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财富 | 重注硬科技 基石资本“提前兑现”

王雅洁2020-09-30 20:59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王雅洁 杨胜君所在的团队又看中了一家国内高科技芯片企业,这一次,依旧锁定行业龙头。

身为基石资本董事总经理,他很清楚其所在企业的投资逻辑,那便是在国内资本市场制度创新大背景下,结合新科技挖掘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机遇。

9月29日晚间,他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说:“这是我们一个重大的投资逻辑。在前几年,这个投资逻辑还没有那么清晰,今年会清晰起来。”

历经科创板与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与国际形势的多重变幻,今年的疫情大势,激发了杨胜君的新思考。

与十多年前投资海外芯片企业时类似,他凭借自己的高科技产业投资经验,看准了新一轮高科技产业经验投资的财富契机。

这不是一时冲动的跟风,早在疫情发生之前,乃至在更早的四五年前,基石资本就已经开始重仓投资机器人龙头埃夫特、具备较强AI研发基础设施及世界领先研发能力的商汤科技、全球唯二且国内唯一成功研发基因测序仪全产品线,并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的华大智造,以及在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眼中“上演图像传感器芯片行业王者归来”的豪威科技等。

杨胜君认为,今年科技医疗领域投资加速,这些领域基本面投资门槛会越来越高,谈判难度也在不断增加。

不过,这对于基石资本来说,不是掣肘,而是一种崭新的财富机遇。在杨胜君看来,在高科技领域早有布局的基石资本,正在疫情危机中迎来投资价值的“提前兑现”。

10亿级别回报

只选原创性,只选世界级,只选平台级的技术。

当不止一家投资机构拟乘疫情经济新风,在医疗创新等领域掘一轮金时,基石资本早已迎来自己的10亿级别回报,重仓抢占硬科技财富赛道。

数据统计显示,其投资的豪威科技(韦尔股份)2019以来涨幅逾6倍,其市值一度接近2000亿元,成为中国芯片第一股。基石资本浮盈逾10亿。

除了豪威科技,还有华大智造。

2020年5月28日,华大智造宣布完成超过10亿美元B轮融资,基石资本便是领投方之一,这也是继2019年5月首轮募资后,华大智造完成的第二轮大规模融资。

为了完成上述投资,基石资本早有布局。杨胜君表示,在疫情爆发之前,基石资本便看中了其独特的医疗行业发展潜质,哪怕当时融资价格相对较贵,基石资本依旧做出了投资选择。

令杨胜君没有想到的是,在华大智造投资项目交割尚未完成之时,疫情来了。包括疫情在内的多重因素一举推高医疗科技市场的投资热度,擅长基因技术的华大智造一跃成为多家投资机构争相合作的对象。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此时再向华大智造伸出橄榄枝的投资机构,开始面临高估值和更严苛的条款。

这一次,早有布局的基石资本跑在了前面。

往更早追溯,除了杨胜君所说的2020年初的投资筹划,两三年之前,基石资本便开始展开华大智造投资项目的相关研究,这与其“只选原创性,只选世界级,只选平台级的技术”思路亦是吻合。他说:“华大智造在全球占据前三名的位置,在国内的行业地位很清晰,竞争力也很清晰,我们觉得这家公司非常符合我们投资逻辑。”

不止于和国内高端生命科学仪器制造共振,在华大智造之前,基石资本从2016年开始,对商汤科技进行过三轮投资,累计将近1亿美元。

站在新一轮硬科技投资的火爆风口上,基石资本没有成为追逐热点的资本拥趸者,而是成为了投资先行且接连取得优异回报的先行者。

杨胜君用“提前兑现”来形容新疫情背景下的投资表现:“我们不是从今年疫情爆发之后才关注高科技产业投资,多年来的酝酿与实践推动了价值在今年获得了兑现,你可以理解成是提前兑现。”

基石资本投资的新产业生物便是一例,2020年5月上市的新产业生物,开盘连续收获14个涨停板,目前市值约680亿,涨幅逾4倍。

之所以能完成上述“提前兑现”,与基石资本长期以来的谋篇布局不无关联。该企业想要抓住的,不是短视投资热点,而是长期价值回报。

杨胜君认为,这是一种长期探索,并不是一个风口的短暂体现。他说:“从前瞻性的产业价值判断来看,投资企业对科技产业的理解,需要长期的过程,还需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投资逻辑和理念。”

事实证明,基石资本的前期选择反映出其在投资判断上超过同行,2017年以来,完成一级市场投资超过90亿元,包括多个AI、智能制造、生物医疗等前沿科技领域案例。基石资本三个申报科创板的项目全部上市,累计投资金额近10亿元。

身份的转换

虽然跑在新财富赛道前列,坐在谈判桌上的杨胜君,并不能松口气,一度感觉“非常非常难”。

这与疫情有关。

2020年的高科技产业投资极其火爆,尤其是硬科技与医疗领域,想要在这些领域拿下投资项目的额度,难度很高。

杨胜君回忆道,面临国际形势与国内疫情的双重变化,相关科技企业受到的追捧,以及获取的市场资源日趋增加,这直接加剧了相关投资机构的市场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达成投资目标,基石资本需要与国内顶级的投资机构,甚至包括顶级的国家队同台竞争。

为了达成与被投资企业的及时沟通,需要拓展多重渠道构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联系,即便见到了相关企业,还要面临企业提出的种种高要求。

换句话说,这是一种身份的转换。杨胜君说:“原来的投资机构是甲方,现在变成了乙方,举例来说,我们现在去投资一家企业,企业可能会问我们,投资机构能带来什么样的资源,能带来客户或者产业资源吗?或者能否在资本运作中做一些服务等。”

除去这些,还有多项较为严苛的条款,如果想投资,就要接受对方提出的所有条款。

上述转变并非发端于2020年,早在2019年,由于科创板和注册制的制度创新,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带来的影响,相关科技领域的头部项目投资难度便开始逐日加大,杨胜君直言:“估值很高,没有额度。”

不过,他对此并不担心,因为,基石资本的产业投资版图,已经打下较为成熟的基础。

以机器人龙头企业埃夫特为例,该投资项目便是基石资本上述投资版图中的一块。在张维看来,工业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是自动化升级的重要技术支撑,中国有世界第一的制造业体系,低端制造业的自动化升级趋势不可阻挡,未来,中国制造业必须走升级之路,低端产能的升级将依赖于技术驱动。

虽然中国工业机器人渗透率不及全球平均值,大幅低于发达国家。但是目前,中国制造业的自动化渗透率还比较低,未来一定会继续提升。

张维看好埃夫特项目,他认为,中国从2013年开始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最大市场,埃夫特作为行业龙头,未来发展空间必然广阔。

根据规划,下一步,基石资本将帮助埃夫特成为覆盖全产业链、全行业、全球布局的机器人集团型企业,集中于机器人主流应用市场,例如以汽车为主,3C及其他行业的发展布局。

在张维看来,这是国产工业机器人必须要拿下的产业高地。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基石资本领投的海外收购完成了埃夫特在全产业链全行业的闭环布局。埃夫特持续多年走国内自研和海外并购的双轮驱动,拥有从底层核心零部件和核心算法、到机器人本体、再到行业集成应用的全覆盖能力。

预判

对于未来,基石资本已经有了方向。

杨胜君向记者列出了一份投资“负面清单”,举例来看,在市场应用中呈现“伪需求”特征的不成熟产业;处于传统产能行业,且产业比较粗放的产业;以及从财务角度看,长期靠烧钱或者资源,技术门槛也比较低,看不到盈利能力的公司企业,这些都是未来需要规避的投资雷区。

杨胜君说:“我们会一直关注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会关注拥有较高科技门槛、行业市场空间较大、市场需求比较刚性的企业作为我们的投资对象。”

对于基石资本来说,只要认准了方向,就不会轻易改变,更不会盲目跟风。

张维认为,可怕的不是宏观经济,而是跟风投资和追逐热点。宏观经济是其完全无法预测的。但投资不是投资宏观经济,也不是投资行业和赛道,而是投资活生生的企业和企业家。

所以,基石资本将持续聚焦微观中代表新经济的优秀企业。

根据基石资本的预判,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从5至10年来看,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并不成正比。同时,资本市场存在非理性繁荣,企业绩效与股价走势也并非完全对应的。成长性与估值是投资决策最重要的衡量指标。成长性可以对抗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而估值决定了有无超额收益。

同时,资本市场的非理性繁荣是额外的礼物,安全边际实际上是真正理解复利的力量,而有安全边际的企业将值得基石资本下重仓。

清晰的投资思路已经给基石资本带来了一定回报,以医疗健康领域的项目投资为例,截至目前,29个已投的医疗健康领域项目,参股型投资22个,定增项目6个,控股式投资1个。参股型项目已经实现8个项目完全退出/流通,6个项目通过IPO/借壳上市退出,其中赛诺医疗和博瑞生物登陆科创板。

顶层释放的信号也给基石资本带来了更多的信心,张维曾公开表示:“金融委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金融行业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就私募股权投资行业而言,我们将更加坚定服务实体经济,重点培育和扶持中小企业,支持科技创新。”“支持科技创新”的基石资本,希望自己能继续领跑。

站在高速发展的新科技与中国巨大市场相结合的节点上,基石资本正在继续寻找新科技与新消费人群,以及新消费力相结合并释放出的能量,在杨胜君眼中,巨大的投资机会,正在等待着他和他的团队。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经济观察报高级记者兼国资新闻部主任
长期关注宏观经济、国企国资等领域。擅长于深度分析报道、调查报道、以及行业资讯。