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风继任者Ariya明年落地中国 日产CEO内田诚称“电动车入华时机已到”

刘晓林2020-07-17 18:51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刘晓林 7月15日,在位于日本横滨的日产技术互动体验馆,日产汽车为其全新纯电动车型——日产Ariya举行了全球云首秀,这款定位为纯电动跨界SUV的新车,与同时揭晓的日产全新标识组合,成为继聆风在电动车市场驰骋十年后,日产电动车又一个全新十年的开始。

云端发布会结束后,日产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内田诚 (Makoto Uchida)第一时间接受了中国媒体的专访,对于Ariya 的意义,他说:“日产Ariya将见证我们(日产)的转型,我相信这款新车将带领日产汽车重回成长之路。”

日产Ariya推出之时,正是日产仅靠一款聆风来支撑其电动车全球领导地位越来越困难之时,日产急需一款新的战略车型来重振其在电动车领域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根据日产的扭亏计划,其急需包括电动车在内的更多新产品来拉动销量、提高经营利润率。

“我们目前还无法准确预估日产Ariya的销售数量。但从(日产的)整体经营利润率来看,预计到2021财年,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目标设定为经营利润率恢复到2%以上;截至2023财年,恢复至5%。”内田诚回复经济观察报记者称。“我们希望日产Ariya将在其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日产中国和在中国的合作伙伴正在积极部署Ariya在中国上市的有关事宜。具体的上市计划将在适当时机发布”,对于Ariya进入中国的具体方式,内田诚回复经济观察报称。按照计划,日产Ariya将于2021年年中在日本销售,售价约为5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2万元)。2021年将登陆中国和欧洲、北美市场。今年6月,日产汽车已经开始与中国本土电池商合作,为引入全新电动技术入华做准备

“在对的时机推出对的车型”,内田诚在日产车型引入计划上多次强调这一理念,在日产至今仍未在中国电动车市场产生存在感的背景下,内田诚的这一表态似乎也在昭示:日产电动车正式进入中国的时机已经到来。

内田诚对这一时机的判断是否正确还很难说,但其对于日产新战略的重心——降低成本的再次重申,也被认为将是解决其电动车在华难具影响力的主要途径,同时也将是决定目前定价32万、续航里程610公里的Ariya在一年后登陆中国时,能否具有足够竞争力的关键。

日产电动的新十年

 

“我们运用在聆风上积累的经验开发了全新的电动汽车平台,继而开发了日产Ariya,日产Ariya的各项参数都代表了‘日产智行’的最高水平。”对于Ariya 是否代表了日产在电动车战略上的重心转移,内田诚哉发布会上表示,从设计语言到全新技术方向,Ariya都代表了日产汽车下一代产品的方向。

“日产汽车的先进技术有两大支柱,一是由纯电动和e-POWER智充电动技术组成的电动化技术,另外就是以ProPILOT智控领航技术为代表的智能驾驶技术。”中畔邦雄介绍称,这两项技术都在Ariya上得到应用。同时,从车型定位上来说,电动车+跨界SUV也是日产两个优势细分领域。

更重要的变化在于,Ariya采用了日产最新的纯电动技术——全新的电池、全新的电动化平台、全新的电动动力总成,其中包括来自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专为电动车打造的CMF-EV平台。此外,还搭载了日产独家开发的e-4ORCE双电机内田诚表示,Ariya所采用的全新电动技术也将在全球推广,应用到日产未来其他车型上。

日产Ariya

日产Ariya

以Ariya发布为契机,日产启动了全新的品牌标识。此外,作为首款采用日产全新标识的车型,Ariya同时采用了日产汽车全新设计语言,这一强调日式文化内涵的设计风格被定义为“永恒的日式未来主义”。

除了纯技术上的升级,Ariya也成为日产电动车战略转型的开局之作。虽然已畅销10年,但聆风的式微已经越来越明显。日产聆风自2010年12月上市,在2018年之前,走平价路线的日产聆风是电动车市场的王者,对特斯拉一直存在掣肘压力,但近两年来,特斯拉的优势不断加大。2019年,特斯拉Model 3销量达到30万辆,聆风只有6.79万辆。

今年上半年,聆风花了十年时间完成50万销量,而比聆风早两年入市的特斯拉在今年3月已宣布累计销量达到100万辆。其中,2016年4月上市的特斯拉Model 3仅用四年时间累计销量就超过了50万辆,成为首辆累计销量超过50万辆的纯电动车。

除了销量的下滑,定位为A级车的聆风在利润贡献上有限,无法支撑日产继续提升利润率的战略。而作为日产旗下首款跨界电动SUV,全面搭载日产最新技术的Ariya被认为标志着日产开始向更高端的电动车细分市场要利润。

“‘Nissan NEXT’企业转型计划,表达了我们想要使公司扭亏为盈的决心”。内田诚表示,提升经营利润率的目标将通过“一减一增”两项措施达成:一方面,要减少运营支出和控制产能。第二,要重视销售业绩,内田诚强调,日产需要包括Ariya在内的新车来帮助实现正增长、扭亏为盈。“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日产riya 的上市上。”

在对Ariya的介绍中,日产方面特别强调,得益于该车所使用的新平台与长轴距车身、独有电池排列模式,日产Ariya能够以C级车的尺寸提供D级车的空间感,进而使舒适性也成为Ariya的卖点。

此外,据日产汽车公司执行官、执行副总裁中畔邦雄 (Kunio NAKAGURO)介绍称,“我们在降低电池成本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以降低整个电动汽车的成本,使消费者能够更容易的购买和使用电动汽车。”

根据日产汽车今年5月发布的“Nissan NEXT”企业转型计划,日产汽车将在2023财年结束前,推出至少8款纯电动车型,同时电动化车型的年度销量将超过100万辆。

将正式入华收割市场?

“最重要的是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上市,”内田诚不断强调说。在日产看来,进入中国电动车市场的机会此前一直未到来。而在聆风与中国断缘之后,日产Ariya能在中国市场收割多少存在感,也成为此次发布的关注焦点。

按照日产的中期转型计划,其未来将聚焦日本、中国及墨西哥等北美地区,其中,到2023年,日产在中国市场的电动车型销量目标是占其总销量的23%。而在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新规划中,未来日产将负责的是自动驾驶研发、电动化动力总成及在中国的车联网技术开发,并将在2025年后主导C级SUV市场车型的更新换代。

日产CEO内田诚1

日产CEO内田诚

在这些新战略背景下,日产Ariya的上市某种意义上也吹响了日产电动车正式登陆中国市场的号角。日产高层在对Ariya的解读中,也多次强调其与中国消费趋势的契合。

“中国消费者在购车时越来越以产品所搭载的技术为导向,这也是日产汽车正在改变并聚焦的方向——创造出更富科技感的产品。” 日产汽车首席运营官古普塔 (Ashwani Gupta)在Ariya发布会后的专访中称。

不过,日产Ariya在中国的影响力将由其落地姿势来决定。众所周知,日产聆风在中国市场的尝试并不成功。早在2011年,日产聆风就已进口方式进入中国,随后在2014年9月,借国产车型启辰晨风的“壳”国产化,但26.78-28.18万的高售价,以及启辰品牌号召力的不足,最终导致晨风在2016年以停产结束。而在东风日产旗下推出的唯一一款电动车轩逸纯电也毫无存在感可言。

聆风在中国的经历与中国初期在新能源补贴政策上的三电本土化要求以及消费低端化有关。但近几年,包括特斯拉在内的新造车企业、自主中高端车型,以及其他合资车企已经纷纷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力,尤其是特斯拉,在中国国产化后已经占尽先机,6月的销量显示,特斯拉在华销量为14954辆,继续稳居电动车销量榜首,市场份额高达23%。

目前,中国在售车型中续航里程超过600公里的电动车已经有超过10款,包括新造车企业特斯拉、蔚来、小鹏、爱驰,以及传统车企比亚迪、上汽荣威、北汽新能源(ARCFOX)、广汽新能源(Aion)等品牌下的产品,除了特斯拉和蔚来,其他车型的售价都在30万以下。在电动车迭代和升级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一年后进入中国的日产Ariya还能否具有不可替代的竞争力,这一点也是日产Ariya面临的最大未知数。

从现有公开信息来看,日产和其合资伙伴东风都在做这方面的准备。按照日产在2017年底发布的五年中期事业计划,其将在中国市场投入600亿人民币,在2022年前将产能提升至约260万台。当年,东风日产在武汉的新工厂获批,总投资近100亿,产能30万辆。而日产方面也传递出会尽快推进新能源电动汽车和汽车配件落地中国的消息,并计划推出20款新车和20款新能源汽车。

最新的进展是,今年6月,日产宣布将与中国本土企业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合作,联合开发适用于日产e-POWER智充电动技术车型的下一代车载电池。“在不久的未来,我们会将e-POWER智充电动技术引入中国,通过基于技术的多元化动力战略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古普塔此次发布会后也表示。e-POWER智充电动技术是日产汽车所独有的技术,将广泛运用在日产未来的产品中。

此外,据中畔邦雄介绍,日产正在依靠中国本地的研发团队开展智能互联技术的研发工作,并加快其商品化进程。

在中国的本土化,对日产而言有着更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将会有一系列的改革应对2019年出现的业绩亏损,对于能否实现从业绩谷底攀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优化产能、优化成本。”内田诚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强。而从特斯拉在中国的经历来看,本土化后的成本优势对任何跨国品牌而言都不可忽视。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行业产业报道部主任
关注汽车产业发展趋势、行业性事件、企业动态;全程记录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端、升温、爆发,以及每一次新技术浪潮;对自动驾驶、造车新势力、汽车行业投资、上市公司资本运作以及汽车产业政策变动进行持续性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