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杜涛 央视新闻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7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和实施力度。要抓紧研究提出积极应对的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要落实好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和使用,加紧做好重点项目前期准备和建设工作。要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金融政策的牵引带动作用,疏通传导机制,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
一位政府投融资专家告诉记者,适当赤字率非常有必要,因为扩大政府投资,还有政府支出都需要资金,只有提高赤字率才有空间,对于特别国债,不仅仅是弥补赤字,还有特殊的用途,肯定是用于服务稳增长,可能最合适的是用于投资建设稳增长。
其实,在此之前,疫情之下,经济遇到一定困难,有多位专家提出应该发行特别国债,比如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还有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撰文提出应该发行特别国债。
3月16日,陆挺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发行特别国债用于补贴武汉和湖北居民,不仅仅可以刺激消费,更是公平的体现。
之前,中国发行过两次特别国债,财政部于1998年8月向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了2700亿元长期特别国债,所筹集的资金全部用于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第二次,2007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决定:批准发行一万五千五百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购买约2000亿美元外汇,作为即将成立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资本金。
在2月份,原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就撰文表示,今年受疫情影响,可以突破财政赤字不超过GDP 3%的常规限制,提请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增发1万亿特别国债,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减税降费和对疫情地区进行转移支付。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