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杜涛 18773亿元。
9月29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上述2020年1-8月份全国新增减税降费的数据。按照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目标,减税降费预计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
按照财政部披露的数据,1-8月全国税收收入108236亿元,同比下降7.6%;非税收入18532亿元,同比下降7%;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6768亿元,同比下降7.5%,同时开支也在下降,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9925亿元,同比下降2.1%。
这是前8个月的国家财富账本。
在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蒋震看来,国家财富如何增长和蛋糕的做大是未来面临的问题。中国在减税降费做出了很多改革,效果很明显。未来更需要有可持续减税降费的理念,在“六保”、“六稳”的前提下,夯实减税降费的效果;同时推进政府职能优化,按照轻重缓急的情况下进行财政支出。
2.5万亿元
2.5万亿元是2020预计针对企业的新增减负目标。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泽彩对经济观察报表示,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减税降费是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尽快复工复产、缓解资金压力、推进“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举措。当前全世界疫情形势仍然严峻,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面对疫情和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对于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也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重启和激发新发展动能、保障经济行稳致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更是意义重大。
“疫情影响对于税收收入的影响不到10%,更大的因素是政策影响,比如减税降费,对于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非常大,以我们当地的收入来看,远远超过20%的影响,这还是在2019年降税降费力度大,收入受到影响,基数变小的情况下”,一位基层税务局的局长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大幅度的减税降费对本地收入完成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为了缓解因为减税降费等原因给地方财政带来的压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
王泽彩认为,疫情冲击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财政形势复杂严峻,任务非常艰巨,面临着很多的压力,在当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要平衡好当前和今后,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一方面需要积极落实落细各项优惠政策,继续惠企惠民,同时也要依法依规组织收入,防止压力下收“过头税”,虚增收入。财政本身也要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把支出关口、做好预算平衡、积极对冲疫情带来的减收影响。
9月29日,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司长蔡自力在税务总局新闻发布会中表示,今年1-8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累计达18773亿元,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今年出台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11711亿元;二是去年年中出台政策在今年翘尾新增减税降费7062亿元。
“前八个月全国5000多万户小规模纳税人,享受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免征增值税的约占92%,余下8%左右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从3%降为1%(其中湖北省免征),降幅达67%。”一位税务局人士告诉记者,减税降费确实给企业带来好处,辖区内的生产企业,不少减税是五分之一,减税的主力主要是增值税,2019年因为减税降费中税收减少了12%。
蒋震看来,减税降费不但是一个企业负担降低,也是优化税费结构的过程,但是要更好的权衡的针对企业的流转税和针对个人的直接税的比重,为中长期的发展奠定基础。
惠及企业
国家的减税降费政策确实惠及到了纳税人。
中山市古镇石田太阳能路灯厂门市部(下称石田路灯门市)是一家成立于2017年的一户私营独资企业,其采取传统的“前店后厂”的生产经营模式,生产工厂(中山市古镇石田太阳能路灯厂)同样位于古镇。据统计,2019至2020年共计享受了增值税税率及征收率下调税收优惠13万多元,增值税其他减免、社保费减免、城建税及附加共计减免2万多元。
9月29日,一家外资企业的税务经理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增值税的税率从17%、16%,至13%逐层下降,整个环节降税很多,在税费下调后,终端价格没有快速下掉,所以减税的福利被企业和中间的渠道享受了。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家把税费下降,等于变相的给企业多提供了流动资金,减轻企业负担,渡过困难时期。“财税改革中的营改增(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特别好,抵扣链条彻底打通,比如服务外包,营改增之前属于成本,不能抵扣,因为营业税不能抵扣;营改增之后,服务业可以纳入抵扣,对于生产研发、生产制造业都是利好。”上述外资企业的税务经理告诉记者。
从税务总局公布的数据来看,减税降费促进了市场主体的发展,在上述税务总局的发布会中,蔡自力就表示,从市场主体数量看,到税务部门办理涉税事项的新增市场主体,在二季度同比增长7.1%的基础上,7、8月份继续增加,分别同比增长15.9%和21.2%。从市场主体成长情况看,深化增值税改革政策持续为规模较大且经营较为稳定的一般纳税人减负,8月份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相比上月净增8.3万户,累计达1091.9万户。
王泽彩认为,减税降费政策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一招,尽管会带来财政减收,但通过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积极盘活存量资源资金资产、建立资金直达基层民生的特殊转移支付机制等创新性改革举措,财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能力在不断提升,未来只要进一步严管严控收支关键环节、确保各类支出实现预期绩效、积极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减税降费下全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依然有着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土地财政转变
减税降费是政府对国家财富的再次分配,而政府的调整也不仅仅只有减税降费,土地支出的调整也意味着未来农业农村的新发展格局。
9月23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从“十四五”第一年开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年度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到“十四五”期末,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核算,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达到50%以上。
现行的土地出让金分配机制,主要用于三部分,分别是城镇建设、保障房、农村建设,其中主要的资金在城镇建设,对于农村建设支出略显不足,现在实施乡村振兴,补短板,土地出让受益的调整是必要和必须的。
财政部发布的《2014年全国土地出让收支情况》显示,2014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城市建设支出4063.02亿元,占非成本性支出56%。用于农业农村支出2435.49亿元,占非成本性支出33.6%。
一位土地相关方面的专家表示,以前大部分的土地出让收入都用在了城市,也就是城市建设支出,以后土地出让收入的大头支出要放在农村了。
土地出让金是政府性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9月18日,财政部公布的2020年8月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1-8月累计,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2017亿元,同比增长9%。
王泽彩告诉记者,《关于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意见》要求逐年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重,这是对近三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的具体落实。通过将对三农的资金支持渠道从一般公共预算拓展到了政府性基金预算并建立市县留用为主、中央和省级适当统筹的资金调剂机制,统筹调整了农村与城市、中央与地方的收益分配格局,在缩小城乡差距、破除二元结构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财政支持乡村振兴主要是两块,一种是一般预算,一种是基金预算,主要是土地出让收入。现在公共预算比较紧张,土地收入进行了调整。土地出让金收益大部分都支持了城市建设,支撑农村建设比较少,现在要求补短板,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
土地出让收益现的比例大约在45%-50%左右,2019年是72517亿元的土地出让收入,大约收益在3.6万亿元左右。未来,按照50%的收益比例,意味着用在农村的大约是1.8万亿,若是按照10%的土地出让收入来计提,则才有大约7千亿元左右。如按照30%的收益,7.2万亿的土地出让收入,收益大约为2万亿元,意味着用在农业农村的土地出让收入将达到1万亿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