学习其它先进国家多年的医疗设备引进审批模式,要有自信更先进的临床环境、更开放的准入政策会带来更多创新,帮助中国产业链自身的成长。
最后,很重要一点,我建议我们要立法保障医务工作者的权益,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也要加强公民的公共卫生教育。
经济观察网:作为行业头部企业,您认为如何抓住新机会,有哪些新的规划?
张晓:要加速完成我们的长期发展目标。在去年进博会,我们宣布将2020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加3倍,扩建北京基地产线和瓦里安研发创新中心。研发创新中心的工作将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工业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临床应用上。
在这段时间,我们利用“智云”的远程能力帮助医联体内的单位恢复治疗,还支持售后服务、质控、培训等服务,充分凸显了价值所在。希望我们能把这次危机转化为机遇,加速数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我们国家今年的关键任务之一是解决最后一批扶贫目标,而瓦里安智云基础上的远程医疗支持及服务能力为在缺乏医疗资源的区域实现放疗专科医联体则是最佳的选择。这也是我们为国家实现扶贫目标,建立小康社会的精准贡献。
经济观察网:面对疫情,企业参与了哪些公益项目?
张晓:我们无论从集团总部还是大中华区管理层一直非常关注疫情的发展,1月26日,我们宣布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款人民币100万元,用于支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采购医务工作人员急需的医疗物资。
2月初,我们收到北京一家医院求助电话,受疫情影响上级医院专家无法继续定期去坐诊帮扶,放疗工作将面临中断,我们为用户快速搭建“智云”平台,帮他们恢复了治疗。
从2月开始,我们也向全国放疗单位提供瓦里安多功能视频互联系统的免费使用,辅助医院内部、院间及医联体之间开展远程音视频会议、教学科研、远程培训、实时通讯、远程病例讨论、远程计划审核、远程质控审核等工作,让他们尽量把工作搬到线上。
我们也用云平台为用户提供定制化远程专业培训及科研咨询服务。在2月份,为13省/市的26家医院进行了免费的远程专业培训,优先为湖北黄石用户提供培训。
经济观察网:您对2020年的市场信心如何?
张晓:我对中国市场前景充满信心。原因很简单,“健康中国2030”的战略目标并未改变,在政府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中,我相信市场引擎将更强有力。
在这张战役中,我们的医务工作者、各行各业的普通人都展现了巨大的勇气和韧性,这样的民族不会输。经过暂停,我相信中国会以最快的速度恢复。
经济观察网:在政策方面,瓦里安获得了哪些支持,还希望在哪些方面有更多扶持?
张晓:我们园区所在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方面,从1月底已经持续给我们非常详细的安全防控指导;其次,也一直在了解企业防控物资需求,帮助解决物资,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两批医用口罩;另一方面,也一直在了解企业目前业务现状,也给予了减税等政策支持我们。
“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现阶段,我们要更多考虑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