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受访医院资金断流?疫情后要重视医院“财政危机”

梁嘉琳2020-04-10 18:05

梁嘉琳/文 4月6日,一家医疗智库发布了“疫情期间医院运行状况问卷调查”结果,今年第一季度,95%的受访医院业务量、营收出现同比下滑。其中,84.8%的医院门诊量下滑20%以上,39.2%的医院已出现资金断流的情况,全部为二级公立医院。所有受访的社会办医机构均表示:资金流仅够支撑两个月。

疫情期间,医疗机构面临收入下降和支出增加的双重压力。在收入端,除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外,绝大部分医疗机构对门诊服务限制人流,甚至因医务人员集体感染而关闭门诊服务,许多患者也因担心感染而减少对住院服务的需求。在支出端,医疗机构需要购买医用口罩、眼罩、防护服等防护设备,改造发热门诊,增购呼吸机等救治设备,建设检测实验室等科研设施。深圳市一家定点收治医院负责人反映,救治设备的总投入大约3000万元,科研设备总投入大约2000万元。

四成受访医院资金断流?这给中国的医疗保健体系敲响了警钟。如果任其恶化,可能导向两种后果:一种是医疗机构持续亏损,重演上世纪80至90年代倒闭、变卖现象,对城乡居民特别是偏远、贫穷地区居民的健康公平性带来负面影响;另一种是医务人员过度医疗、不当医疗等行为将盛行,重演上世纪90年代起的“以药养医”“以检养医”现象。

对于医疗机构的“财政危机”不是没有解决之道。在国外,3月底,美国参众两院表决通过了“2万亿美元经济刺激法案”,其中包括为医院和一线抗疫组织提供1000亿美元直接拨款。在国内,4月8日,上海市政府在全国率先发布《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其中就包括:医疗机构承担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按照相关规定,根据工作量和考核情况给予补偿。

上述经验的启示是,首先,基本医保、公共财政这两个医疗服务的最大支付方要迅速行动起来,缓解医疗机构现金流紧张的局面。对于医疗机构“财政危机”更为严重的中西部地区,迫切需要由中央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予以解决。中国接受财政拨款的公立医疗机构占比远高于美国,中国医疗机构的人力成本也远低于美国,再加上医保系统为医疗机构预付193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患者救治(截至3月19日数据,国家医保局)。因此,即便中国启动对医疗机构抗疫工作的财政专项补助,预计将低于美国的1000亿美元,不会给公共财政带来太大负担。

其次,各级主管部门要创新医疗监管模式,在保障医疗服务安全性、合理性的前提下,为医疗机构恢复日常诊疗收入消除障碍。当前,全国医疗机构已全面复工,但截至4月上旬,大部分公立医院的门诊量仍然低于往年。门诊是公立医院的“基础流量池”和主要收入来源。下一步,各级主管部门要在互联网诊疗的首诊环节,适当放开对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在线执业的限制,推动部分内科门诊服务从线下转为线上,特别是加强对患者的在线随访、在线健康咨询服务,持续提高各科室、医务人员的工作饱和度。

最后,长远而言,各主管部门要创设全口径、可持续的筹资路径,随之建立支付的绩效考核机制。要确保在下一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来袭时,医疗机构抗疫不再是“无源之水”,或者是“坐吃山空”。一是建议中央政府启动创新性金融工具,要求地方政府提留法定传染病准备金,形成倒逼地方政府重视公共卫生的激励机制;二是建议推广按健康效果付费(Pay for Performance,P4P)的基本医保、商业保险支付机制,形成医疗机构内部的收入再分配;三是借鉴千年中医延续下来的按患者满意度付费的“诊金+答谢金”机制,让民间智慧和民间力量激发慈善伦理。

总之,在一线抗疫过程中,要让优质医疗服务得到合理对价,要让优秀医护人员得到合理补偿,要让优良医疗机构得到合理收入。只有这样,在中国进入经济社会恢复期之后,医疗保健体系才能跟着恢复元气,并支撑起一张全民健康的安全网。

(作者系中国价值医疗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立场。
价值医疗、健康治理研究者,中国价值医疗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价值医疗顾问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健康智荟”学术思想平台总编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客座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