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码”方式做校园防疫更科学精准

刘远举2020-08-20 19:42

刘远举/文 再过十天,就是开学季了,学校是一个人员密集聚集的场所,而且都是青少年,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既要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又要做好疫情防控,这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在这一压力下,为确保秋季开学平稳顺利,不少地方的教育部门发文,要求学生在开学前两周,非必要不离开本地。一些学校甚至要求,一旦离开本地,都需居家14天后方可入校。

毋庸讳言,这些政策会造成一些现实的困难。比如,影响到学生暑期的安排。有很多家长暑假无法照料子女,会把孩子送回在外地的祖辈家中,现在需要提前两周左右返回家中,这期间的照料,就成令家长头痛的问题。

这些政策,也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北京周边的河北境内,有很多适合带孩子户外玩耍、戏水的自然环境,自驾两个多小时即可到达,比有些属于北京境内的地方还近。但行程检测却被判断为离开了本市。有时候都并不是出去游玩,只是去探亲,比如去姥姥家,车程也很近,但也被判定为离开了本市。

这些针对学生出行的禁止性政策的一个合理延伸是:开学后学生也不得离开本地。否则,没开学不能离开,开学了反而可以到处跑,显然是荒唐的。

另一个合理延伸是,同时也要约束家长的出行。因为如果家长在外地感染,回家后大概率会传染给孩子,孩子会把病毒带到学校。所以,如果限制学生却不限制家长,就是空有形式,漏洞很大。

那么,这就相当于必须要限制家有学生的家庭的所有成员,几乎全年的出行。

但限制家长出行,在经济上却是不可能的。目前,中国幼儿教育阶段,在园人数为4656.42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为1.50亿人,高中在校学生3934.67万人,总共接近2.4亿学生。一个学生两个家长,那就是涉及到5亿人,占9亿总劳动人口的一半以上。限制这么多人都不离开居住地,显然是不可能的。

这种不合理、不科学的政策,其实层层加码的结果。

7月14日,文旅部宣布有条件恢复跨省游,这意味着跨省旅游并不会严重危害到防疫工作。

其实,教育部也是同样态度。8月15日, 教育部应对疫情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在接受白岩松的采访时,已经明确表述了相关政策。即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在返校前要实行自行或者集中的14天医学观察,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才可以返校。根据最新发布、修订后的《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更新版)》,从低风险地区返校的学生,返校之前不需要进行隔离,但沿途要做好防护,入校后要严格按照校园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截至8月16日10时,中国高风险地区有两个,分别是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沙依巴克区;中风险地区有三个,也都在乌鲁木齐市。8月19日,新增广东陆丰南塘镇为中风险区。

所以,按教育部这个规定,绝大多数学生应该都可以自由往返绝大多数地方。不过,他也同时表示:这件事情应该还是由各校自己来决定,相当于给各学校留了一个自由决策的口子。

这个因地制宜,自由量裁的口子,在政策从上往下传递、执行的过程中,被层层加码了。

先是各地教育部门加了一层。比如,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规定,师生要减少不必要外出,原则上不前往国(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不跨省域长途旅行,确需离开居住地的,须向学校报告,保证行踪可追溯。

实际上,各地教育部门的这些政策本身也很模糊。如何理解“必要”、“原则性”这些描述性词汇?由于本身缺乏解释,到了学校层面,为了避免产生责任事故,通常又会选择继续加码。于是,从教育部的不限制,到基层学校,就变为强制性的开学前两周不得离开本地区。

教育部为了科学性、合理性设置的一个政策空间,最终,经过各层级、各地区、各学校地层层加码,措施变得不科学、不合理。

所以,限制学生出行的政策,从效果上来说,并不令人确信。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时,必须兼顾社会的其他需求,才能尽快恢复常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所以,从科学防疫,精准防疫的角度来说,以行程监控、绿码的方式,已经足以满足目前的防疫所需,限制学生出行,并无必要。

(作者系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立场。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的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