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的“疫情困局”

杜涛2020-03-20 15:36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杜涛 “转不动了。”

一位县级财政人士在3月19日对记者感叹道:“1-2月一共收了3个多亿的税,形成地方财力不超过2个亿,但是一个月的支出就3个多亿,2个月需要近7个亿。”

庞大的收支缺口如何弥补?“平台借了一部分,上级市里财政支援了一部分。上级市是借钱,不是免费拨款,现在先挂账,年底再结算。”

3月18日晚,一位地级市的财政人员告诉记者,当地现在“三保”尚且能保住,市里现在对于县区能给的政策都会给,我觉得最重要的政策就是过手的资金,不再“雁过拔毛”了。

上述地级市的财政人员表示,现在省里已经开始未雨绸缪,要求各个县区开始制定“三保”应急方案,一旦出现突发状况,必须保证“三保”优先,方案主要有三点:一是动态监控库款变化。二是库款余额低于警戒线时除“三保支出”外,其他支出一律暂缓。三是经努力仍无法解决收入问题的及时申请上级救助。库款余额警戒线每个地方标准不一样,有的以月度平均支出的20%为警戒线。也就是说,一般会参照上年支出情况,算一个月度平均数。保证每天的库款余额不低于月度平均数的20%。一旦低于20%,其他支出停止,只支出“三保”类项目。

疫情之下,财政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之大的收入短缺问题?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泽彩认为,目前,地方财政困难的主要原因是财政收入因疫情防控持续短收,而复产复工短时间内短板、堵点难以补齐或畅通,财政收入恢复正常增长尚需时日。尤其是需取决于中国乃至全球新冠疫情防控的质量及持续时间。

困难

地方财力困难,这几年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去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之后。对于地方财政来说,尽管“年年困难年年过,一年还比一年难”,但谁也没想到2020年的起初会这么困难。

“2019年年底其实预估到2020年财政收入会很困难,但是没想到的是疫情的雪上加霜。”

3月19日上午,当记者给一家百强县的税务局局长电话之时,他正在去企业的路上,准备去给企业做工作,将所欠税款先交上,去年企业因为要从事扩大生产经营,资金特别紧张,所以税款欠缴。

“其实在一月的时候就出现了税收收入大幅下滑的状况,当时一月税收同比下滑了20%多 ,2月份下降了30%多,现在来看三月份的税收同期下降了20%多,但是环比上升了,地方的主要领导还要求将省里同样的百强县的税收情况调出来看看。现在的情况是市里要求尽量赶进度,首先落实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发展,也要求依法征收。一边抓税收优惠落地,一边抓收入。”

此时,有些地方在工资方面也面临一些问题,上述县级财政人士告诉记者,县里的工资分两部分,乡镇干部一块,县里干部一块,乡镇干部现在是晚一个月发,3月份发2月份的,县直机关的是3月初应该发3月份的工资,到现在还没发。现在财政紧张,不止是公务员,全部财政供养人员工资都没发。

记者就“三保”的问题提给另一个市辖区的财政人员之时,他告诉记者,他们的情况还好,工资都能保障,但是他们是个例,因为他们运气好,在年前的时候下来了一批专项债,钱就直接用在了“三保”上,据他了解,其他兄弟县区,有些的确工资已经困难了。

“这个困难的时候,工资没有按照准点发,其实是正常的现象了。我们虽然是将专项债的资金先拿来运转了,但是等项目开工,钱也要还回去的。希望后面几个月收入能正常吧。”他告诉记者,他们的“三保”每个月,需要4个亿,紧紧3个多亿也够了。

另一位县级财政人员也坦言,他们得益于转移支付多,这个月发完工资,支出了几个刚性支出,就没钱了,现在所有的资金都是保工资,其他一律押后考虑。

此时,财政人员也有苦中作乐的,认为此时收入少了,财政困难了,但是财政工作更好做了,天天忙活“三保”就行,不像有钱了,还要考虑经济建设,比如基建之类的。

如何过关

面对如此的困难,县区财政该如何渡过难关?

王泽彩告诉记者,按照一手保防控资金、物资供给,一手在紧平衡状态下通过减税降费政策,实施逆周期调节政策需增加大支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是财政收支矛盾加剧态势,可以说多年未曾有过。解决的办法则是,认真贯彻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财政、货币政策措施,打造国内强大消费市场,做好自己的事。

3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大对地方财政支持,提高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能力。3月5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三保”情况。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郝磊介绍,考虑到疫情防控需要,今年以来中央财政加快转移支付预算下达进度,在去年四季度已提前下达2020年转移支付预算6.1万亿元的基础上,向地方预拨了医疗卫生、稳就业、稳投资、财力补助等资金1839亿元。截至目前,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经下达了6.28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6万亿元。在已经下达的转移支付中,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2844亿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603亿元,医疗救助补助资金260亿元,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补助资金173亿元,中央基建支出439亿元。

在中央不断加大对地方财政支持的力度,地方也在寻求办法。但是对于县区财政来说,当财力遇到问题之时,能够想到的办法并不是很多,无外乎是向金融机构借钱,向上级财政求助。

上述地级市的财政人员表示,市里肯定没办法救助县区,市里都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有余力的很少。他告诉了记者一组数据,该市库款2月份流入20多亿,而市里发工资就用了22个亿。除去工资,哪有钱去支援县区,而且预计3月份会更困难,4月份预计也好不那里去。现在市级就保持“三保”,项目资金都先停一停。

地方财力的困难不是一时间形成的,上述市辖区财政人员就告诉记者,地方财政的困难,责任不全在地方,也要看中央和省里,举例来说,在前几年,地方到处都在上项目,违规举债,但是这些情况在当时都是被默许的。

“上面不默许,地方谁敢做?后来刹车,整治违规举债,地方财政的财力瞬间被抽掉不少。”上述市辖区财政人员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财税与环保新闻部主任
长期关注宏观经济,财政、货币政策领域。主要关注财税、金融、审计、环保、PPP、大工业等相关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