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贤:来自未来城市的呼唤

2020-05-26 15:24

疫情让人们对于工业革命以来的建筑形式,有了一次反思。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已经对城市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必将进一步推动人类重新思考工业革命以来的城市和建筑的发展模式。

5G、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了方便,疫情之后的高科技因素,也会在建筑中更多的体现。但是,建筑,不应成为高科技的“奴隶”。

近年来国际建筑界也在研究乡村问题。如果可以找到一个普遍的乡村共性,就可以了解每个乡村都会需要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和服务,那种让乡村的生命力焕发,就是可期之事。

新冠疫情渐入缓势,对于疫情之后,环境、居住、健康引发的思考也开始浮现。数年以来,

前所未有的基础设施格局,高铁交通对于空间距离带来的巨大改变,使得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中国城市化已近60%,在未来十年仍有10%的增长空间。疫情对于城市化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国未来的“城市化”进程将呈现怎样的格局?2020年蓝筹年会期间,经观就此对话名著名当代建筑评论家、中央美院高精尖创新中心自然建筑工作室首席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原副所长所长王明贤。

问:去年九月,您在接受我们的访谈时曾经说过,当下“逆全球化”态势明显,在资本脚步放慢的同时,应让建筑回归自然,在疫情之后,这样的判断正在演变为现实,您如何看待疫情之后的公共建筑的走向?

王明贤:2020年人类正处于巨大的危机中,病毒蔓延、生态灾难、……未来十分迷茫。疫情之后,应该是思想家、科学家来共同探讨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也应从城市规划、建筑、资本等来思考关于未来的课题。

其实,这些年来,已有不少人注意到全球化、城市化带来的问题,我们也发现城市正在变成没有人性的钢筋混凝土森林。因此,让建筑回归自然,也是疫情之后人们首先应该反思的问题。像建筑师王澍提出的“自然建造”和朱锫提出的“自然建筑”理论,是对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工业文明的反思。

今天很多新城市都缺失厚度、深度,没有趣味,这很像主题公园,而不是真正的城市。城市、建筑都应该具有根源性,气候的、文化的根源性。就像朱培所说,如果你在中国建造,你必须挖掘它所在地域的文化、历史和气候的根源性。如何让建筑回归人性,在近年来已成为建筑界思考的问题。如何在高密度城市中引入自然,在现代城市之中寻找新的自然意境,自然和人重建平等的关系,这应是疫情之后公共建筑的一个重要走向。

其次,疫情过后,人们的工作、生活都有了极大的变化,线上办公成为新的趋势,公共建筑的设计也有相应的变化。甚至可以本地的资源为中心,由跨越国界连接的区域基础设施来运作。办公就没必要集中在大都市,在一个荒凉的海岛上都可进行全球的具体经济管理。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著名建筑师矶崎新先生曾经为珠海横琴岛设计了极其超前的“海市计划”,在这样几乎无人的海岛,却和世界发生着联系。在数字化时代,密集的公共建筑的现象必然会改变。

第三方面,就是公共建筑在抑制流行病会发生根本的改变,比如通风条件更好,建筑更为通透,与外部空间的融合性更为自然。

扎哈事务所为阿联酋沙迦设计的新建筑,采用了很多新的元素,如“非接触式通道”设计,电梯的按键不用手触碰,在手机上可以完成;通过移动传感器和面部识别就能将办公室的门自动打开。

人类未来的生活方式,到底应该怎样?建筑师的反思以及创作表达的意愿,是清晰而明确的。

在中国、中东不断有新的公共建筑出现,因此就有创新的可能性,在欧美这方面机会相对就少一些。

问:2003年SARS 之前,北京的商品房市场基本都是塔楼,但是 SARS 中香港的淘大花园,因为其规划和建筑的问题,存在不通风的“死角”,直接成了传染的“帮凶”。所以疫情一过,北京市场板楼成了绝对的产品主流。

疫情之后,目前,郊区化住宅,以及绿色住宅已在市场引起更多的关注。对于商品住宅的趋势如何看待?

王明贤:在中国住宅商品化的初期,基本都是“塔楼”,就是那一个时代的产物,是一个特定的时代的产物,整个市场都在摸索,没有好的产品形式,也谈不上创新。

南北通透、采光很好的板楼,现在颇受欢迎。然而纯粹的板楼,对于土地面积要求比较高,所以有一定的限制。而“板塔结合”,在土地利用与通风、采光,有一个比较恰当的关系,是一个可以提倡的方案。

我在建设部大院居住,从疫情开始,关了三个月没下楼,以前经常在外出差,回家很少,这一次彻底关在家里,接触不到外面的空间,对于城市“牢笼”有了真切的体会。最近,我搬到了宋庄的工作室,早上一出来,碰到的这个是画家,那个是艺术批评家,大家在生活上互相照顾,有着彼此的问候,是一个难得的所在。

美国城市规划学家西蒙兹教授曾经说过,真正好的生活方式,是在乡野,而最好的是在“古代中国”,避风向阳,山清水秀,小桥人家,邻里和睦,那是一个令人向往的生活居所。

对于风水理论,不能一味与封建迷信等号,它是一个系统的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构造,中国古代讲“天人合一”,也是在讲人与自然要有和谐共生的关系。

但是,目前的城市社区在疫情中有很多问题显现出来,缺乏公共的沟通空间、环境局促、通风采光受限等等,是需要今后真正解决的。

什么的社区是好的社区?未来住宅小区的发展,可以考虑四方面的问题:1、健康养生;2、快乐艺术教育;3、儿童少年发展;4、老人养老。

其实社区里如有一个多功能空间,每周7天分别有不同的活动,请名师来讲座,解答健康养生、艺术教育、儿童少年发展、老人养老等问题,切实可行,也提高社区的含金量。在社区里设置“艺术教育”,快乐教育,让社区成为一个生动而鲜活的讲堂。艺术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儿时受到家庭的艺术熏陶很重要。对于一个人内在素质的形成,艺术起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另一个是老人的养老问题,现在公立养老院很难进,私立养老院也存在很多问题,老人进驻并不舒服、以及护理的难度等等。在社区居家养老的方式,在一些城市已有探索,不仅便利,发挥社区互助、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也让老人的身心更为舒畅,是一个值得提倡的方向,也是未来一个“经济上的亮点”。

问:从国土利用的角度看,农村用地政策在放开,虽然情况比较杂,但毕竟是一个方向,在疫情之后,一些农村土地会得到释放,在这方面您有着怎样的期望?

王明贤:农村土地的自由流动,以及向城市的开放,这是一件好事。固有的城乡格局受到冲击,城乡格局一定会重新诠释,在1996年,包泡先生和我们就去了怀柔交界河村建艺术家村,我花8000元买下很朴素的宅子,邻居是钱绍武、周国平、朱青生、隋建国、潘石屹等,所以对于居住环境,并不是要有多大的财富,而是一种观念。

近年来国际建筑界也在研究乡村问题。库哈斯这几年也在进行乡村研究,他认为城市发展遇到了瓶颈,而乡村则存在巨大的可能性。现在城市的很多设计都带有娱众性色彩,而乡村有着更多真正的好机会等待去发展。如果可以找到一个普遍的乡村共性,就可以了解每个乡村都会需要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和服务,那种让乡村的生命力焕发,就是可期之事。今年二月,库哈斯在美国古根海姆美术馆策划的“乡村展览”引起了国际建筑界艺术界的关注。

中国的乡村,在高铁便利、交通巨变的情况下,出现了淘宝村等等,乡村精英的引领,让一些乡村展现出了另一种可能,我们看到了“乡村的复杂性”,但同时,乡村也具备了无限的延展性。乡村的模式既是生态化的也是人文化的,充分挖掘和发挥了自然潜力和人的创造力,

孔雀东南飞,是多年以来的现象,人们从西部移民到东南沿海。但超级大都市就已经透支发展,那么可能就造成另一个局面,未来的中国,最好的生活空间也许就是在东北、西北,因为那里人口减少后,反而“乡愁”式的缔造就有了可能性。在数字化时代重建东北、西北,需要的是文化,是教育。民国时期晏阳初与梁漱溟提倡的乡村教育,就值得借鉴。

我们最不缺文化,但最缺的也是文化;最不缺艺术,但最缺乏的也是艺术。如果在东北、西北,能象宋庄一样,让这些艺术家有些自由挥发的天地,让他们的艺术生根,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问:在另一个方向,城市住宅利用高科技,做出了许多创新,5G、无接触门禁、绿色新风系统等等,在疫情之后备受追捧,让人们对于高科技绿色住宅充满期待,这样的趋势代表了相当的市场声音,而高科技在建筑的应用,似乎也得到了一个契机,这个趋势该如何看待?

王明贤:这一次的疫情,让人们对于工业革命以来的建筑形式,有了一次反思。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已经对城市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必将进一步推动人类重新思考工业革命以来的城市和建筑的发展模式。

5G、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了方便,疫情之后的高科技因素,也会在建筑中更多的体现。但是,建筑,不应成为高科技的“奴隶”。

让写字楼,成为“办公监狱”?虽然提升发安全性能,但是却成了冷冰冰的“监狱”,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

要考虑到文化和艺术的作用。在任何的空间,“有趣”才让这里的一切变得有意义,为什么不让高科技与艺术结合?在宋庄,有这样的一个小馆子,一个东北的大叔,曾经在哈尔滨开过画廊、书店,收藏艺术品,他后来在宋庄开了一个小餐馆“元素私房菜”,他自己掌勺,用颠勺赚的钱来置换艺术品,一进门,挂着他自己收藏的世界艺术大师毕加索、米罗的版画,还有很多宋庄艺术家的画作,他乐在其中。

问:近年来,建筑艺术界对于城市建筑做出了许多有意味的尝试,据了解,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还将发起主办“建筑•园林史论青年学者论坛”,作为参与者之一,请您谈一谈相关的情况。

王明贤:“建筑•园林史论青年学者论坛”是正在筹划中一个开放性平台,邀请国内外建筑园林史论与艺术史青年学者共聚一堂,开辟建筑园林史论学术前沿阵地。

中央美院建筑学院朱锫院长在这些平台上,把国际、国内的建筑精英汇聚起来,对于国际建筑的现状、走向、创新,做出了全面的梳理与探讨,并注重挖掘中国当代建筑引人深思的独创性,这对于推动中国当代建筑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过去几年,在打破学科壁垒与行政藩篱,打造一块“艺术统领城市”的国际学术高地方面,我们做了许多的尝试与讨论。

依靠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以及中央美院高精尖创新中心自然建筑工作室做了一些工作。由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发起的中央美院建筑系列学术讲座,旨在立足建筑学术前沿,邀请当今世界最杰出的学者、教育家、建筑师、艺术家展开研讨、讲座、会议等多种活动,共同建构批评、包容、开放的国际建筑学术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雷姆·库哈斯(普利兹克奖获得者、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荣誉教授)、莫森·莫斯塔法维(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前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荣誉教授)、曹汛(我国著名古建园林学家、北京建筑大学教授) 、国际著名建筑师、2019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矶崎新先生,都曾受邀来到中央美院举办讲座。对于如何将城市空间艺术策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公共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艺术公园、博物馆、美术馆设计、城市艺术活动策展、城市IP统筹等多学科、多界别内容熔冶于一炉,研究解决中国城市空间艺术问题的整合型创新方案,展现了许多颇有意味的讨论与研究。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