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 | 经济学家樊纲:特区还特不特,怎么特?

张锐2020-08-20 13:50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锐 在8月18日由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主办的“深圳经济特区四十年:新使命与新探索”智库圆桌会上,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在会上谈到近期关于深圳讨论中比较多的两个话题:深圳特区“还特不特”,以及深圳的特区、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三区”叠加身份。

樊纲称,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大成就、一大亮点,或者说是一大经验。深圳特区40周年,“特区还特不特”这个问题最近被问的特别多。特区以前是特区,但现在很多特区经验在别的地方也被采取了,好像特区的模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了。

那么,特区为什么还叫特区?特区怎么特?

樊纲提到特区模式和特区功能两个概念。他称,特区模式,例如一开始怎么开放、什么样的制度、怎么发展民营企业、怎么吸引外资,这些慢慢都被大家采纳了。特区模式的含义就是为了创造经验,为解决全国性质的问题提供参照和范本。

但是,特区功能最根本的一点是创新、是先行先试,特区模式可能被别人抄袭,特区功能应该坚持。深圳要走的路还长,现在说起来好像有不错的成绩,但深圳的城市化、工业化、公共服务均等化、高科技的发展、民营企业的发展、法制建设等等,深圳还有很多事需要继续闯、继续先行一步,这也是特区精神。

除了“特区还特不特”,深圳还是“双区”甚至“三区”叠加。深圳是特区、又是先行示范区,还有粤港澳大湾区。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怎么在大湾区的建设中发挥作用,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樊纲认为,深圳经济特区应在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发挥独特作用。其中,先行先试将是未来深圳在“双区建设”与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背景下必须坚持的功能。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深圳应进一步改革创新,大胆先行先试,累计高水平开放经验,继续为全国各地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特区经验。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广州采访部记者
关注华南制造业领域,包括食品、纺织、家具、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等。
联系邮箱:zhangrui@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