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保研撤回皓影碰撞成绩称数据被盗 因“广汽集团为其间接股东”而受质疑

干群芳2020-06-22 13:18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干群芳 继帕萨特之后,又一款产品被C-IASI(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碰撞测试送上了热门话题排行榜,并且主办方自己中保研也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6月19日,C-IASI官网公布了广汽本田皓影的全项试验测试结果,然而当天又连忙撤回。在引起外界关注后,6月20日C-IASI官网发布公告称,至今未以任何形式发布本田皓影测试结果,公司的相关测试结果被盗,已就此向警方报案,并将对官网进行安全性检查和相关数据校验,择日公布相关车型测试结果。

“网传的本田皓影保险汽车安全指数测试数据并非本公司发布,本公司不对网传的本田皓影保险汽车安全指数测试结果的发布、传播及使用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中保研在公告中称。对于中保研撤回结果以及发布官方声明的操作,广汽本田方面则在回复经济观察网记者时表示,对中保研数据被盗感到惊讶,不知道具体情况,目前还在观望中。

微信图片_20200622134055

C-IASI是目前国内新兴的一家汽车安全性测试,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牵头打造,中保研汽车技术试验中心(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保研”)主要负责测评和运营。C-IASI的官网介绍说,碰撞测试设计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简称“IIHS”),分为G(优秀)、A(良好)、M(一般)、P(较差)四个等级,测试内容包括耐撞性及维修经济指数、车内成员安全指数、车外行人安全指数、车辆辅助安全指数。

从2018年开启测评至2020年5月9日,中保研测评车型已累计达76款。此次,广汽本田皓影同别克君威、特斯拉Model 3、哈弗H6、奥迪Q5L等车型一起中保研选为2020年第一批测评车型。6月12日,皓影的C-IASI碰撞测试视频流出。视频显示,在正面25%偏置碰撞中,皓影的A柱在撞击后发生了明显变形;在侧面碰撞环节,皓影的车门也出现较深的凹陷,接触到车内人员。

尽管中保研尚未发布最终的测试结果,但仅根据视频的情况,有汽车工程师认为其最终成绩不会理想。有不少网友们在广汽本田的官方微博吐槽了皓影碰撞测试表现,随后广汽本田关闭了官微的评论。

6月19日,中保研官网正式发布了皓影的测试结果。结果显示,本田皓影的正面25%偏置碰撞结果拿了A(良好),车内成员安全指数拿了G(优秀)。但该结果旋即在业内引起较大争议,有业内人士质疑C-IASI公正性。

在C-IASI测试项目中,车内成员安全指数最受外界关注,其又包括正面25%偏置碰撞、侧面碰撞、车顶强度、座椅/头枕测试几项指标。而正面25%偏置碰撞由于对车身刚度要求更为严格,一度难倒了多个豪华车品牌。

与皓影同批次进行测试的车型中,君威和Model 3成绩均已公布,这两款车型的车内成员安全指数都为G(优秀),正面25%偏置碰撞指数分别为A(良好)和G(优秀)。根据碰撞测试图片和视频,君威和Model 3在正面25%偏置碰撞中,A柱的变形程度明显好于皓影,但皓影与君威都被评为A(良好)。

目前,本田在中国已经有五款车型进行了C-IASI测试,除了皓影外,还包括雅阁、思域、凌派、INSPIR。在车内成员安全上,只有雅阁拿了G(优秀),其他三款车型都是M(一般);在正面25%偏置碰撞上,雅阁、思域均为A(良好),凌派和INSPIRE则是M(一般)。

皓影自去年11月上市之后一路畅销,今年5月份销量达到13271辆。在安全上,皓影在2020年首批C-NCAP评价中,以综合得分率92.15%的成绩获得了五星安全认证。与皓影一样在C-NCAP碰撞测试中拿到5星的帕萨特,此前也“栽”在了正面25%偏置碰撞项目上,至今仍未摆脱负面影响。今年1-5月,帕萨特的累计销量跌出轿车排行榜前15名,而去年其还位列第九名。

尽管对于这起事件,广本方面表示目前也处在疑惑中。但有业内人士质疑,广汽本田与中保研有很深的股权关系,或者这是其撤回成绩的真正原因。

经济观察网记者查询了相关股权信息发现,广汽集团旗下的众诚汽车保险股份公司参股设立了上海保险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而上海保险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参股的包括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大保险公司皆为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发起股东。

但是广汽本田人士对记者否认了这种猜测,“如果这样,那之前我们其他车型的碰撞成绩应该很好,但之前我们的凌派的成绩就不会是那样的结果了。如果以上面这个逻辑推测,所有国内汽车集团有下属保险公司的中保研有关了。”该人士称。目前,尚没有证据能够断定这是一起乌龙事件还是另有原委,经济观察网将持续关注该事件进展。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汽车产品报道部记者
关注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报道车企动态、行业事件、政策变动,记录新能源、智能网联新技术浪潮下的产业变革。提供新闻线索可联系ganqunfang@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