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万人如何在十天内做核酸检测的——第三方机构负责人“揭秘”北京疫情防控应检尽检背后

瞿依贤2020-06-24 09:10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瞿依贤 从6月12日开始至22日,北京市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累计采样294.8万人,累计检测234.2万人。

22日下午,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七十一次会议指出,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工作仍处在最紧要、最吃劲儿的关头。要加快推进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愿检尽检。要进一步提高核酸检测能力。

23日,北京市核酸检测范围再一次扩大。凡是曾去过新发地批发市场或与其相关人员有过接触的必须全面检测,各类农贸市场、餐饮、食堂、外卖、快递、物流等人员必须全面检测,中高风险街乡、医务人员、防疫一线人员和交通、商超、银行等服务领域人员必须全面检测。

核酸检测机构数量不断扩充,6月22日,北京市的核酸检测机构增至128所,其中31家为第三方检测机构。

检测能力也有了大幅提升,6月20日,北京市日最大检测能力从之前的9万份增到23万份以上。

一周多的时间里,检测能力如何快速提升?核酸检测成本几何,是否如传言所说有10倍的暴利呢?

经济观察网专访了元码基因创始人、CEO田埂,元码基因的子公司——北京元码医学检验实验室是本轮疫情中北京市指定的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之一。

批量样本5:1混检

经济观察网:元码医学检验实验室现在的检测情况是什么样的?

田埂:我们现在每天的检测量是在6000份左右,上周一可能只有1800份。

现在每天都要上报检测能力,截止到22日,我们的PCR扩增仪一共有5台,每台仪器一个半小时可以做88个样本,后面检测量还得再提升。

经济观察网:日检测量从1800到6000,是怎么提升的?后续怎么提升检测量?

田埂:因为以前检测样本数量做得少,上周我们也没有排三班,现在是24小时三班倒,做到机器不休的状态

后续我们会增加机器,增加自动化的机器。因为我们没有预计到需要这么大的检测量,所以自动化的配比没有那么高,现在要求提高自动化配比。

经济观察网:6000份是单检还是混检?

田埂:现在政府要求大规模样本混检,17号下发了文件,提供了混检的指导方案,之前我们都是单检。

疾控部门送来的样本,有的是单检、有的是他们自己混好的。每个地方情况也不太一样,早期大家还是相对混乱的状态,现在文件来了,所有的标准都统一了,现在可以在这个标准之下,去计算一个通量了。

经济观察网:这个文件主要定了一些什么样的标准?

田埂:比如混样,5:1混样这个标准操作已经下发了。

经济观察网:从技术的角度来看,5人份混检会不会漏掉阳性样本?

田埂:不会,5人混检已经是相对比较稳妥的一个做法。

经济观察网:你们这边是什么时候开始做混检的?

田埂:我们从17号开始接到了大批量的送检样本,单做已经做不过来了,就开始做混合的样本。但是我们那时参考疾控中心的文件,做的都是3混1,今天(22日)也是,我们还没到5混1。

政府送过来的样本有不同的途径,疾控部门送过来的是自己混好的,不用我们混。还有政府指定的采样点,批量送过来的现在也是混检。如果是个人去医院等检测点排队检的,那就是单检。

经济观察网:现在日均检测量已经到达6000,再往上能提升到多少?需要多久?

田埂:混检的话,我们的目标是每天2万-3万份。政府肯定希望越多越好,但我们也得量力而行。

提升的过程不会很慢,我们现在在增加PCR扩增仪,它几乎不需要长时间安装,基本上就从箱子里拎出来,做一个测试和校准就能用,这不是一个非常精密、每使用一次都需要调的仪器。

我们也不是临时买的,临时的话现在也买不到,我们在各个地方有30个实验室,只要没参与新冠病毒检测的,就可以把一些闲置的设备调出来,发过来一天就到了。

人员这一块,各地的技术人员也在往北京调,现在培训肯定是来不及的,现在培训的人只能用来做辅助工作,比如样本分拣和信息录入、维持现场秩序等。

经济观察网:之前积压的样本怎么办?多久可以检测完?

田埂:因为我们本身产能是按照新发地疫情之前的产能报的,所以积压的比较少,也就是从政府开始送单一下给我们送了很多。我们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开始停止收样了,刹车了一两天时间,会有一点积压,最晚23日早上就都做完了。

经济观察网:积压的样本可以保存多久?

田埂:看怎么保存,常温之下72小时,但是我们不可能在常温下放这么长时间,只要到实验室都会低温保存;按照正常生物组织保存标准来讲,一周到三周的时间;要是-20度,至少一到三个月应该都问题不大;-80度保存的话,至少半年。

但是检测是越快越好,放一个月、三个月之后检查出来,没意义了。

细算核酸检测成本

经济观察网:你们的产能每天都有更新吗?

田埂:对,每天都要向区卫健委报新的产能,有时候一天还要报两次,可能也是不同的统计口径。

经济观察网:22日,北京市卫健委公布了128所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机构,其中第三方检测机构有31所,你认为在整个核酸检测中,第三方检测力量占比多少?

田埂:都说60%以上的检测能力在第三方,但是我觉得这个估算也有问题,因为医院在我看来应该没有40%,很多医院其实检测是外包到第三方的,这部分的检测能力算到了医院。

现在很多地方二级以上医院都要求必须建PCR实验室,但这些实验室离真正能工作,中间还有挺长的路要走。

经济观察网:单检一份的成本大概在多少?

田埂:大部分的医院,自己不进行核酸检测,因为如果一天就检测100个人,可能连技术员的工资都不够。核酸检测是,你做的越多,单价越便宜,如果做得很少,这个单价是包不住的。

防护服一套要七八十,两小时换一套防护服,一个人一天要2-4套防护服。还有手套,乳胶手套现在涨到5块钱,两层手套要十块钱,再算上其他防护设备:护目镜、面板、N95口罩,成本是非常高的。样本保存管现在涨到四五块了,而且现在都得现款结,没钱不发货,账期也没有了。

新冠的核酸检测实验室,必须得是有空气压力的,风机不能停,24小时都得开,全排风,这些都是成本。

包括有人投诉试剂盒十几块,然后你收我180块钱,说10倍暴利,其实没有那么简单。

先不算人员工资、实验室消耗、仪器折旧这些,直接成本就包括采集试剂耗材、核酸提取试剂耗材,以及检测试剂盒,单孔也在40-50元。这还是一次成功的,如果要返工,那成本就两倍,如果数据是弱阳性,也要返工。

经济观察网:现在这么大的检测量,试剂盒供应紧张吗?

田埂:我觉得整体还好,试剂盒有不同厂家,价格也不一样,我们用的是江苏硕世生物的。

一开始我们的检测量没那么大,也提前做了一些准备,会储备7-10天的使用量。我们在疫情第3天的时候订了2万个,后来又订了2万个。当然我们也消耗了一些,但是按照现在的检测通量,我们可以做10万个样本了。

经济观察网:试剂盒的生产量要加大,很难吗?

田埂:不难,但是试剂盒有一个包装的过程。

比如说,如果就只是分5万人份试剂给我,放到一个大管子里,到了我们自己分装,那很容易,可能跟寄一个鞋盒差不多。但是,试剂盒需要包装成50人份,然后每50人一个小盒,类似于一个茶叶盒那么大,5万人份就是1000个茶叶盒,体积就大了,试剂盒的体积主要是这个问题造成的。

从无序到有序

经济观察网:从13号到现在,你的工作节奏是什么样的?

田埂:每天至少工作20个小时,开会,扩产能,包括沟通协调设备、人员,采样点的协调,建立预约流程,采样流程等。

经济观察网:过程当中有什么困难吗?

田埂:困难有,都是要花时间。像我们原来是对接医院的,不需要预约系统,这次的预约系统是采样点备案结束之后13号做的,上线测试也会遇到bug,比如身份证是直接识别出生日期的,但是护照、港澳通行证就不行;然后还有,报告单怎么发送等各种问题。

经济观察网:跟2月份疫情比较紧张的时候比,现在有什么不一样?

田埂:2月份,我觉得大家处于一个知识空白期,对新冠的很多知识还完全不了解,医疗物资也很缺。

2月份我们没做新冠检测,我们常规做肿瘤基因检测,会有一些肺癌患者的肺组织和血液的样本有可能是新冠感染者的,所以2月份开始,我们的实验室实行三级防护,那个时候防护服根本买不到,现在整体情况比那个时候有序多了。

经济观察网:现在检测的范围越来越大,会有压力吗?

田埂:现在的压力是要按时出报告,但按时出报告本身就是很大的压力。

检测机构有责任,大家产能没有统计好,但是,早期样本采集也不规范,记录不规范,就写了个人名、电话,条码什么的都不一定有,相当于我们要全手工录入,我们没有那么多人工去做这些事。

我举一个例子,比如周围菜市场跟新发地菜市场有货物往来,一下就通知周围数万居民全部来检测,居民身份证也没带,手写电话号码,很有可能写错字,或者他写的我们不认识,没法对单子。

条码当时也没有,他们就手写一个编号,这给我们后面检测造成了巨大的障碍,完全没办法去核对。检测结果都出来了,难以对应到个人。

好在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检出过阳性,都是阴性报告,所以就快速回复都是阴性。但是这些数字的核对等工作,消耗了我们大量的人力,产能反倒没有发挥到极致。前面样本整理这一关要是过不去的话,后面就没有办法大规模检测。

经济观察网:批量送过来的,你们也需要做信息整理这一步吗?

田埂:当然了,机构是把采样的纸质版全部给我们了,而且都是手写的。有些就是拿笔画的线和格子,然后写上名字和电话。

我们一开始以为医院送过来,应该在医院的系统里能查到,后来发现完全不是。

现在很多群众要查报告,我们的问题是,信息一时半会儿对应不到个人,但是个人来找我们要报告,我只知道姓名电话,怎么确认一定是这个人的样本呢?我们没有时间和人力进行核对,所以大量集中采样的暂时没办法出个人的报告。

这种情况不是我们一家机构发生,所有机构我相信都是这种情况。

现在的话,基本组织好了,二维码信息登记、有序的样本采集都组织好了,后面所有的检测都会是有序进行。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健康新闻部记者
关注医疗、医药等大健康领域,新闻线索请联系邮箱:quyixian@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