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企推“新宠”产品增额终身寿险 你会考虑吗?

姜鑫2020-09-02 18:44

经济观察网 实习记者 王语嫣 记者 姜鑫  增额终身寿险以复利储蓄方式正成为保险公司和市场的“新宠”,多家险企今年上半年加入该产品的推新阵营。

养老已不是专属于老年人考虑的问题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将养老挂在嘴边,如何让老年生活品质不会大幅下降成为当下热议话题。在知乎、豆瓣等平台上搜索关于养老的话题,我们能看到不少80后已开始规划养老生活。甚至有保险行业人士调侃道,“30岁就得开始考虑养老问题了。”

但另一面的现实却是,目前我国配合养老需求产生的养老资源不足、养老服务体系和老龄产业发展滞后、高龄失能人群因无力负担护理服务而陷入“银发贫困状态”等。

面对当前老年人愈发多样的、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究竟该如何满足国民养老需求呢?

近日,安国保险研究院发布《2020年中国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变化报告》(下称《报告》)明确提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未来将无法满足老年群体需求,商业养老保险将成为我国养老体系的重要支柱。

险企的“新宠”

商业养老保险以人的生命或身体为保险对象,在被保险人年老退休或保期届满时,由保险公司按合同规定支付养老金。目前保险市场上绝大多数的商业养老险产品,都是限期缴费的年金保险,即投保人按期缴付保险费到特定年限时开始领取养老金。

2019年,4.025%的年金险以安全稳健、复利增长、取现灵活等特征火遍大江南北。然而,2019年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完善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形成机制及调整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指出“对2013年8月5日及以后签发的普通型养老年金或10年以上的普通型长期年金,将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上限由年复利4.025%和预定利率的小者调整为年复利3.5%和预定利率的小者,其他险种的评估利率要求维持不变。”

正因为此,增额终身寿险以其稳健的复利储蓄方式成为保险公司和市场的“新宠”。

增额终身寿险的本质是终身寿险,但与传统寿险不同的是,增额终身寿险保费不变,最终赔付的保额会随着时间不断复利升值,保额不断递增,兼顾了“人身保障”和“投资储蓄”两种属性。

据安国保险研究院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增额终身寿险日益升温,截至2020年上半年,保险市场中陆续推出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的保险公司已累计超过12家。增额终身寿险已经成为众多公司的主力销售产品之一。中国人寿、中国平安近期也加入了增额终身寿险的推新阵营。

此外,随着国家大力推行商业养老保险,以及人们逐渐转变养老观念,养老产业将会迎来更多发展契机。

安国保险研究报告指出,未来的养老产业将进一步发展医养综合体,以及养老社区的普及和老年人专属医疗护理条件的不断完善、商业保险的产品保障属性和养老属性的增强等。

养老“三支柱”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普遍现象,而我国则拥有全球最庞大的老年人群体。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近十年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不断增加。2019年末,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53亿人,占总人口18.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6亿人,占总人口的12.6%。

如何养老、如何让老年人生活质量不低于从前,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养老体系分为三大支柱:“第一支柱”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第二支柱”是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第三支柱”是个人养老保险金制度,即商业养老保险。

事实上,我国养老体系中三大支柱发展并不均衡,占主导地位的第一支柱已无法有效满足庞大的老年人群体需求。此前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做出预测,目前我国全国养老金账户累计结余将于2027年达到峰值,并在2035年耗尽。若依赖于第二支柱则对企业来说经济负担较重。因此,发展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成为当下唯一选择。

安国保险研究院的《报告》也通过分析明确提出,必须要建立政府基本养老、企业年金、个人商业养老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单靠某一支柱或过于倚重某一支柱都是不可持续的,中国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十分迫切。

政策层面也不断为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开辟道路。今年1月,银保监会等13部门发布《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发展多样化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个人账户式商业养老保险,在安全审慎的基础上,拓宽商业养老保险资金运用范围,力争到2025年,为参保人积累不低于6万亿元养老保险责任准备金。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金融机构新闻部资深记者
关注证券、新三板、保险行业与上市公司相关领域。擅长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