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与欧美一线专家详解全球疫情:夏天会结束吗?疫苗来不来得及......

瞿依贤2020-03-30 09:37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瞿依贤 围绕全球疫情的变化、疫情什么时候结束、最终是否靠疫苗控制等话题,3月29日下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卢山、德国病毒学家陆蒙吉、香港大学病毒学家金冬雁等全球一线病毒学、流行病学专家,在以“全球抗疫、四海同心”为主题的第二届新冠肺炎多学科论坛直播上展开了讨论。

德国计划打两年“持久战”

作为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表示,新冠疫情对德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从长远的角度看,既要控制病毒的传播,同时又要保证社会和经济尽可能继续运作,这就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这个平衡点怎么来?德国十几年前就有预案——全球流行疫情防控计划,在2009年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大流行的时候已经实施过一次,陆蒙吉说,当时大家这个预案比较成功,基本思想是说面对新冠病毒这样严重的危害,把损失减到最小。

关于德国的疫情应对,陆蒙吉认为有两点很重要,第一点是,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是适应疫情的措施,所以德国步步为营,而不是一次到位;第二点是,要一直跟病毒打下去,不单是今天打,而且明天打,从时间和空间上“我们现在的计划起码要打两年”。

陆蒙吉介绍,目前德国的拦截已经做完,所有进入德国的输入性病例基本上找到。德国在此前的一个月主要是做动员、全民教育、医疗扩建等,目前最重要的是减少高危人群的感染。

为了减少高危人群感染,德国从3月22日封闭边境,民众可以出门,但是禁止两人以上的聚会。“不同的是,我们(德国)停掉了非生产性的一日活动,像足球、酒吧之类。大家还是继续上班,工作人员和物流还是流通的,企业不停工,社会不停摆,这是我们的几个原则。”

陆蒙吉认为以上措施是和病毒斗争的基础,“我们的时间点是复活节放假,4月20日”,再根据追踪的数据进行大调整。

听到德国计划打两年“持久战”,张文宏表示惊讶,他说中国的计划是抽出2-4个月的时间把现存病例全部清零,但是如果德国准备打两年“持久战”,德国没有结束,中国也结束不了。

德国病死率低

截至3月26日,德国确诊感染者39500人,死亡222人,病死率约0.5%;而周边的意大利病死率约10%,西班牙病死率约7%。病死率相比较非常低的德国是如何配置医院资源的?

陆蒙吉表示,德国跟意大利病死率的差距跟德国的检测力度有关:3月第1周检测达到16万人次,第二周达到25万人次,上一周到达40万人次,现在计划坚持每周50万人次。

针对哪些对象进行检测?“第一,从疫区回来;第二,可能有新冠病毒感染风险的。” 陆蒙吉介绍,从疫区回德国,没有症状者自动隔离。而德国目前还有一些重症病人在救治,病人死亡人数是滞后的,病死率后续会增加。

美国有没有延误时机

卢山认为,美国的疫情目前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中国疫情爆出,美国出现第一例人传人,当天就出台“封国令”,到过中国的人不让进入,跟踪几个星期后,发现几十例病例。

卢山认为“封国令”的决定非常正确且成功,但是只封了中国,没有封其他国家进入美国,“这是第二波,甚至有没有第三波的问题”。

发现意大利、韩国、伊朗等国家疫情爆发,“美国开始紧张了,但还是慢了一点,到3月13日开始对欧洲封闭,爱尔兰和英国排除在外,到3月15、16日才把爱尔兰和英国包括进来”。

对欧洲全线封闭以后,卢山对美国的疫情还比较乐观,认为后面应该能控制住,但这两天的情况出乎他的预料。

美国每天都有大量的确诊病例出现,卢山认为这有两个可能性,第一个可能性在于检测过于敏感;第二个在于纽约和新泽西,并没有进一步的流行病学调查,“第二波和第三波是融合在一起的,所以case只会往前走”。

夏天疫情不会结束

针对疫情什么时候结束,金冬雁表示,病毒的感染有自然规律,“从历史上来看,冠状病毒没有一直不停延续下去的,我在这方面还比较乐观,对于它的最终结局,我认为应该要归于平息”。

金冬雁原本认为有50%的可能疫情在一年内被控制住,现在他认为这个可能性只有三四成,“主要由这个病毒的传播力、致病性这些因素决定”。

他还有一些担忧,疫情在很多医疗资源匮乏的地方爆发,“像埃及、印度前一轮病例数非常少,但是旅游团一去,回来以后10个人有9个人中招,那就说明肯定有爆发了。传染病无国界,如果他们出了问题,最后还是会传到全世界,还会倒灌到其他地方”。

不过,金冬雁最担心的是出现超级传播者,像SARS期间香港的淘大花园,“病毒载量高,危险性肯定大”。

对于疫情结束的时间,张文宏认为:“最美好的季节在今年的金秋十月,这个时候会有个低谷,后面还有高峰,所以今年基本上是绵延不断。”

疫苗来不及控制疫情

截至3月29日7时40分,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66万例,攀升的数字让人们把目光投向疫苗。中美两国在3月16日几乎同时开始临床试验,疫苗什么时候会出来?适用于什么人群?

作为国际疫苗学会前任主席,卢山总结新冠疫苗的开发由4个因素决定。

第一是科学,它包括基础理论、技术手段。

第二是技术,要在全球做疫苗,生产出几千万人份甚至上亿份,产能非常重要。

第三是监管机构的松严程度,FDA有很大的伸缩性,但是会考虑风险和收益比,“如果你的疫苗基本安全,世界全部都在等着,马上就可以通”。

第四个因素是社会,包含两方面:人民是主要的,政治家最后代表人民来做决定。

卢山认为,疫苗不能控制疫情的发展,因为来不及,“疫情还是要自己控制”。但是疫情如果控制住了,到秋天好了,疫苗还做不做?

“我个人认为,这次的疫苗全世界会一直做到底,”卢山说,“中美两国都有很多公司(在研发),中国布局也非常大,做出来的机会也相当大,主要因为中国有资金和政策的支持,这是别人赶不上的。”

要不要戴口罩

疫情发展到现在,戴口罩已经不只是医学问题、科学问题,还上升到了社会认同问题。

陆蒙吉表示,德国现在还没戴口罩,首先是因为前期感染数非常少;另外一个是,德国的公共空间非常大,保持1.5米、两米的距离是容易做到的事情。“大家都用口罩确实造成很大浪费,医院里边口罩数量就不足。目前德国政府也控制了大部分口罩的供应,要用的时候卫生部发下来,不让你屯,这是公共卫生国家管控的一个手段。”

卢山认为,戴口罩与否跟病毒的浓度有关,用中国感染的三个模式——武汉、湖北和上海来说,“在上海、北京不戴,我心里很放心;在武汉一定要戴口罩;在湖北,可能我出来就戴”。

“美国也在变化,开始他没有教戴口罩。在美国,政府来教你做一个行为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卢山说。

金冬雁则表示,香港采取的是“御敌从宽”的策略,“用比较低的代价,大家都戴上口罩,大包围去防,特别是防一些可能存在的漏网之鱼、无症状的人”。

春节加剧了疫情吗

与会专家还讨论了一个问题:假如疫情不是在春节爆发,没有遇上春运,会不会发展成今天的局面?

“绝对会传播,中国还要感谢春节。”卢山表示,在春节期间封城的政治压力会小很多,而且最后是把春节假期顺势延长,“要是在年中全国停下来,这个政治决定是非常大的”。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健康新闻部记者
关注医疗、医药等大健康领域,新闻线索请联系邮箱:quyixian@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