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交易过户打新只待发令枪 券商+基金合作分成

周一帆2020-08-29 12:41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周一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资管行业翘首以盼的非交易过户打新还有最后一关,业内正在焦虑地等待中国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的发令枪响。

把手里的股票“盘活”,通过非交易过户的方式划转至专业机构的制定账户,委托券商或基金进行打新,这个新鲜的玩法,已有很多上市公司股东和个人表示出浓厚的兴趣。“我们都在等中基协出台正式的备案指引。有消息说是要等创业板注册制启航以后再放行。”一家大型券商资管部门的财富顾问孙明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

一位业内人士称,比原定时间推迟一月,或将在9月左右发布券商单一资管计划的备案指引。“现在情况就是,客户很急,我们很急,基金公司也很急。”谈到眼下非交易过户打新业务的进展,孙明坦言。

券商的急切心情也可以侧面反映出这一业务当前市场需求强烈。据孙明透露,光是其所在公司一个营业部,都有几十个客户对这个业务表示出兴趣,其中不乏多个上市公司大股东。“只要有不动的股票就完全可以参与,我们也希望能和有意愿的所有客户开展这一业务。”孙明称。

非交易过户打新重出江湖

实际上,非交易过户的打新业务可以追溯到资管新规实施之前,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是重出江湖。彼时,这项业务被称为定向划转,其业务逻辑是,定向资管计划开设的证券户与委托人同名,因此股份可以互相划转。定向划转大部分是用于股票质押,而此后出台的网下打新规则要求打新需要底仓,市场便逐渐挖掘出定向划转的打新需求。

2019年6月,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运作管理规定》,对单一资产管理计划的账户名称进行了统一规范,格式变更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名称-投资者名称-资产管理计划名称”,同名账户之间的非交易过户途径就此封住,衍生而来的打新业务自然也进入了停滞。

今年4月30日,中登公司发布《证券非交易过户业务实施细则》,并在规定中对私募资管的非交易过户申请进行了明确,为非交易过户的打新业务重启铺平了道路。据悉,目前各家资管机构的系统已按照新规要求改造完毕。

据券商方面介绍,通过非交易过户的打新方式,客户可以用已持有的非流通股票作为打新底仓,参与新股申购,实现存量股份的盘活。其充足的股份可作为担保品融资,如果股东持有的是沪市股票,可以融资深市股票打新。

“整个流程十分简单。个人客户、普通机构如果认可网下打新的方案,就可以和专业机构签订合同,通过非交易过户方式把股票划转至专业机构的制定账户,剩下的就是专业机构运作了。在此过程中如果是上市公司大股东实控人,则必须发布相应公告。”孙明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

实际上,近日,多家上市公司都有发布关于控股股东所持部分股份非交易过户的提示性公告,公司通过委托券商资管或基金专户设立单一资产管理计划,以开展股票、基金等金融产品投资。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27日,当月内至少已有兔宝宝(002043.SZ)、网宿科技 (300017.SZ)、永高股份(002641.SZ)、瑞茂通(600180.SH)、宏达新材(002211.SZ)等近十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有股东、董事、高管将所持公司股份进行非交易过户,委托资管机构设立单一资管计划,旨在开展股票、基金等金融产品投资。

“现在上市公司发公告只是提前在做准备,因为非交易过户不涉及减持,所以很多上市公司股东会愿意交给基金公司帮他们运作,但具体细则还是只能以最终的文件为准。现在我们和基金公司都做好准备了,就等中基协下批文,然后根据细则才能出具合同协议正式开展业务。”孙明对记者表示。

按上市公司非流通市值几十万亿计,这部分股份盘活需求非常可观。可以说,无论对于券商还是基金公司,非交易过户的打新业务在未来都是值得期待的业绩增长点。

“这块业务空间的确很大,白捡一块收益谁不喜欢呢。”孙明如是说。

券商+基金合作模式成主流

无疑,面对数十万亿计的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东股份借道网下打新,各大资管机构也都在觊觎这块巨大的“蛋糕”。究竟选择怎样的方式才是最优解,也是当下各大资管机构需要权衡的问题。

作为参与主体,上市公司股东通过非交易过户的方式参与市值打新,不仅可以盘活上市公司股东手中闲置的股份资源,同时充分享受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背景下的政策红利,市场需求比较强烈。资管机构也可以从中获得不菲的中间收入。

从近期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来看,积极推动的资管机构主要以券商系为主,分别包括中信证券华南、平安证券、广发证券资管、华泰证券资管等,也有个别直接与基金公司签定意向书的案例。

经济观察报记者在采访当中了解到,当前非交易过户打新的主流模式是券商+基金的合作分成模式,即券商资管负责在前端找客户,基金公司后端负责打新运作事宜。

有市场有观点认为,开拓非交易过户打新业务将比拼资管机构三方面的能力:一是上市公司股东资源储备;二是打新报价能力;三则是能否给客户带来做市、税务筹划等增值服务。相比基金公司,券商旗下分支机构较多,前期开展业务的优势更大,部分专户业务做得较好的基金公司也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对此,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理论上,券商和基金公司都可以自己负责全套流程,但其实各有各的优势。基金公司打新中签率更高,而券商有面向大宗交易用起来更顺的PB系统,基金公司采购这个系统成本太高,因此,对于非交易过户的打新业务,合作吃“蛋糕”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方式。

在这一观点上,孙明也表示赞同。“券商和公募合作肯定更有优势,券商负责提供客户,而基金公司则负责运作,我们也为会客户选择入围率较高的机构。眼下的前期工作在有序进行,通过过去一年内基金公司入围次数的排序,我们已和其中多家接触并商谈这项业务。”

“这个模式基金公司需要收取管理费和业绩报酬,但一切都可以商量。对于股票在账上长期不动的客户,可以通过这个模式获得额外的收益,因此值得我们推荐。在这个模式下,当客户需要交易股票时也可以提前终止,重新过户归还,实际上,从提交材料到询价,再到申购缴款一系列的操作都不需要客户操心。”他补充道。

另有分析人士表示,券商投行信息丰富,开展相关业务具有一定优势,未来不排除将推出公募打新产品的可能。

网下借道打新痛点迎刃而解

回顾以往的网下打新定制专户,以科创板为例,过去一年个人投资者、普通机构甚至是上市公司股东要参与网下科创板打新非常难得,条件也非常苛刻。届时,如果非交易过户打新顺利开闸,困扰网下借道打新多时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根据监管要求,科创板网下打新必须借道专业机构,如公募基金和有资质的私募基金,且单市场市值跟主板打新一样需要6000万以上的市值。此前,上市公司股东参与只有一个通道,即大宗交易过户股票到专业机构的指定账户,交由机构完成网下打新的操作,并收取一定的管理费和业绩报酬。

但交易过户打新还面临两个问题,第一是需要自己准备资金接股票,比方说客户持有6000万市值的股票,要另外准备6000万的资金,转入专业机构的指定账户然后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买过来。这对客户的资金要求非常高,毕竟6000万的资金不算小数目;第二是公告的问题,通过大宗交易过户相当于减持了手上的股票,如果是上市公司大股东或者持股超过5%的股东做大量的减持,则需要出具公告,是否会在二级市场对股价产生影响也很难预料。

而目前,非交易过户可以完美地解决上述两个问题。非交易过户不需要提前准备资金,可以直接过户到指定的账户。另外,非交易过户也不需要发减持公告,即使是上市公司大股东也只需要发一个拟申请办理非交易过户的公告就可以了。

据经济观察报记者获悉,目前非交易过户打新的门槛实际是根据承销商而定的,有的5000万就可以参与,有的也要7000万。只要市值达到了要求,即使股东持有的是沪市股票,同样也可以融资买入深市股票打新。

而关于非交易过户打新的收费模式,孙明表示,主要还是看基金公司的业绩分成,但因为具体细则还未公布,公司一线员工也还没收到确切的标准。

根据统计,自科创板开板以来,科创板新股发行向网下投资者大幅倾斜,6000万元的市值门槛和较高的网下配售比例,使得科创板网下中签率显著高于主板市场。2020年以来上市的73家科创板公司中,上市首日成交均价平均涨幅为210%,中位数涨幅182%;2亿A类打新资金12个月网下配售收益率测算达12.7%。

记者从券商处获取的推算数据显示,过去一年科创板网下打新的收益,根据不同的入围率大概在700万到800万。“过去一年科创板打新的年化收益率可以达到12%,这就是白捡的。随着创业板注册制的落地,可以预想到以后的收益率不会这么高了,只希望未来推出的细则不要限制太多。”孙明叹了一口气。“总的来看,目前税率方面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业务边界也比较模糊,太多信息存在不确定性。”被问及非交易过户打新业务的预期,上述基金公司人士较为冷静,“现在讨论这项业务将来的发展,也许还有些为时尚早。”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孙明为化名。)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广州采访部记者 重点关注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电竞产业发展趋势。新闻线索请联系:zhouyifan@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