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高歌 为期一个月的主要产油国之间就增产一事的“隔空喊话”落下帷幕。
北京时间4月13日凌晨,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宣布,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当天达成减产协议。根据协议,首轮减产为期两个月,日均减产970万桶,将从5月1日起执行。7月至年底减产规模将降至每日770万桶,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减产规模将降至每日580万桶。欧佩克+还将于今年6月10日召开视频会议,根据市场情况讨论是否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
4月9日,欧佩克+曾就“今年5月至6月日均减产1000万桶”初步达成协议,墨西哥由于反对为其分配的40万桶/日的减产额度,而成为减产协议能否达成的最大变数。欧佩克代表彼时称,欧佩克+不会在没有墨西哥的情况下削减石油产量。有关减产的协议未能在当天达成。
根据最终的减产结果,为达成协议所做出的妥协则是,墨西哥减产额度调低为10万桶/日。
欧佩克秘书长巴尔金多表示,此次减产协议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具有历史性意义。协议有利于产油国、消费者和全球经济,是国际合作和多边主义的胜利。
但来自市场的担忧则是,减产在疫情导致的需求大面积坍塌的背景下作用有限。
高盛即认为,欧佩克+历史性协议的减产规模不足以弥补疫情导致的需求损失。其在报告中称,假设欧佩克核心成员5月份完全履行减产协议,其他成员履约率50%,欧佩克+的产量实际上仅比2020年第一季度减少430万桶/日;虽然达成协议,但自愿减产仍然太少并且太迟,无法避免储油设施装满,低油价将迫使所有产油国为石油市场再平衡努力。
另据能源分析机构Rystad Energy预计,今年4月,全球原油供应过剩量达2180万桶/日,预计5月供应过剩量仍有1950万桶/日。
金联创油品分析师许安静认为,减产可以延缓累库的速度,但是原油市场的供给仍然是大幅过剩的。减产对于原油价格而言,会带来短时间的情绪改善,原油还会回到疲软的基本面上来,继续探底的可能性较大。全球疫情见顶之前,原油恐难出现趋势性的反转。
截至发稿,布伦特原油期货报32.90美元/桶,涨幅为 4.51%,WTI原油期货报24.09美元/桶,涨幅为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