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于惠如 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对全球经济发展和经济环境增加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会如何发展?
7月15日晚间,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举办的线上国家高端智库“名家讲坛”中就该问题进行了分享。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线上分享中,吴晓求就外部环境对中国可能带来的影响,未来几年中国可能会遇到的挑战、需要把握哪些原则等问题详细解答。
吴晓求认为,如何恢复经济活力是中国面临最大的问题。同时,未来几年,中国还会遇到一个重大的挑战:中等收入陷阱。如何在未来几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同时保持经济的可持续性,是中国政策设计、政策体制改革以及各项措施要考虑的重点。
吴晓求表示,过去中国是一个规则的接受者,而现在是规则修改的参与者。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要把进一步开放的政策推行下去,只有进一步开放才可以使中国的经济有更广阔的空间。
仍要着力推进开放
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取得了一些辉煌的成就,进入到一个中上收入国家的阶段。在吴晓求看来,这源于中国走了一条独特的发展市场主体的道路,坚持改革开放。
最近两年,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原以为就是解决美国贸易逆差的问题,看来没这么简单,我们有时候还是太天真,这实际上是一个守成大国如何遏制一个新兴大国的战线,中美贸易摩擦发展到今天已经愈演愈烈。”吴晓求说,这个时期又叠加了新冠病毒的全球蔓延,这两件事情说明,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外部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对此必须要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作为学者,吴晓求长期以来秉承着讲道理的方式,向外部解释中国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他提倡中国的学者用理性、温和、文明、讲道理的方式,向外部世界做一些说明。“至于他们听不听是别人的事。”
今年以来,外部环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明显显现,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预测,全球一些主要经济体的经济都会出现比较大的萎缩。根据预测,美国经济今年将萎缩8%,欧元区将萎缩10.2%,日本将萎缩5.8%。贸易方面,全球第二季度的贸易额比第一季度下降了26.9%。
“中国经济的外向型特征非常明显,中国国际贸易规模占GDP超过三分之一。当外部的需求、外部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时,显而易见对中国的经济会带来非常重大的影响。”吴晓求表示,如果外部需求萎缩了,对中国而言经济增长的动力就会下降。而出口带来的影响,现在只是刚刚开始,未来外部环境的演进和恶化对中国经济所带来的长远影响,中国不能掉以轻心。
“但不能因为这种情况的变化就让中国经济完全进入内循环时期,找到一个不开放的理由。我不认为我们应该关起门来,开放是一个伟大国家产生的重要动力,只有参与国际事务开放,才可以找到前行的方向,才会有动力、有自信,我们的产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会找到比较的体系,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吴晓求认为,中国仍要着力推进经济全球化,着力推进开放。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未来几年,我们会遇到一个重大的挑战,这个挑战是世界各国、各个新兴经济体在这个发展阶段都会面临一个共同挑战:中等收入陷阱。如何在未来几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同时能够保持经济的可持续性,是我们的政策设计、政策体制改革所要考虑的重点。”吴晓求提到。
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是世界银行在2006年总结了一些中等收入国家发展的情况后概括出来的。最典型的代表是南美国家,特别是巴西、阿根廷,以及南非、墨西哥等国家。经济形势环境恶劣、社会服务效率低,劳动生产力下降,人工成本大量上升,过度的形式化和大量的贪污腐败等都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是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因素。
吴晓求认为,如果不发生类似新冠疫情这样的巨大黑天鹅事件,中国经济会在今年下半年慢慢步入正轨。因而,除了下半年经济复苏的政策安排,中国更要考虑如何让经济有持续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历史经验表明,在新兴经济体的发展过程中,有些虽然前期进入了发达国家水平,但又退回到了原来的水平。如何从中等或者中上等收入国家成为一个高收入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国家的发展模式、制度安排、创新能力、人力资本等都是巨大的挑战。
在吴晓求看来,未来五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中国的目标。
中国经济要持续发展,必须有强大、有活力的微观经济主体。因而,企业发展的好是前提,只有企业发展了,才会带动消费,才有预期,才有安全感。
吴晓求称,短期来看,最大限度让中国经济步入一个正常的轨道,最有效的方式还是纾困。“只有让税基稳定下去,未来经济才会发展,减税也好、降费也好、减租也好、降息也好、包括贷款展期也好,这些政策都非常重要。”
解放思想
“中国的现代化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中国是大国,在世界上抄不到样板了,谁也没有一个样板可以让你来抄,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让我们拷贝。”吴晓求说,中国可以向日本学习先进经验,向美国国家学习资本市场管理,但中国有中国的国情、文化、目标,国家的发展只能靠自己探索。
而在探索前进的过程中,吴晓求认为,解放思想极为重要。“深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解放思想闯过一个个禁区之后的结果。”
海南自由贸易港则是过去特区的升级版,是新时代新的探索,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比特区更大。不解放思想就找不到建设现代化自由贸易港的方略。
“现在必须有敢想、敢闯、敢干的人,甚至要提着脑袋干,过去就有一大批提着脑袋干的人。我的逻辑告诉我,未来中国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因为中国已经不是一个只需要解决温饱的国家了,解决温饱通过自然资源、体制改革释放积极性,再加上人口红利大体上就能做到,但是要成为一个发达经济体、发达国家,光靠人口红利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通过创新才能解决问题。”吴晓求说。
而对于那些有担当、有干劲、有责任感,敢提着脑袋干的人,吴晓求认为必须要提供容错机制保护这些人。“谁也不能保证那些敢闯的人每一步都是正确的,未来每一步都是在试错,在试错的过程要容忍他,他们才敢去做。容错机制对于有担当的人才提供了一种保护。”
回顾过去四十年的成就,一个成功的做法是处理好了政府跟市场的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这样一个正确的方向,后来又陆续完善了政策、法律、规则和方法。其中,核心就是市场作用。
“所以要尊重市场、尊重企业、尊重企业家。财富都是企业创造的,尊重企业家,还要保护企业家的精神。”吴晓求说。
解决问题的办法从哪里来?需要从未来竞争中找,从未来问题中找。
危机是个中性词
吴晓求提到,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非常严峻,人民要有深刻的危机感。同时,他认为,从辩证的角度看,危机是个中性词。
一方面,出现危机说明经济体系中存在结构性问题,这时首先要意识到它的存在。
“当然,经济危机可能造成企业破产、失业,经济大幅衰退等问题。但有一个好处,危机会淘汰落后,留下精华。当年的纳斯达克危机使高泡沫化当科技企业都倒闭了,现在美国前十的上市公司都是高科技企业,看不到金融机构的影子。”吴晓求说。
而化解危机最好的办法是开放。
“当然开放也包括金融体系、金融市场的开放,这个也很重要。”吴晓求表示,如果能够相对快地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或许能够构造一个辅助系统。
在吴晓求看来,人民币是有信用、有吸引力的,人民币国际化是有基础的。“它是来自于中国经济的,基础是扎实的,转型是可预期的,所以我们还要乐观的看。”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