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行2019年共赚1.12万亿 净息差承压、寻路零售市场

胡艳明2020-04-04 11:10

                      图片来源:壹图网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胡艳明 资产规模再上一层楼、净利润集体增长、不良率不同程度下降,截至3月31日,国有六大行披露完毕的2019年业绩“稳中向好”。

年报数据显示,六大行净利润稳步提升,共实现了1.12万亿的净利润;国有大行资产规模座次略有变动,工行以30.11万亿显著优势稳居第一,邮储银行以高达16.48%的增速领跑增幅榜,并超过交通银行总资产。

不过,在大行的盈利能力上,净利息收益率(净息差)、净利差等指标的下行也颇受关注。一方面国内利率市场化推进导致的 LPR下降,使贷款收益水平相应下降,另一方面,银行负债端降成本成效仍有待观察。

国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剑表示,我国经济步入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等现象加剧也倒逼银行主动转型。零售业务已成为各家银行发力的主战场,昔日在对公领域占据优势的国有大行,近年来也在大零售市场发力。

净息差走势承压

具体来看,工行201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22亿元,同比增长4.9%;建行实现净利润2667亿元,同比增长4.74%;农行实现净利润2129.24亿元,比上年增长5.08%;中行实现净利润1874亿元,比上年增长4.06%;交行净赚772.81亿元,同比增长4.96%;邮储银行实现净利润610.36亿元,增长16.48%。

利息收入仍是国有银行收入的大头,不过,衡量利息收入的盈利能力指标如净息差、净利差等结果来看,六大行普遍承压。

六大行中,除了交行的净利息收益率1.58%,同比提升7个基点外,工行、农行、中行、建行、邮储银行的净息差分别有5-17个基点的收窄。

息差收窄主要源于资产端的收入下降,而负债端的成本上升。以工行为例,工行净息差同比下降6个基点至2.24%。国信证券分析认为,资产端来看,全年生息资产收益率上升3个基点,主要是上半年上升较多,而受对公贷款和境外贷款收益率下降影响,下半年生息资产收益率环比上半年下降了9个基点。负债端来看,全年计息负债付息率上升11个基点,是拉低净息差的主因,主要受存款成本上升拖累。预计今年净息差仍将继续收窄,但压力或主要来自资产端。

“2020年既要面临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又要管控存款成本,压力较大。”建行首席财务官许一鸣在该行业绩发布会上坦言,2019年建行净息差下降了5个基点,今年依然会下降,大概率在10个基点左右。”

中行副行长孙煜表示,当前内外部经济环境确实对银行净息差带来较大压力,与主要同业相比,中行受海外经济金融环境的影响相对更大。一是国内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对人民币资产收益带来影响。二是美联储重新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对集团的外币资产收益带来影响。

交行副行长郭莽表示,未来若存款基准利率适时、适度调降,对银行负债端存在一定正面作用。不过资产端贷款的利率也或将进一步下行。

郭莽称,未来交行需要降低非生息资产占比,巩固息差改善的趋势,重点做好客户综合收益的提升与管理,同时通过抓结算、抓流量,做好负债量价均衡发展,以应对贷款利率下行对息差的影响。

农行 2019年净利息收益率2.17%,净利差2.03%,分别较上年下降16个和17个基点。农行在年报中称,主要是由于受市场环境影响,存款业务竞争加剧,存款付息率上升。

零售业务占比提升

零售业务已成为各家银行发力的主战场,昔日在对公领域占据优势的国有大行,近年来也在大零售市场发力。

从六大行的新增贷款投放来看,2019年六大行新增贷款与垫款6.4万亿元,个人贷款新增3.27万亿,占新增贷款51.1%,其中,个人住房贷款新增2.53万亿元,占新增贷款的39.5%;公司贷款新增2.69万亿元,占新增贷款42.1%。

在业务分配上,个人住房贷款和2018年相比增速出现下降,但个人贷款的其他业务保持了平稳的增速。个人贷款业务增速虽然略有下滑,但增长幅度还是大于公司类业务的贷款。从数据来看,2019年除了交行之外,其他五家银行个人贷款业务依然保持了两位数的增幅。工行、建行、农行、中行、交通、邮储的个人贷款增速分别为13.3% 、10.92% 、15.6% 、13.69% 、7.28%、18.58%。

相比之下,公司贷款业务的增速明显不及个人贷款。除了邮储银行在2018年和2019年分别保持了11.53%和12.12%的增长,其他银行的增速都是个位数。甚至建行在2018年在这项业务增幅只有 0.84%,交行只有1.55%。但2019年建行在公司业务的发力不小,新增4622亿,增幅达到7.11%;交通银行也新增了2845.61亿,增幅达到9.29%。另外工行、农行、中行的公司贷款增幅分别为5.7%、8.92%、8.69%。从整体贷款余额的占比重,六大行的个人贷款的份额逐渐增多,公司贷款占比呈现缩小的趋势。

从各行的动向上,可以看出对个人业务的重视。中行在2019年调整了个人业务组织架构。新的个人业务条线组织架构包括个人数字金融部、消费金融部、银行卡中心,其中个人数字金融部下设两个二级部,分别是数字化平台中心和私人中心。

中行副行长郑国雨称转型是中行主动求变,将数字基因根植到个人业务。他表示,转型后,2019年末中行内地人民币个人存款在四大行的市场份额上升,个人客户增量和增速创近三年最高。

年报显示,零售收入和利润在大行整体中比重呈现缓慢提升的趋势。从营业收入来看,工行的个人金融业务占营收比重39.9%,提升0.4个百分点;税前利润占比39%,提0.3个百分点。建行的个人银行业务利润总额1486.42亿元,较上年增长6.37%,占利润总额45.51%,较上年上升0.17个百分点。邮储个人银行业务营业收入1765.69亿元,同比增长7.94%,占营业收入的63.79%,提升1.12个百分点。交行个人金融业务实现利润总额291.24亿元,同比增长17.48%,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38.14%。

不过农行的个人银行业务营收增长的同时,在总营收占比略有下滑,从38.8%下降到2019年的38.1%。中行的2019年个人金融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70%,但占比从2018年的34.35%略有下降2019年的33.96%。

有咨询行业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零售业务依然是未来银行发力的重点。一方面,对公业务客群会逐渐向中小企业下沉,另一方面,居民消费需求提升,相应地消费信贷提高是主流趋势。而且,从全球银行业的数据来看,成熟市场的银行业中,零售银行的占比普遍比较高。

建行副行长纪志宏说,从中国银行业的结构来讲,中国几家大型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占比普遍偏低,建行将会继续在这些方面加强探索,扩大消费金融覆盖的范围,特别是更好的衔接民生消费,升级消费的需求,推进这些方面的业务继续稳定发展。

疫情影响资产质量

在信贷资产质量上,截至2019年末,工农中交建邮六大行不良率分别为1.43%、1.4%、1.37%、1.47%、1.42%、0.86%,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99.32%、288.75%、182.86%、171.77%、227.69%、389.45%。

其中,邮储银行年末不良率与上年同期持平,其余五大行不良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农行不良率为1.40%,下降19个基点降幅最大,其余四家银行分别降低2-9个基点不等。

不过,疫情对银行冲击的尚未有具体测算,但银行高管普遍反映,资产质量面临下滑压力。疫情对今年银行资产质量冲击已有所体现,截至2月末,银行业平均不良率微升0.05个百分点。

在业绩发布会上,国有大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银行资产质量受疫情影响已成定局。其中零售业务影响较大,预计不良贷款率将有所回升。

除了零售业务,对公业务可能表现在受疫情冲击最大的行业和地区。交行副行长侯维栋表示,从行业维度来看,零售批发贷款、餐饮住宿、交通运输、文化旅游客户受到了直接的影响,经营管理严重的承压,制造业、房地产业受到的影响也相对较大。从区域维度来看,湖北地区受冲击最大,华东、华南等经济较为发达、外来务功人员占比交大的地区,资产质量同样承压。从客户维度看,个人客户、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受到影响程度较大,其中信用卡业务新增影响最大。

为应对疫情对资产质量的冲击,银行内部也在评估及观察。建行首席风险官靳彦民称,建行内部对疫情在本土爆发的第一轮冲击做过压力测试,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总体可控。疫情在全球蔓延的第二轮冲击还需要继续观察,但有信心不良贷款率不出现大幅上升。“小微企业贷款前两个月逾期率虽然有所上升,但目前市场流动性充裕,银行也在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投放力度,3月逾期率已明显下降,预计全年逾期率虽会略有上升但能保持相对稳定。”靳彦民分析。

农行行长张青松表示,当前农行已利用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对涉及的贷款逐户逐笔数以十万亿的量级进行量化的场景分析和压力测试,重点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地区和客户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监测,同时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防范和化解。“基于量化的逐笔、逐户分析判断,我们认为疫情对农业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是暂时性的,是可控的。”张青松强调。

工行行长谷澍称,在疫情不利的影响下,从银行角度看,近些年来工行的风险防控能力不断提升,财务指标稳健,目前有接近5000亿元的拨备,不良贷款消化处置能力较强。各方面有利条件为保持未来一段时间内银行资产质量的稳定提供支撑。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金融机构新闻部记者
主要关注上市公司、证券、银行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